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玉德专利>正文

一种凉热两用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750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生活用品领域,它包括床头、床架、床垫,其特征在于床垫内装有蒸发器,床垫的底板上装有压缩机,永磁换向阀、过滤器、节流器、干燥过滤器和冷凝器。冷凝器与室内环境相通,当蒸发器吸热时,冷凝器放热,当蒸发器放热时,冷凝器吸取热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蒸发器均布在床垫平面内,通过冷凝放热、蒸发吸热原理实现温度调节,床垫温度分布均匀,保温效果好。并具有调温快、耗电少、无噪音、无振动和保温时间长的特点。(*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生活用品领域。现有的普通用床没有可调节冷暖的功能,人们在使用床睡眠休息时,温度环境主要由室内温度决定,装有空调的家庭还可按理想温度调节,但对大部分没条件装空调的家庭,人们对环境温度的要求,很难达到理想程度。在夏季,温度过高,或在冬季温度过低时,均会影响人的睡眠休息。中国专利局93年9月15日公告的《冷暖两用空调床》(公告号CN2141980Y),是利用一个微型热泵型空调器来调节床铺温度的家具,它可人为操纵一个电磁换向阀来控制热泵型空调器,向床垫内供应冷源或热源,由温度控制器来控制压缩机的走、停,达到调节床垫内温度的目的。该两用空调床提供冷源是靠床尾部电机上的风扇形成的风冷来实现,长时间使用对人体不利,加之风扇噪音大,影响人的休息。该床空调系统使用的是电磁换向阀,使用时耗电多、噪音较大,结构复杂,换向功能易发生故障。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蒸发器均布在床垫内的、可自然传导冷源和热源的凉热两用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该床包括床头、床架、床垫,床垫内装有海绵垫、弹簧垫层、垫板、隔热层和底板,弹簧垫层和垫板之间装有沿床垫平面均布的蒸发器,沿蒸发器的蒸发管上装有数个等距排列的散热片,散热片上搭接散热板,散热板和底板的侧面有一圈床垫框架,并依次装有保温垫层和海绵。底板上装有压缩机、永磁换向阀、过滤器、节流器、干燥过滤器和冷凝器。永磁换向阀的高压进口与压缩机的出口相连接,其低压进口与蒸发器相连接,其高压出口与冷凝器相连接,另一低压出口与压缩机的进口相连接。床架尾端的控制面板上装有温控开关、功能转换开关、压缩机工作指示灯、制凉安全指示灯、制热安全指示灯、制冷状态指示灯、制热状态指示灯。操作功能转换开关用于制凉或制热,与温控开关相连接的温度控制器安装在底板下方,温度控制器的探头与蒸发器管相触接。温控开关与功能转换开关相配合,可使床面温度调节至人体最适宜的温度范围。蒸发器和散热片固定在密封性能好的床垫框架中,以保证蒸发器所产生的冷量(或热量)只向床面散发。冷凝器与室内环境相通,当蒸发器吸热时,冷凝器放热,当蒸发器放热时,冷凝器吸取热量。永磁换向阀是通过微型电机及与微电机配合的减速机构和螺旋传动机构的作用,使换向阀上的滑位套轴向移动,带动阀内的磁性活塞运动,进而带动密封体移动,通过低压进口和高压出口互换密封状态,实现换向功能。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蒸发器均布在床垫平面内,通过冷凝放热、蒸发吸热原理实现温度调节,床垫温度分布均匀,保温效果好。2、调温快、耗电少、无噪音、无振动、保温时间长、功能可靠,使用时开机15-30分钟即可达到人体所需温度后停机,保温时间达8-12小时。3、使用永磁换向阀,无噪音、不发热、无振动、耗电少(耗电≤0.2度/年)。4、不论室温是冷是热,都可调至人体最适宜温度,温控范围大(8-36℃之间)。5、床垫内设有海绵垫、弹簧垫层、保温垫层,舒适豪华,使用时能起到解除疲劳、提高睡眠效果,促进身体健康之功效。本技术的实施例结合附图加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外观式样图。图2为本技术床垫结构与制冷(制热)系统组装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床垫俯视状态分层局部剖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电路原理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制冷工作原理图。图6为本技术制热工作原理图。图7为本技术永磁换向阀示意图。如图1-图7所示,本技术的各零部件为1-电源线2-床头3-床架4-床垫5-温控开关6-功能转换开关7-压缩机工作指示灯8-制冷安全指示灯9-制凉状态指示灯10-制热安全指示灯11-制热状态指示灯12-控制面板13-保温垫层14-床垫框架15-海绵垫16-弹簧垫层17-弹簧18-散热板19-散热片20-蒸发器21-垫板22-隔热层23-底板24-温控器架25-温度控制器26-蒸发器铜管27-压缩机架螺钉28-压缩机架29-压缩机螺钉30-压缩机31-永磁换向阀32-微型电机33-过滤器34-换向阀固定架35-过载保护器36-节流器37-干燥过滤器38-整流器39-整流器固定架40-螺钉41-冷凝器42-冷凝器固定架43-弹簧座架44-小孔45-整流器接线头46-保护器架47-保护器接线头48-自控器接线头49-自控器架50-压缩机接线头51-功能转换电路52-行程控制电路53-四位连接插头54-过载保护电容55-两位连接插头56-活塞固定套57、59、61-固定层58-磁性活塞60-铁磁材料62-连杆固定套63-固定架64-高压进口65-弹簧片66-垫圈67-螺钉68-滑动换位套69-壳体70-螺钉71-磁体套铆钉72-磁体套73-永磁体74-连杆75-密封接触体76-低压进口77-密封体78-低压出口79-高压出口80-定位活塞81-挡圈82-密封盖。从图1上可以看出,床头(2)、床架(3)和床垫(4)的外形和普通床没有什么两样,在床架(3)的尾端装有控制面板(12),该面板上装有控制床面温度范围的温控开关(5)、可转换凉热的功能转换开关(6)、指示压缩机工作的压缩机工作指示灯(7)、制凉安全指示灯(8)、制凉状态指示灯(9)、制热安全指示灯(10)和制热状态指示灯(11)。电源线(1)与温控开关(5)相连接,其它控制开关和指示灯通过导线与相应的制凉(制热)系统有关装置相连接。从图2、图3上可以看出,床垫(4)和床垫底板(23)上固定安装的制凉(制热)装置是本技术的主体部分。床垫(4)包括海绵垫(15)、弹簧垫层(16)、散热板(18)、垫板(21)、隔热层(22)和底板(23),沿床垫平面均布的蒸发器(20)位于弹簧垫层(16)和垫板(21)之间,蒸发管上装有数个等距排列的散热片(19),散热片上搭接散热板(18),散热板(18)和底板(23)的侧面有一圈床垫框架(14),保温垫层(13)紧贴床垫框架(14),外面粘接一层海绵垫。底板(23)上装有温度控制器(25)、压缩机(30)、永磁换向阀(31)、微型电机(32)、过滤器(33)、过载保护器(35)、节流器(36)、干燥过滤器(37)、整流器(38)、冷凝器(41)。温度控制器(25)与温控开关(5)相联接,温度控制器探头与蒸发器铜管相触接。通过温度开关可以调节床面温度。压缩机(30)是迫使制冷液循环的动力装置,永磁换向阀(31)是改变制冷液循环方向、使蒸发器吸热或放热的换向装置。它是通过微型电机(32)及相应的减速装置和螺旋传动机构,通过换向阀上的永磁体带动阀内磁性活塞运动,改变阀体上的高压出口和低压进口的密封状态,实现换向功能。当循环系统堵塞或其它意外情况造成压缩机负载过重时,过载保护器(35)可使压缩机自动断电、停机。蒸发器铜管(26)与过滤器(33)、节流器(36)、干燥过滤器(37)和冷凝器(41)相连接,并与床垫内的蒸发器(20)形成回路,以实现制凉(制热)功能。散热板(18)上的弹簧座架(43)用以固定弹簧(17),散热板(18)及弹簧垫层(16)上均开有许多小孔(44),热量可通过这些小孔向床面散发。整流器(38)是将220V交流电变换成直流电的装置,用作指示灯和微型电机(32)的工作电源。从图4上可以看出,220V电源线通过两位连接插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凉热两用床,包括床头(2)、床架(3)、床垫(4)、保温垫层(13)、海绵垫(15)、弹簧垫层(16)、底板(23),其特征在于:a. 弹簧垫层(16)和垫板(21)之间装有沿床垫平面均布的蒸发器(20),沿蒸发器(20)的蒸发管上装 有数个等距排列的散热片(19),散热片上搭接散热板(18),散热板(18)和底板(23)的侧面有一圈床垫框架(14);b. 底板上装有压缩机(30)、永磁换向阀(31)、过滤器(33)、节流器(36)、干燥过滤器(37)和冷凝器(41), 永磁换向阀(31)的高压进口(64)与压缩机(30)的出口相连接,其低压进口(76)与蒸发器(20)相连接,其高压出口(79)与冷凝器(41)相连接,低压出口(78)与压缩机(30)的进口相连接,与床体内蒸发器(20)相连的蒸发器铜管(26)通过过滤器(33)、节流器(36)、干燥过滤器(37)与冷凝器(41)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玉德
申请(专利权)人:张玉德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4[中国|宁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