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金才专利>正文

车室坐卧两用座椅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22384 阅读:2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7 12:27
车室坐卧两用座椅床,是由车室内前后两个座椅变换而成。前后座椅分别以移座椅背移出座垫式和移座起落椅背式的驱动形式变换,当后座椅座架前移时,椅背同时变向后落,座架前移到位时,椅背与座架呈一线为床状;当前座椅座架前移时,椅背同时独自前移,座架、椅背前移到位时,座架前移距、椅背移出的座垫距分别为后座椅座架的前移距和座椅床床面的所需移接距,当前后两个座椅移接变换后,形成超出身高的座椅床床面,可伸腿自由卧睡。车室坐卧两用座椅床,是以采集不同车型的室内尺寸而制定的多型号平面布置簿为设计依据,适用于轿车、中小型商务车及大中型客车的配套或改装,便利于驾乘人员行车途中或停车时卧睡,享有家床舒适感,减轻出行的疲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领域,涉及汽车座椅技术,尤其涉及汽车座椅的变换技术,具体的 是一种车室坐卧两用座椅床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制造业配套的座椅种类,一般归纳为立座椅、躺座椅及躺睡椅三种结构 形式。立座椅多用于城市公交车的使用,躺座椅多用于大中型客车和中小型商务车的使用, 躺睡椅多用于长途双层卧铺客车的使用。公知的,用于大中型客车和中小型商务车的躺座 椅,即使是调节的可坐可躺座椅(定位式),还是难以消除长时间坐车途中的不良因素:急 躁不安,头晕恶心,身态疲倦及腰酸背痛的症状常伴左右;即使是用于长途双层卧铺客车的 躺睡椅(定位式),一路躺睡到站,也是避免不了全身酸痛等不自在。 近年来,汽车制造业的兴起与日倶增,汽车走进了千家万户,现代人越来越多的时 间在汽车中度过,经常出差、旅游的人群由于长时间驾乘,途中颠簸劳顿,精神状态不佳,导 致办事效益下降,旅游途中也没了欣赏风景的雅兴;外出打工、经商的人群频繁坐车,途中 的辛苦有目共睹;一些年长体弱的老者、孕妇更是惧怕坐车。由此可见,坐车出行,选择适合 的载体座椅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室坐卧两用座椅床,在车室内前后两个单人座椅或前 后两个双人座椅大小的纵向空间,设置可伸退自由卧睡1-2人、可坐卧两用的变换座椅床。 有助于长时间坐车的人群,舒适出行,坐、卧、躺互换,消除行车途中不良的负面因素。 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1、采用车室内前后两个单座位或两个双座位的纵向空间,以移座椅背移出座垫式 和移座起落椅背式的变换形式,用来完成前后座椅变换移接面超出身高的座椅床床面距, 实现人体可在车室内伸腿自由卧睡的目的。 基于移座起落椅背式,可用于轿车后排单座位,当座架前移时,椅背同时变向后 落,座架前移到位时,椅背与座架呈一线为床状;当座架后移到位时,椅背完全升起还原为 座椅状,故为座椅床的移座起落椅背式。 基于移座椅背移出座垫式,可用于轿车副驾位,当座架前移时,椅背同时独自前 移,椅背移出的座垫与后排座椅床同高并移接,座架、椅背前移到位时,座架前移距和椅背 移出的座垫距分别为后排座椅床的座架前移距和座椅床床面的所需移接距;当座架、椅背 后移到位时,还原为座椅状,故为移接面的移座椅背移出座垫式。 前后两个单座移接后,形成超出身高的卧睡床面距。 前后座架、椅背前移后落的同时,托脚升落板同时上升,当座椅前移到位时,后座 架前端下侧,挡脚内斜板与托脚升落板吻合,反之,后移到位时还原状。 2、基于座椅床变换时的驱动形式,采用的是五驱轮轴连接座椅床的五个被驱动部 位:后座椅座架、后座椅椅背调角器、托脚升落板、副驾位移座架及副驾位移背架。 轿车座椅床的五驱轮轴设置在中座架位,设有上下两个旋转主轴,由旋转轮、连接 轮、助力轮及驱动轮齿接。当旋转手轮时,五驱轮轴被驱动的座椅床五个部位同时移动、起 落,故为座椅床的五驱轮轴。 手轮设置在中座架软垫面,座椅床前侧隐蔽处。 座椅床的驱动结构均设置为旋转调节,便于改配马达驱动。变换调节位视适用车 型而定。 3、基于轿车座椅床移接后的床面,座架后端与椅背下端连接处,软垫转角缝为弧 形旋转接口。 4、卧睡床面设有平整面和弧形面两种,平整卧睡床面时,座椅床椅背、座垫、副驾 位座垫均设置为平整面,副驾位椅背为弧形面;弧形面卧睡床面时,座椅床椅背、副驾位椅 背设置为弧形面,座垫均为平整面。 平整面卧睡床面享有家床舒适感,在行车卧睡时,以防身体随车身左右摇摆,可采 用软垫置于身体两侧,平衡卧睡静力,有助于睡眠。弧形面床面在行车卧睡时,可平衡卧睡 静力,不易摇摆。 5、基于轿车副驾位移座椅背移出座垫式,当座架、椅背前移到位时,椅背遮挡右侧 置后视镜视线,不便于驾驶并影响卧睡床面距,可采用椅背二次调角,调角器与底端相同, 二次调节转角为100~180°。调节高低于行车时右侧置后视镜视线。 6、基于轿车座椅床高速行驶中的安全性和舒适性,采用安全防护栏,置于座椅床 后侧,栏宽大于单变换座椅床横向宽,栏高低于行车时上置后视镜视线,可与副驾位二次调 节椅背前后相对应,从而达到高速行车中座椅时的安全系数。 中座架位偏中设有两组安全带卡槽,便于行车时使用安全带,两组卡槽位设置为 坐卧两用,分为四个卡接点。 行车卧睡时配用多功能枕,展开后为被褥使用,遮盖身体,收起为头枕、靠垫使用。 7、基于轿车座椅床的床面,可连接中座垫和可利用的有效空间,使得卧睡床面加 宽,轿车座椅床单变换床面的最大宽可达850mm以上。 8、基于轿车座椅床中座垫的左右两侧,可设置变换形式相同的两个坐卧两用座椅 床,所不同的是驾驶位臀部座垫可独自升降、前后移,与其它驱动部位不连贯,独自调节。 9、基于轿车不同车型的室内空间,测定其横向距和座垫(床垫)定位高及纵向有 效轴距。以后排座架后端至副驾位腿部空间距为有效轴距,由小至大1901~2000mm有效轴 距定为2000型、2001~2100mm有效轴距定为2100型、2101~2200mm有效轴距定为2200 型......,以此类推为轿车座椅床的型号;座椅床变换前后的横向距、纵向距、椅背高、脚 底板纵向距、间距、接缝口、床面安全配置及床品的综合,命名为轿车座椅床的平面布置簿。 10、车室坐卧两用座椅床,是以采集不同车型的室内尺寸而制定的多型号平面布 置簿为设计依据,基于轿车座椅床移接变换的形式,可适合中小型商务车的单变换位和双 变换位的使用,适合大中型客车的多个双变换位的使用,广泛用于多种车型的配套或改装。【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车室坐卧两用座椅床的2000型轿车座椅床单变换的平面布置示意 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车室坐卧两用座椅床的2100型轿车座椅床单变换的平面布置示意 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车室坐卧两用座椅床的2000型轿车座椅床单变换的座基架与导轨 及三驱轮轴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4是本专利技术车室坐卧两用座椅床的2000型轿车座椅床的单变换五驱轮轴原理 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专利技术车室坐卧两用座椅床的2000型轿车座椅床单变换的五驱轮轴箱五 个连接位侧面接缝示意图 图6是本专利技术车室坐卧两用座椅床的2000型轿车座椅床移座架与椅背调角器的 驱动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专利技术车室坐卧两用座椅床的2000型轿车座椅床单变换的座基架与移座 架及托脚升落板的驱动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专利技术车室坐卧两用座椅床的2000型轿车座椅床单变换的移座架内斜板 与托脚升落板吻合时的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专利技术车室坐卧两用座椅床的2000型轿车座椅床单变换的副驾位移座架 驱动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专利技术车室坐卧两用座椅床的2000型轿车座椅床单变换的副驾位移座移 背架驱动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专利技术车室坐卧两用座椅床的2000型轿车座椅床的卧睡床面软垫弧形转 角及移接缝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专利技术车室坐卧两用座椅床的2000型轿车座椅床的弧形软垫卧睡床面示 意图 图13是本专利技术车室坐卧两用座椅床的2000型轿车座椅床单变换的座椅当前第1页1 2 3 4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基于车室坐卧两用座椅床,其特征在于,在车室内采用前后两个单人座椅或两个双人座椅的纵向空间,分别以移座椅背移出座垫式和移座起落椅背式的移接变换,形成超出身高的卧睡床面,可在行车途中或停车时伸腿自由卧睡1~2人,可坐卧两用的变换座椅床。其中:移座椅背移出座垫式,是以前座椅的座架、椅背同时分别同向不同速前后移,当座架、椅背前移到位时,椅背移出的后座垫为座椅床的移接面;(见附图13,图14中的91)移座起落椅背式,是以后座椅的座架、椅背同时分别前后移、起落,当座架前移到位时,椅背、座架呈一线为床状;(见附图13,图14中的90)座椅床与前座椅椅背移出的座垫同高并移接;(见附图14中的90、91)前后座椅前移的同时,托脚升落板上升,当座椅前移到位时,后座架前端下侧挡脚内斜板与托脚升落板吻合;(见附图7中的71、72,图8)座椅床的移接变换,是采用五驱轮轴连接前后座椅的五个被驱动部位,分别为后座椅座架、后座椅椅背调角器、托脚升落板、前座椅座架及前座椅椅背,当旋转手轮时,同时分别前后移、起落变换;(见附图7中的70、图6中的63、图7中的72、图9中的75、图10中的77)五驱轮轴设置在五驱轮轴箱内,五驱轮轴箱可置于座椅床的侧下、中下;(见附图1中的21、图3、图4、图19、图20)五驱轮轴的驱动结构原理均为旋转调节,手轮的旋转变换便于改配马达按钮自动变换;(见附图18中的98、99)座椅床的卧睡床面设有平整面和弧形面两种,弧形面床面在行车卧睡时,可平衡卧睡静力,不易摇摆,有助于睡眠;(见附图12的86)移接变换后的床面,后座架后端与椅背下端连接处,软垫转角设为弧形旋转接口;(见附图11中的84)用于轿车室内座椅床副驾位的座椅,当座架、椅背前移到位时,椅背遮挡右侧置后视镜视线,可采用椅背二次调节转角,调节高低于行车时右侧置后视镜视线;(见附图14中的92)用于轿车室内座椅床的后侧设有安全防护栏,栏宽不大于单变换座椅 床宽,栏高不高于上置后视镜视线,与副驾位二次调节转角椅背前后相对应,从而达到高速行驶中座椅床的安全系数;(见附图1中的25)用于轿车室内双变换的座椅床,是以中座架为分界,左侧后座椅与正驾位座椅的移接变换,相同于右侧座椅床的变换形式,所不同的是正驾位座椅可独自升降、前后移,在行车途中右侧座椅床可调节变换,左侧座椅床仅限停车时方可变换;(见附图15中的93、图16、图17)用于中小型商务车和大中客车室内的座椅床,分别以单变换位和双变换位及多个双变换位的移接变换,形成单变换位和双变换位的卧睡床面;(见附图19、图20)车室坐卧两用座椅床,适用于多种车型的轿车、中小型商务车及大中型客车的室内配套或改装,是以采集不同车型的室内尺寸而制定的多型号平面布置簿为设计依据。(见附图1列表、图2列表)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金才
申请(专利权)人:张金才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