一种锥形束CT重建方法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9739076 阅读:3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06 19: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锥形束CT重建系统,包括:计算机图形计算卡和计算机主机;计算机主机中包括预先计算权重系数模块;计算机图形计算卡包括显卡显存、并行运算模块;预先计算权重系数模块用于预先计算出锥形束FDK重建所需的权重系数,这些权重系数加载至计算机主机内存中,并将其传输至计算机图形计算卡GPU的显卡显存中;三维体数据重建过程中,计算机图形计算卡先将该投影图像对应的系数传输至GPU的显卡显存中,再用并行运算模块对该投影图像中的像素进行加权、滤波,最后进行反投影操作。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锥形束CT重建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显著提高锥形束CT图像重建速度,且可整合至CT扫描过程,实现边采集图像,边重建图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锥形束CT重建方法和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CT成像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计算机图形计算卡(GPU)的CT图像重建加速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锥形束CT重建方法和系统。
技术介绍
CT成像技术在现代医疗诊断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CT断层图像重建是CT成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质量的优略和速度的快慢是衡量CT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1971年第一台CT原型机进行一次CT扫描后大约需要2个半小时进行图像重建过程,然后可以获得一幅CT断层图像。至今,经过40年的发展,由于重建算法的改进和计算硬件的提升,大型螺旋CT的图像重建速度已经达到了每秒40张图像。这些CT成像系统通常使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或者可编程逻辑阵列(FPGA)电路加速图像重建过程。由于该类硬件是针对具体算法进行逻辑功能按需配置,基于该类硬件的CT系统的图像重建速度可以达到每秒40张图像。但其硬件针对具体问题设定,不利于软件升级等缺点限制了其在医疗CT系统中的广泛应用。目前广泛使用的锥形束CT重建算法是FDK算法,以平板探测器的锥形束CT为例,其主要包括三个步骤:1.投影图像加权: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锥形束CT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预先计算出锥形束FDK重建所需的权重系数,包括:h(x)和其中,h(x)是滤波核函数,(x,y)是位于旋转中心的虚拟探测器平面的像素位置,DSO是射线源到虚拟探测器平面的距离,s是待重建像素相对于虚拟探测器平面的距离坐标;第二步,在进行锥形束FDK重建过程前,将第一步预先计算好的这些权重系数加载至主机内存中,并将和h(x)传输至GPU显存中;第三步,为GPU并行化三维体数据重建创建操作流;第四步,在三维体数据重建过程中,GPU依次对每幅投影图像进行处理:先将该投影图像对应的系数传输至GPU显存中,然后使用已预先传输至GPU中的和h(x)对投影图像进行加权、滤波操作,最后进行反投影操作。FDA0000430495550000011.jpg,FDA0000430495550000012.jpg,FDA0000430495550000013.jpg,FDA0000430495550000018.jpg,FDA0000430495550000014.jpg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锥形束CT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预先计算出锥形束FDK重建所需的权重系数,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中,所述的预先计算,是指在使用GPU进行CT并行重建前将相关的权重系数离线计算好。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步中,所述的在进行锥形束FDK重建过程前,将第一步预先计算好的这些权重系数加载至主机内存中,是指将第一步预先计算好的权重系数加载至主机内存中,获得其内存访问地址入口 ;所述的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三步中,所述的为GPU并行化三维体数据重建创建操作流,是指在GPU重建前声明一个流,在GPU进行并行化重建过程中,将第四步中所述的数据传输和操作加载至这个流中。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四步中,所述的先将该投影图像对应的系数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奚岩李民旭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优益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