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际长专利>正文

多用途组合式结构沙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674 阅读: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多用途组合结构沙发,现有坐卧两用沙发的主要缺点是当组合成床时,沙发扶手的形象无法消除,显得不美观和占用较多空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沙发的构架各部分主要通过插接来组合,其上的软垫和各部构架分开制成,包含多块坐垫硬托、一靠背硬托和扶手构架及撑脚,其中底层坐垫硬托和撑脚形成装配连接,并和靠背硬托构成铰接连接,其余构架各部分间通过插接组合,因在此能主要组合成床、躺椅、台子等多种坐、卧行具使用。(*该技术在199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多用途沙发,尤其有关可组合成通常形式的床使用的沙发。目前市售的两用沙发(例如三人两用沙发和单人两用沙发),以及由中国技术专利(其专利号分别为85201401及86203662等)提供的坐卧两用沙发,虽然都具有坐卧两用的功能或优点,但都存在着一个不足之处,就是当将这些沙发变换成床使用时,一般说原沙发扶手的形象无法消除,也就是说未能变换成所述通常形式的床,这样不仅不能为房间陈设带来调和的美感,而且因原沙发扶手的存在,无疑要多占用空间,此外,人们对使用这类沙发还要求尽可能结构简单,组合使用方便。因此,本技术就是针对上述问题而提出一种多用途组合式结构沙发,其主要用途是能组装成通常形式的床,当组装成床使用时,能消除原沙发扶手的形象,达到在房间陈设美观,节约空间,结构简单和组装使用方便的目的。本技术多用途组合式结构沙发包括用结构材料制成的,包含支撑脚、坐垫、靠背和左、右扶手部份,分别通过其上的连接结构进行组装的构架,分别在这些构架部份上形成沙发的软垫部份,本技术的特征在于上述构架的坐垫部份是由结构、形状大体相同的一块底层坐垫硬托和至少一块上层坐垫硬托组成,这些上层坐垫硬托依次自由叠放在底层坐垫硬托上,底层坐垫硬托的前、后及左、右各侧(按坐位方向,以下同),分别具有与上述沙发构架的其余部份组装的连接部份,那些上层坐垫硬托的前后两侧分别具有可与上述其它构架组装的连接部份,上述底层坐垫硬托和支撑脚,分别通过其上的连接部份进行组装,上述构架的靠背部份为一靠背硬托,它和上述底层硬托的后侧,分别通过其上的连接部份形成铰接,并通过一支撑机构实现沙发的组装,该支撑机构包含一支撑杆,其一端可转动地支承在上述后支撑脚部位上,其另一端通过靠背硬托背面上具有的连接部份,从靠背硬托的背面撑住靠背硬托,并可从靠背硬托上脱卸,在上述左、右扶手构架的各一侧上分别具有与底层坐垫硬托及其余硬托组装的连接部份,上述沙发软垫的坐垫部份由至少两块结构和形状大体相同的,分别与坐垫硬托分开制作,并依次自由叠放在坐垫硬托上的软坐垫构成,上述沙发软垫的靠背部份为一块和上述靠背硬托分开制成,并自由搁置在靠硬托上的靠背软垫,上述沙发软垫的扶手部份为分别在上述左、右扶手骨架上形成的左、右软扶手。以下将通过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附图说明图1为示意表示本技术多用途组合式结构沙发的结构概貌图,图2示意表示图1所示沙发构架的硬托部份的组合结构图,图3示意表示图1所示沙发底层坐垫硬托和靠背硬托的组合结构图,图4为图3中C部份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图2中B部份的局部放大图,图6示意表示图1所示沙发一边沙发扶手的组合结构,图7示意表示图1所示沙发另一边沙发扶手的组合结构,图8示意表示将图1所示沙发组合成普通形式床时的结构概貌图。现参看图1,由图看出,本技术沙发大体由下列九部份组成,即底层硬托1,支撑脚5,此两者通过其上的连接部份(后面详述)进行组装,上层硬托2自由叠放在底层硬托1上,且具有大体和硬托1相同的结构形状,靠背硬托3的下端或前端和硬托1的后端(均参考坐位方向,以下同),通过其上的铰接连接件形成铰接连接,并通过支撑机构从硬托3的背面撑住靠背,此支撑机构主要包含一支撑杆9,其一端可转动地支承在后支撑脚部位上,其另一端通过其上的连接件(后面详述)从靠背硬托3的背面撑住硬托3,软坐垫6和7依次自由叠放在硬托1和2之上,软靠背8自由靠在或搁置在硬托3上,4分别示意表示沙发的左、右软扶手,在硬托1的前、后和左、右的各端上具有分别可与左、右软扶手及其余构架组装的连接部份,在左、右软扶手4的各一侧上分别具有与硬托1的左、右侧组装的连接部份,通过上述这样的搁置和组装从而形成如图所示的可供坐的沙发椅。此外,在硬托2的前、后两侧上分别具有可与硬托1和扶手4的相应部份组装的连接部份,硬托3的上端或后侧具有可与扶手4的相应部份组装的连接部份,此外,在左、右扶手4的各一侧上除了具有与硬托1组装的连接部份,同时还具有可与硬托2和硬托3组装的连接部分,此外,在左、右扶手4中,其一边的扶手是由一整体部份4′构成,而其另一边的扶手由上、下两部份4″和4″′构成,此上、下两部份4″和4″′通过在其相应的扶手构架的两部份上形成的机械结构的插座和插销来进行组装,在由一整体部份构成的扶手4′上也具有上述插座,用来可与扶手部份4″组装,此外,上述支撑机构,通过将支撑杆9支撑在硬托3背面上形成的一排倒钩中的一个倒钩上(后面详述),并可通过摇动硬托3而使支撑杆9从倒钩上脱卸。因此当将硬托2移至2′的位置硬托3转动至3′的位置,并通过上述组装方式可形成大体如该图中虚线所表示的床。参看图2,11为分别通过在硬托1和硬托3上形成的铰接结构形成的铰接机构,13为在硬托3的后侧上形成的一对插接连接部份,10为分别在硬托1的左、右两侧上形成的一对插接连接的连接部份,12为分别通过在硬托1,硬托2上形成的插接连接部份形成的插接机构,14为在硬托2的前侧上形成的一对插接进接部份。参看图3和图4,9为支撑杆,其一端可自由转动地支承在一对后支撑脚5的部位上,其另一端上具有连接孔9-1,在硬托3背面的一直挡构件上形成一排依次相隔一定距离的倒钩3-1,由于硬托1和硬托3通过铰接机构11实行铰接连接,故通过转动硬托3可使倒钩3-1插入连接孔9-1中,从而撑住硬托3,并可使倒钩3-1从连接孔9-1中脱出。参看图5,本技术沙发可采用钢木结构的构架,因此在硬托1的四角部位上具有四只如该图所示的钢结构的包角构件15,其两端可将硬托1的木结构件插入,在构件15上具有加强肋板15-1,在肋板15-1上分别具有插脚15-2,和弹性件15-3,沙发的前后各一对支撑脚5可从底部插到插脚上,并由弹性件夹住,此外,在硬托2,和硬托3的四角部位上也具有类似包角构件15的构件,形成钢木结构的硬托。参看图6和图7,在上述左、右软扶手中,其一边的扶手系由上、下两部份4″和4″′构成,并通过在相应此上下两部份的上、下扶手构架上形成的机械结构的插孔4-5和插销4-6可以进行组装,此外,在扶手部份4″′的相应构架上分别具有插销4-3,4-4;在由一整体部份构成的扶手的构架4上分别具有相类似的插销4-1,4-2,此外,在此构架的上端具有可与扶手部份4″组装的插孔4-7。此外,上述插销4-1和4-3分别为让其它硬托构件从上插入的插销,而插销4-2和4-4分别为使扶手构架从上插入其它硬托构件的插销;插孔4-5和4-7可分别在相应扶手构架部份的相应面板上钻孔形成,而插销4-6可采用金属双头螺栓,使螺栓的一头拧入扶手构架部份4″内。左、右扶手的插销4-2,和4-4用来和硬托1的左、右两侧上的连接部份10进行组装,且分别使这些插销从上向下插入插孔10内,左、右扶手的插销4-4和4-3用来分别和硬托2和硬托3进行组装,且使硬托2前侧上的一对插孔和硬托3后侧上的一对插孔从上向下端到插销4-1和4-3上去。现参看图8,图中用数字表示的九个部份就是在图1中已叙述过的构成本技术沙发的九个部份,因此省去对其各部份作用的叙述,通过如图所示的组装,使左、右扶手的部份4和4″′落地放置,从而形成结构稳定和牢固的普通形式的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用途组合式结构的沙发,包括:由结构材料制成的沙发构架,包含支撑脚,坐垫,靠背和左、右扶手部份,并分别通过其上的连接部份进行组装,分别在这些构架部份上形成的沙发软垫,其特征在于:上述构架的坐垫部份由结构、形状大体相同的一 底层坐垫硬托和至少一块自由叠放在底层坐垫硬托之上的上层坐垫硬托构成,底层坐垫硬托的前、后和左、右各侧(按坐位方向,以下同)上分别具有可与上述构架的其余部份组装的连接部份,上层坐垫硬托的前、后两侧分别具有可与上述其它构架组装的连接部份,上 述底层坐垫硬托和支撑脚分别通过其上的连接部份进行组装,上述构架的靠背部份是一靠背硬托,它和上述底层坐垫硬托的后侧分别通过其上的连接部份形成铰接连接,且还通过一支撑机构实现沙发的组装,该支撑机构包含一支撑杆,其一端可转动地支承在上述后支撑 脚部位上,其另一端通过靠背硬托背面上的连接部份可脱卸地撑住靠背硬托,在上述左、右扶手构架的各一侧上分别具有与底层坐垫硬托及其它硬托相组装的连接部份,上述沙发软垫的坐垫部份由至少两块结构和形状大体上相同,分别和上述坐垫硬托分开制成,并 依次自由叠放在坐垫硬托上的软坐垫构成,上述沙发软垫的靠背部份为和上述靠背硬托分别制成,并自由搁置在靠背硬托上的一靠背软垫,上述沙发软垫的扶手部份为分别在上述左、右扶手构架上形成的左、右软扶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际长
申请(专利权)人:徐际长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