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钟明村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隔层水腔的水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091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具有隔层水腔的水床,床体内有一周边封闭的中空囊体,在囊体外部有一外围层,在外围层之间的中空囊体腔内的厚度方向间隔设置有数层分隔板,各分隔板分别与外围层相对应的内侧壁相连接并将囊体空腔分隔成数层容水层腔,各分隔板上开设有导流孔并形成有开有均流孔的水流管,在容水层腔中间隔设置有沿层腔厚度撑支的纵向分隔板,各纵向隔板又将各层腔分隔成互为通流的数个同层水室,各纵横分隔板上开设的导流孔互相错开,在护边框体底壁中部槽孔内装设有与内衬垫相邻的加热装置。(*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床,特别是一种具有隔层水腔的水床。目前的水床的结构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它有一可充气的软边护体13,护体13内侧为一可充水的床体10,床体10的水腔为多个并串结构的筒状隔腔111,各隔腔111内设有相互贯通且对应的孔洞,床体上装设有充水嘴106,水床的软硬依靠周边充气护体13充放气量的多少进行挤压调节。由这种结构不难看出,这种水床的稳定性较差,牢固度较差,其原因在于隔腔中水流深而波动大,水的震波会对隔腔壁产生冲击震荡,再加之隔腔纵向无拉膜构成的内衬骨架,故水床受力后变形较大。尤其是X形隔腔111中内部孔洞一一对应状的设置,在水回流的压力冲击下,易将隔层撕裂并造成水外泄。另外,这种冲击力也会使床体与护体内周边的粘接缝撕破,造成水气囊之间的渗漏。此外,现有水床的护体13的外侧一般还要套围一L形的木质框体,这种框体在水床变形时,很易使躺卧在其上的人受到框体的挫伤或磕碰。为了使水床能按季节变化而加热,一般在水床护体中固定有加热装置,一旦加热装置损坏或出现故障,则由于护体为一整体中空囊体而不便维修更换,至使破坏水床护体后才能维修更换加热装置。另外,由于加热装置是直接设置在水床的护体内而实施加热的,若加热装置温度控制器失控时会使加热温度过高,过高的加热温度则易使水床护体加速变质老化,甚至造成熔粘点的开裂,同时,由于加热装置位于水床的边缘易散热部位,故其热量易散失,能量利用率较低,而且,加热温度不均衡。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和不足,而提供一种稳定性好,既结实耐用,又舒适美观,还具有易于维修,节能等特点的具有隔层水腔的水床。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面的技术方实现的在具有内凹腔护边框体中放有衬垫,在衬垫中卧装有中空床体,床体内有一周边封闭的中空囊体,在囊体外部有一外围层,在外围层之间的中空囊体腔内的厚度方向间隔设置有数层分隔板,各分隔板分别与外围层相对应的内侧壁相连接并将囊体空腔分隔成数层容水层腔,各分隔板上开设有导流孔并形成有开有均流孔的水流管,在容水层腔中间隔设置有沿层腔厚度撑支的纵向分隔板,各纵向隔板又将各层腔分隔成互为通流的数个同层水室,各纵横分隔板上开设的导流孔互相错开,在护边框体底壁中部槽孔内装设有与内衬垫相邻的加热装置。由上可见本技术的显著效果是第1由于床体中空囊体腔被横向隔板分隔成了数层沿囊体厚度方向分布的较薄层腔,而纵向分隔板又将各较薄层腔分隔成了数个较小的水室,横向和纵向分隔板不仅起到支撑筋板的定型、加固中空囊体的作用,而且可以防止囊体在水的震荡冲击及外力作用下产生过大变形及防止撕裂骨架的稳定作用,尤其是分隔后的较薄的容水层腔由于水层厚度浅、容室容积小而波动小、水层稳定,使水床受水波震荡作用减至最小而具有很好的稳定性。第2由于各纵横分隔板分隔后的各层腔、各水室之间均能相互导通而不影响水在整个水囊内的均衡流动及受挤压后的按需流动,因而可保证水囊的稳定和定型以及热量的传递。第3由于各纵横分隔板及水流管上均开设有方向不同且位置不相对应导流孔和均流孔,因而,水囊内水压的反作用力可有效地被疏导并可相互低消一部分,避免了囊体表层及各分隔板受到局部拉裂破坏,进一步增强了水床受力后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第4由于各分隔板及间隔设置在分隔板上的水流管均是具有一定弹性的塑胶或类似片材压粘熔连而成,故其自身具有一定弹性及自我复位能力,因此,在水床受压或压力消除后,其均能适当地变形并缓和、减少反弹力的作用,可防止各隔板被强行拉断。第5由于各横向分隔板的两端是连接在外围层上的,因此,作用力是直接作用在外围层上的,可防止外围层内部的气囊的破裂。第6泡绵或软弹性材质构成的护边框体及垫放在其凹腔内的高韧强度胶膜衬垫既可起到可拆式连接框体及床体的作用,又可使三者能相互定位,而且,软质护边框体可防止对使用者的磕碰。第7加热装置置于护边框体底壁中间孔洞内而通过传热板对衬垫加热的结构,不仅解决了加热装置设于水床内不易维修更换的问题,也使热源能置于水床中部位置,有助于热量的四向均衡传导,具有节能和减少加热时间的特点,还可防止加热器对水床直接加热所导致的烧坏胶膜而导致渗漏气、水的问题。第8气囊内的拉片既是气囊的加强定型骨架,又是将整体周边气囊分隔成可为贯通的若干气室的隔板,故可起到防止气囊过度变形的作用。本技术的具体结构是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及其附图实现的;图1是现有水床的结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立体图;图3是图2的结构分解图;图4是图2的A-A剖面图;图5是图3中的件631的结构放大图;图6是图3中床体10的立体剖视图;图7是图6中A部的局部结构放大图;图8是图6的B-B剖面的结构、压力及水流分布示意图;图9是图8的A部的结构放大图及受力分析图;图10是图8的B部的结构放大图及受力分析图;图11是图8的C部的结构放大图及受力分析图;图12是本技术使用效果图;图13是图6所示床体内部的周边气囊的结构图。下面将结合附图2-13对本技术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的说明本技术有一周边框体60,框体60的凹腔62中卧装有床体10,床体10有一周边气囊13和一个中空水囊15,中空水囊15和周边气囊13上部安设有介质充放嘴106和105,另外,配装有一电加热装置63,电加热装置63包括一加热板633,其特征在于床体10的周边气囊13是设置在中空水囊15内腔的四周,在中空的周边气囊13外部围包有一外围层11,在对应的外围层11之间的中空水囊腔16的横向设置有数片沿水囊腔16厚度方向间隔分布并连接在外围层11内侧面的横向分隔板20和30,横向分隔板20和30将水囊腔16分隔成上下分布的并相互通流的容水层腔101、102和103,在容水层腔101和103内间隔设置有数个沿层腔厚度方向撑支连接的纵向分隔板41,各纵向分隔板41将容水层腔101和103分隔成互为通流的水室17,在床体10和框体60凹腔62之间铺设有一衬垫50。参见图2至图4,图6至图8。本技术的结构特征还在于各横向分隔板20和30的两连接端24和34分别与对应的外围层11的内侧壁相连接并形成横向撑拉筋板,各横向分隔板20和30上设置有水流管22和33并开设有使各容水层腔101、102和103相互通流的导流孔231和331,在水流管22和33的管壁上开设有均流孔211和311。参见图6至图9。横向分隔板20和30均是由两片胶膜23对贴粘连构成的,两片胶膜23的凹陷部21和32对扣粘接构成了沿水囊腔16长度方向延伸分布的中空水流管22和33。参见图7至图9。在各横向分隔板20和30的支撑平板部31上开设的导流孔231和331的开设位置呈相互错置的不直接对应状。参见图7和图8。在围包周边气囊13的周边外围层11的左右口形部的内侧壁面上开设有泄压通孔111。参见图8和图9。各纵向分隔板41是由两片带有凹陷部43的胶膜42对贴连接而构成的纵向撑拉筋板,各纵向隔板41的上下连接部44与中空水囊15内壁面和横向分隔板20和30内侧面相连接,对称的凹陷部43扣对形成了沿水囊腔16长度方向延伸分布的中空水流管40,在水流管40的下半周的管壁上开设有若干均流孔412,在纵向分隔板41的其余竖直板壁外开设有若干分流孔411。参见图7、图8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隔层水腔的水床,有一周边框体(60),框体(60)的凹腔(62)中卧装有床体(10),床体(10)有一周边气囊(13)和一个中空水囊(15),中空水囊(15)和周边气囊(13)上部安设有介质充放嘴(106)和(105),另外,配装有一电加热装置(63),电加热装置(63)包括一加热板(633),其特征在于:床体(10)的周边气囊(13)是设置在中空水囊(15)内腔的四周,在中空的周边气囊(13)外部围包有一外围层(11),在对应的外围层(11)之间的中空水囊腔(16)的横向设置有数片沿水囊腔(16)厚度方向间隔分布并连接在外围层(11)内侧面的横向分隔板(20)和(30),横向分隔板(20)和(30)将水囊腔(16)分隔成上下分布的并相互通流的容水层腔(101)、(102)和(103),在容水层腔(101)和(103)内间隔设置有数个沿层腔厚度方向撑支连接的纵向分隔板(41),各纵向分隔板(41)将容水层腔(101)和(103)分隔成互为通流的水室(17),在床体(10)和框体(60)凹腔(62)之间铺设有一衬垫(5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明村
申请(专利权)人:钟明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