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天专利>正文

一种多功能便携组合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768 阅读:3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多功能便携组合床,属于家具。它包括床板、支架、夹板、连接套及拉杆,床板由两个匚形床筐和两个靠背,通过夹板将其连接成两个半张床板,再将两者组配成一个整体床板,在床板上设有床绑面,再在床板上装上支架,便成一个完整的组合床;将组合床两头的匚形床筐向下折成与靠背成90度时,则床变成了桌子;如将组合床分成两半,则成两个半张床,将每个半张床的靠背向上翻至一个位置,即成为两个靠背椅子。(*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家具,特别是一种多功能便携组合床。现市场所售之床,均为睡觉的单一功能且笨重,不能作其他家具如桌、椅之用,适合于固定居室,不适宜于野外作业和行军、外出人员之用。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床,有床的功能又有桌、椅功能、且重量轻的多功能便携组合床。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本技术是一种多功能便携组合床,包括床板、支架,夹板,连接套及拉杆;它由两个匚形床筐和两个靠背,用夹板经螺柱和螺母,分别将其连成两个半张床筐、再将两个半张床筐连接成一个完整的床筐,在匚形床筐和靠背上分别设有床绑面;当每一个半张床,将靠背翻上与匚形床筐成一个角度时,它就成为两把靠背椅子;若将整床的两个匚形床架向下翻转,并与靠背成90度角度,则组合床就变成了一个长方的桌子。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组合床,有床的功能,又有椅、桌功能,既轻又便于携带,解决了野外作业和行军、外出人员负重之困难。本技术还可以从以下附图和实施例中得到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组合床俯视示意图。图2是图1的前视示意图。图3是图1的左视示意图。图4是图1半张床的变成靠椅俯视示意图。图5是图4的右视示意图。图6是图5的前视示意图。图7是图5A处放大示意图。图8是图1前后两段折成90度后的桌子俯视示意图。图9是图8的侧视示意图。图10是图8的左视示意图。图面说明1-床板 2-支架 3-夹板4-连接套 5-拉杆 6-螺柱7-螺母 8-插销 11、11′-匚形床筐12、12′-靠背13、13′-半张床板14、16-管口15-圆柱 17-床绑面18、19、21、31、41、151-圆穿孔以下通过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述请参阅图1~10所示,本技术是一种多功能便携组合床,包括床板1、支架2、夹板3、连接套4及拉杆5;该夹板3,系呈长方形的板,在其上开有圆穿孔31。该连接套4,由铝(或塑料)片制成的长条形且两端端面向上延伸,将其中段弯成半圆形的开口状,而两端端面向上延伸与半圆形的上端面形成一角度,在该连接套4上分别开有若干个圆穿孔41。该支架2,由铝(或钢、塑料)管制成为H状,在支架2的H状上端端杆上开有若干圆穿孔21。该拉杆5,由铝或铁制成的直杆,在其两端杆上开有圆穿孔51。该床板1,由铝(或钢、塑料)圆(或方)管制成两个匚形床筐11、11′和两个直圆(或直方)管的靠背12、12′,在匚形床筐11、11′的圆(或方)管上开有圆穿孔18和靠背12、12′的圆(或方)管上开有圆穿孔19,将匚形床筐11和靠背12两者的圆(或方)管相对置放好,把夹板3放在相对置两圆(或方)管的外边用两个螺柱6分别穿过夹板3上的圆穿孔31、匚形床筐11上的圆穿孔18和靠背12上的圆穿孔19,再用两个螺母7装旋在两螺杆6上,则两者连成为半张床筐13;而另半张床筐13′的连接与半张床筐13相同;在夹板3连接的匚形床筐11、11′的圆(或方)管的靠背12、12′的圆(或方)管上分别装有拉杆5,拉杆5一端用螺柱6穿过其圆穿孔51和匚形床筐11上的圆穿孔18,再由螺母7将两者相连在一起,拉杆5的另一端用插销8与靠背上的圆穿孔19相连接;在半张床筐13的靠背12的两管口14中分别固装一圆(或方)柱15,再将该半张床筐13上的两个圆(或方)柱15分别插入另半张床筐13′的靠背12′的两管口16内,则两者合并后,就形成一个整体的床筐,再在两个匚形床筐11、11′和两个靠背12、12′上,分别装上尼龙布(或凡布、棕网、弹簧网、木板、铝板、塑料板)制成的床绑面17,则形成一个完整的床板1。在支架2的H形上端端杆上,都套装一个连接套4,用螺柱6和螺母7,将其连接在一起,再将带有连接套4的支架2分别装在两个匚形床筐11、11′的两端处,由螺柱6穿过连接套4一边上的圆穿孔41和匚形床筐11、11′的圆穿孔18,再穿过另一边上的圆穿孔41,再用螺母7装旋在螺柱6上,使两者连接在一起;另外在靠背12′的管口16处的管子上装一支架2,由螺柱6穿过连接套4一边上的圆穿孔41、靠背12′上的圆穿孔19和另一边上的圆穿孔41,再用螺母7旋在螺柱6上,将支架2和靠背12′相连接,则就形成一个完整的组合床。床变桌请参阅图2、8、9、10所示,把床下面的支架2收起与床筐平行搁置,将靠背12′端上支架2收起,先将插在靠背12、12′上的插销8拨出,使拉杆5的一头脱开床筐,再将组合床的两头匚形床筐11、11′反折与两靠背12、12′各成90度,将前述拨出的拉杆5的一头,用插销8穿过圆穿孔51与圆穿孔19将其连接在靠背12、12′上,则两靠背12、12′变成桌面,两匚形床筐11、11′变成了桌脚,由于拉杆5将桌面与桌脚连接成一体,使桌子稳固,不易晃动。床变椅请参阅图2、4、5、6所示,先将组合床分成两个半张床13、13′,以半张床13为例予以说明先将拉杆5连在靠背12上一端的插销8拨出,使该端脱开靠背12,再将靠背12由下向上翻折,使其与匚形床筐11成一定的夹角,把前述拉杆5一端脱开靠背12的该端,用螺柱6穿过该端的圆穿孔51与靠背12上的圆穿孔19,由螺母7旋装在螺柱6上,则拉杆5将匚形床筐11与靠背12连成一体,使其变成一个靠背椅子;而另一半张床13′变椅,与半张床13相同;这样一个组合床变成了两个靠背椅子。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便携组合床,包括床板(1)、支架(2)、夹板(3)、连接套(4)及拉杆(5),其特征是该夹板(3),系呈长方形的板,在其上开有圆穿孔(31);该连接套(4),系呈长条形且两端端面向上延伸,将其中段变成半圆形的开口状,在该连接套(4)上开有圆穿孔(41);该支架(2)系呈H形,在支架2的端杆上开有圆穿孔(21);在支架(2)的一端上分别套装有连接套(4),用螺柱(6)穿过连接套(4)上的圆穿孔(41)与支架(2)上的圆穿孔(21);将螺母7旋装在螺柱(6)上;该床板(1),用管制成两个匚形床筐(11、11′)和两个直管的靠背(12、12′),在匚形床筐(11、11′)的管上开有圆穿孔(18),靠背(12、12′)的管上开有圆穿孔(19)将匚形床筐(11)和靠背(12),两者的管相对置,把夹板(3)放在相对置的两管外边,用两个螺柱(6)分别穿过夹板(3)上的圆穿孔(31),匚形床筐(11)上的圆穿孔(18)和靠背(12)上的圆穿孔(19),再用两个螺母(7)装旋在两个螺柱(6)上,则两者连成为半张床筐(13);而另半张床筐(13′)的连接与半张床筐(13)相同;在半张床筐(13)的靠背(12)的两管口(14)中,分别装有柱(15),再将该半张床筐(13)上的两个柱(15),分别插入另半张床筐(13′)的靠背(12′)的两个管口(16)内,则两者合并后,就形成一个整体的床筐,再在两个匚形床筐(11、11′)和靠背(12、12′)上,分别装上床绑面(17),则形成一个完整的床板(1);将带连接套(4)的支架(2)装在床板(1)上,其通过螺柱(6)穿过连接套(4)上的圆穿孔(41)和匚形床筐(11、11′)的圆穿孔(18)上,用螺母(7)装旋在螺柱(6)上,另在靠背(12′)的管口(16)处的管子上装一支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便携组合床,包括床板(1)、支架(2)、夹板(3)、连接套(4)及拉杆(5),其特征是:该夹板(3),系呈长方形的板,在其上开有圆穿孔(31);该连接套(4),系呈长条形且两端端面向上延伸,将其中段变成半圆形的开口状,在该 连接套(4)上开有圆穿孔(41);该支架(2)系呈H形,在支架2的端杆上开有圆穿孔(21);在支架(2)的一端上分别套装有连接套(4),用螺柱(6)穿过连接套(4)上的圆穿孔(41)与支架(2)上的圆穿孔(21);将螺母7旋装在螺柱(6 )上;该床板(1),用管制成两个匚形床筐(11、11′)和两个直管的靠背(12、12′),在匚形床筐(11、11′)的管上开有圆穿孔(18),靠背(12、12′)的管上开有圆穿孔(19)将匚形床筐(11)和靠背(12),两者的管相对置, 把夹板(3)放在相对置的两管外边,用两个螺柱(6)分别穿过夹板(3)上的圆穿孔(31),匚形床筐(11)上的圆穿孔(18)和靠背(12)上的圆穿孔(19),再用两个螺母(7)装旋在两个螺柱(6)上,则两者连成为半张床筐(13);而另半张床筐(13′)的连接与半张床筐(13)相同;在半张床筐(13)的靠背(12)的两管口(14)中,分别装有柱(15),再将该半张床筐(13)上的两个柱(15),分别插入另半张床筐(13′)的靠背(12′)的两个管口(16)内,则两者合并后,就形成一个整体的床筐,再在两个匚形床筐(11、11′)和靠背(12、12′)上,分别装上床绑面(17),则形成一个完整的床板(1);将带连接套(4)的支架(2)装在床板(1)上,其通过螺柱(6)穿过连接套(4)上的圆穿孔(41)和匚形床筐(11、11′)的圆穿孔(18)上,用螺母(7)装旋在螺柱(6)上,另在靠背(12′)的管口(16)处的管子上装一支架(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天
申请(专利权)人:杨天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