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沙金良专利>正文

冷凝热回收制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7366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具有冷凝热回收功能的制冷装置,由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等组成,与冷凝器并联连接一热回收冷凝器,热回收冷凝器由制冷剂管和高效传热管构成,为逆流换热器,可采用套管式结构,并具有独特的液封结构。本制冷装置冷热兼供,既可回收冷凝热,提供生产、生活用热水,又可提高制冷效率,常规冷凝系统和热回收系统皆可独立运行;体积小,构造简单,利于开发多种新产品及现有制冷机组的设备改造。(*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制冷装置,具体是指一种冷凝热回收制冷装置,属于制冷、空调、环境保护领域。目前制冷机所产生的冷凝热,一般通过风冷冷凝器或者通过冷却塔,直接排放入大气中。随着社会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空调机应用日益普及,由空调装置所产生的这种数量巨大的“废”热排放,对城市大气环境构成了严重的热污染,加强了城市的“热岛效应”。同时使原本采用简单的自然通风换气尚可的场所,也迫不得已非装用空调不可,造成恶性循环,浪费能量,CO2排放增加,温室效应加剧。这是一个涉及可持续发展的大问题,必须及早采取有效对策,以免造成严重灾害。据调研1.冷凝热量巨大,例如,一座建筑面积为50000M2的现代化宾馆或写字楼,冷负荷约为5000KW,冷凝热高达6500KW,虽然热量巨大,但温度不高,属低品位热能;2.生产、生活中需要的低温热水,原用燃煤锅炉加热,现大城市已普遍改用燃油、燃气、电热,运行费用大幅度增加,非常需要采取新的节能措施;3.有识之士已开始呼吁综合利用,但市场上尚未开发出相应产品,无法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是为解决环保、节能问题提供一种冷凝热回收制冷装置,既可回收冷凝热,又可提高制冷效率。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冷凝热回收制冷装置由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等组成,该制冷装置中与冷凝器2并联连接一热回收冷凝器5,该热回收冷凝器与冷凝器2均连接于压缩机和膨胀阀之间,热回收冷凝器由制冷剂管10和高效传热管11构成,制冷剂管的两端口分别是制冷剂进汽端口6和冷凝液出液端口7,高效传热管的下端口为应用水进水口8,上端口为应用水出水口9。本技术与常规制冷装置不同的是增加了热回收冷凝器,与原有冷凝器并联,增加的热回收冷凝器为逆流换热器,可在制冷的同时回收冷凝热,在热回收冷凝器中输入应用水,即可输出生产、生活用热水。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在制冷装置中增加了冷凝热回收冷凝器,既充分利用冷凝热,向人们提供生产、生活用热水,又减少了热污染,一个机组冷热兼供,变废为宝,节能,环保;2.自来水与制冷剂间为直接一次且为逆流换热,提供热水温度最高;3.充分利用自来水温度较低的特点,使制冷剂过冷,增加制冷量,提高制冷效率;热回收冷凝器可采用套管式换热器。进一步提高了应用水出水温度及提高制冷效率;4.其创新之处又在于特殊的液封构造,使热回收冷凝器与风冷(或水冷)冷凝器皆可独立运行,以满足实际应用中供冷与供热需求的不同步性,灵活实用;5.本技术设计是开放的,除热回收冷凝器及特殊的液封结构外与常规制冷装置无本质区别,便于各生产厂家结合原产品工艺,开发节能新产品。本技术适用一切需冷又需热的场所,例如旅馆、饭店、浴池、泳池、洗衣店、综合型商企;配置空调机的住宅和别墅;食品联合加工企业等等。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液封储液器的另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热回收冷凝器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A-A截面示意图。图5同图4,但显示另一种实施例。图6是热回收冷凝器另一种接头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的右视图。图1的冷凝热回收制冷装置示意图显示出制冷循环过程。1为压缩机,2为冷凝器,3为膨胀阀,4为蒸发器。冷凝器2可以是风冷冷凝器,也可以是水冷冷凝器,本实施例中冷凝器2为风冷冷凝器。与风冷冷凝器2并联装设一热回收冷凝器5,该热回收冷凝器为逆流换热器。由压缩机输出的热的汽态制冷剂或者流入冷凝器2,或者流入热回收冷凝器5,也可以同时流入二者。当热回收冷凝器5工作时,汽态制冷剂通过制冷剂管10上部的进汽端口6流入热回收冷凝器5,放热后成为液态制冷剂,从下部出液端口7流出;冷的应用水从高效传热管11下部进水口8流入,吸热后升温,从上部出水口9流出,向人们提供生产、生活用热水。热回收冷凝器可采用套管式,其结构参看图3、图4、图5。热回收冷凝器5的高效传热管11套装于制冷剂管10中,套装管的两端部焊有接头,该接头把内外管的内腔分隔成互不相通的两个空间,高效传热管11可以是一根,如图4所示,也可以是数根,如图5所示。制作时,将一根或数根小直径的高效传热管11穿入大直径的制冷剂管10中,两端部焊制特制接头,使内外管的内腔分隔。图3中显示了内外套管两端的一种接头结构,图6、7是另一种接头结构。用弯管机将制冷剂管10和高效传热管11弯成所需形状。冷的自来水从进水口8进入高效传热管11,从下往上流动,吸热后,从上部出水口9流出;热的制冷剂蒸汽则由热回收冷凝器5上端的进汽端口6进入制冷剂管10的空间,往下流动,放热后,冷凝成液态,从冷凝器下端出液端口7流出。为适应安装空间,热回收冷凝器中的制冷剂管10和高效传热管11可以弯制成螺旋形、蛇形等形状。其高效传热管11宜采用外表面强化传热的高效管。图1所示的冷凝器2和热回收冷凝器5的下端具有液封储液器,该液封储液器包括与冷凝器2相通的液封立管13和与制冷剂管10相通的液封立管14,两液封立管的下端为液封储液件15。图2显示本技术中液封储液器的另一实施例结构,液封储液器中的液封立管13和14的下端弯制形成存液弯,存液弯中有积液,起液封作用,是一种简化的液封结构,适用于小型制冷机组。本技术市场前景广阔,各生产厂家可以利用本专利,结合各自条件,开发出多种节能新产品,使用单位可利用本专利改造现有设备。权利要求1.一种冷凝热回收制冷装置,由压缩机(1)、冷凝器(2)、膨胀阀(3)和蒸发器(4)等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装置中与冷凝器(2)并联连接一热回收冷凝器(5),该热回收冷凝器(5)与冷凝器(2)均连接于压缩机(1)和膨胀阀(3)之间,热回收冷凝器由制冷剂管(10)和高效传热管(11)构成,制冷剂管(10)的两端口分别是制冷剂进汽端口(6)和冷凝液出液端口(7),高效传热管(11)的下端口为应用水进水口(8),上端口为应用水出水口(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热回收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回收冷凝器(5)的高效传热管(11)套装于制冷剂管(10)中,套装管的两端部焊有接头,该接头把内外管的内腔分隔成互不相通的两个空间。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凝热回收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传热管(11)为一根或数根。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凝热回收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回收冷凝器(5)中的制冷剂管(10)和高效传热管(11)可以为螺旋形或蛇形。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凝热回收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2)和热回收冷凝器(5)的下端具有液封储液器,该液封储液器包括与冷凝器(2)相通的液封立管(13)和与制冷剂管(10)相通的液封立管(14),两液封立管的下端为液封储液件(15)。专利摘要本技术为一种具有冷凝热回收功能的制冷装置,由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等组成,与冷凝器并联连接一热回收冷凝器,热回收冷凝器由制冷剂管和高效传热管构成,为逆流换热器,可采用套管式结构,并具有独特的液封结构。本制冷装置冷热兼供,既可回收冷凝热,提供生产、生活用热水,又可提高制冷效率,常规冷凝系统和热回收系统皆可独立运行;体积小,构造简单,利于开发多种新产品及现有制冷机组的设备改造。文档编号F2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冷凝热回收制冷装置,由压缩机(1)、冷凝器(2)、膨胀阀(3)和蒸发器(4)等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装置中与冷凝器(2)并联连接一热回收冷凝器(5),该热回收冷凝器(5)与冷凝器(2)均连接于压缩机(1)和膨胀阀(3)之间,热回收冷凝器由制冷剂管(10)和高效传热管(11)构成,制冷剂管(10)的两端口分别是制冷剂进汽端口(6)和冷凝液出液端口(7),高效传热管(11)的下端口为应用水进水口(8),上端口为应用水出水口(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沙金良刘厚培
申请(专利权)人:沙金良刘厚培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