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性氧化铝球再生余热集成回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71343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环保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活性氧化铝球再生余热集成回用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预处理装置(1),第一级脱吸装置(2)和第二级脱吸装置(3),所述第一级脱吸装置(2)通过排气管道与所述第一焚烧器(4)相连,所述第一焚烧器(4)通过排气管道与所述第二级脱吸装置(3)相连;所述第二级脱吸装置(3)通过排气管道和所述第二焚烧器(5)相连,所述第二焚烧器(5)通过排气管道与所述第一级脱吸装置(2)相连。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氧化铝球再生处理过程中余热的利用率,减少热量消耗,避免热污染,实现了节能减排。

An integrated waste heat recycling device for the regeneration of activated alumina ba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活性氧化铝球再生余热集成回用装置
本技术涉及环保工程
,尤其是一种用于工业废弃氧化铝球再生过程中,对尾气经焚烧处理后的余热综合利用的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环保政策的不断严格,国家对三废的管理特别是固体废弃物的管控也日趋严格,与此同时,清洁生产与资源再生则受到政策的鼓励与支持。活性氧化铝球作为一种重要的吸附剂和催化剂载体,在工业上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双氧水产业的不断扩产,作为其工作液再生阶段所必需的吸附剂,活性氧化铝球的需求量也随之不断上升。此外,在水处理、尾气治理等领域,也经常会使用氧化铝球。在这些过程中,当氧化铝球吸附量达到饱和后,即失去吸附处理能力,由于其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组分,属于典型的危险固体废弃物。目前常见的废氧化铝球再生工艺主要包括低温吹脱、高温吹脱以及微波法,三者处理原理有一定差别,但最终都是让氧化铝球内吸附的有机物与小球分离并进入气相,从而使氧化铝球得到再生并能够重复使用。但对于气相有机物,则需要进一步处理以免形成大气污染物。由于绝大部分废氧化铝小球中吸附的成分较为复杂,且吹脱后浓度较低,回收价值不高,因此工业上普遍采用焚烧方式对尾气进行净化处理,将其中的有机物等成分转化为无害物质排放。此部分尾气在焚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直接排放进入大气不仅造成能源浪费,还可能造成热污染;同时,前段脱吸再生装置则需要消耗热量,因此整个装置对能源的消耗与浪费较大。但如果将其中的尾气热量用于加热锅炉或用于其他设备,一方面对于多数涉及氧化铝球再生的企业来说,其他设备或装置少,另一方面尾气的热源品质和总量不高,易造成间接换热时热效率低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氧化铝小球再生过程中尾气热浪费的技术问题,预防热污染,提高低品质热源的利用效率,强化整体装置的集成度,本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用于氧化铝球再生系统的余热集成式回用装置,将末端排放的尾气的余热与前处理工段集成,提高余热的利用效率,减少前段工艺的热量消耗,实现节能减排。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活性氧化铝球再生余热集成回用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用于对氧化铝球进行处理的预处理装置,第一级脱吸装置和第二级脱吸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焚烧器,所述第一级脱吸装置通过排气管道与所述第一焚烧器连通,所述第一焚烧器通过排气管道与所述第二级脱吸装置相连;第二焚烧器,所述第二级脱吸装置通过排气管道和所述第二焚烧器相连,所述第二焚烧器通过排气管道与所述第一级脱吸装置相连。优选地,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一级脱脱吸装置和第二级脱吸装置可以是同一个再生装置中相连的不同区段,例如第一级脱吸段和第二级脱吸段,第一级脱吸段的加热温度低于第二级脱吸段的加热温度。优选地,第一级脱吸装置和所述第二级脱吸装置内均设置有输送所述废氧化铝球的传输机构。优选地,所述第一级脱吸装置还设有用于补充空气的进气管道。由于大部分焚烧后的尾气与氧化铝球采用直接接触换热,大大提高了低品质热源的利用效率,同时采用集成工艺,减少了新鲜空气的用量,这里只需补充少量新鲜空气即可。优选地,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级脱吸装置内还设置有对所述废氧化铝球进行间接加热的换热装置,所述第二焚烧器通过第一排气管道与所述第一级脱吸装置相连,通过第二排气管道与所述换热装置的进气口相连通,所述换热装置的出气口用于排出合格尾气。优选地,所述换热装置为换热管。采用本技术对活性氧化铝球进行再生处理的工艺路线是:通过预处理装置对废氧化铝球进行预处理后,送入由第一级脱吸装置和第二脱吸装置实现的脱吸工段,脱吸工段为二级串联工段,第一级脱吸装置即第一级脱吸工段,实现的是低温预脱吸,主要将一些与氧化铝球内腔作用力较弱的或低沸点易挥发组分脱除,脱除的尾气进入第一级焚烧器,焚烧后得到一级尾气。一级尾气通入第二脱吸装置,即第二级脱吸工段,与进入此工段的氧化铝球直接接触,对氧化铝球进行加热,同时通过温度控制,向第二级脱吸工段补充热源,以满足二级工段的脱吸条件,将与氧化铝球内腔作用力较强的或高沸点组分脱除,脱吸后的气体进入第二级焚烧器,焚烧后得到二级尾气。二级尾气返回第一级脱吸工段,并分为两股二级尾气,其中一股与进入第一级脱吸工段的氧化铝小球直接接触传热,同时将脱吸的废气带入第一级焚烧器;另一股二级尾气则通过换热装置以间接传热的方式将热量传递给第一级脱吸段的氧化铝小球,降温后的气体则可以排放。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大部分焚烧后的尾气与氧化铝球采用直接接触换热,大大提高了低品质热源的利用效率,同时采用集成装置,减少了新鲜空气的用量。采用分级串联处理,将两段不同品质的热源分别进行利用,便于调控,且根据实际操作温度调控,仅需再补充少量热源,有效减少了原装置热量的消耗。循环尾气分别采用直接与间接两种方式与氧化铝球接触,一方面便于充分利用热量并控制小球内组分的脱吸温度,另一方面还能够防止因气相总量累加导致其中有害组分浓度过度稀释而不利于燃烧的问题。一部分释放热源后的达标尾气可直接排放,进一步避免了热污染。整套装置集成度和能量的有效利用率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活性氧化铝球再生余热集成回用装置的结构原理示意图。附图中:1-预处理装置,2-第一级脱吸装置,3-第二级脱吸装置,4-第一焚烧器,5-第二焚烧器,6-换热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活性氧化铝球再生余热集成回用装置,其包括有预处理装置1,第一级脱吸装置2,第二级脱吸装置3,第一焚烧器4,第二焚烧器5和换热器6。本实施例中,预处理装置1,第一级脱吸装置2,第二级脱吸装置3之间还是设置有传输机构,譬如传送带。氧化铝小球可以被传输机构快速地在预处理装置1,第一级脱吸装置2和第二级脱吸装置3之间转运,可提高氧化铝小球再生处理的效率。预处理装置21主要是用于去除氧化铝小球表面的浮灰等杂质,以及对待加工的氧化铝小球进行预热。具体地,预处理装置21可以包括吹灰集尘装置和预热装置。第一级脱吸装置2和第二级脱吸装置3为对氧化铝小球进行再生处理的主要装置,主要是对氧化铝小球进行分段煅烧再生处理,以使得氧化铝小球表面吸附的有害物质逐步解析脱除,以避免其受瞬时加入影响而造成接错烧结固化,以封塞堵结微孔,进而影响再生效果。具体地,第一级脱吸装置2和第二级脱吸装置3内可分别设置隔热腔室,待进行处理的氧化铝小球在隔热腔室内随传输机构进行实时传动,氧化铝小球在传输过程中受加热机构的加热处理而使其含带的有害物质如蒽醌、偏三甲苯、磷酸三辛酯等予以高温激发处理,进而得以清除。第一级脱吸装置2产生的废气通过排气管道21与所述第一焚烧器4连通,第一焚烧器4产生的一级尾气通过排气管道41与第二级脱吸装置3相连,可充分利用一级尾气的余热,对进入第二级脱吸装置3的氧化铝小球进行直接接触加热。同时,通过温度传感器控制,向第二级脱吸装置3补充热源,以满足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活性氧化铝球再生余热集成回用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用于对氧化铝球进行处理的预处理装置(1),第一级脱吸装置(2)和第二级脱吸装置(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第一焚烧器(4),所述第一级脱吸装置(2)通过排气管道与所述第一焚烧器(4)相连,所述第一焚烧器(4)通过排气管道与所述第二级脱吸装置(3)相连;/n第二焚烧器(5),所述第二级脱吸装置(3)通过排气管道和所述第二焚烧器(5)相连,所述第二焚烧器(5)通过排气管道与所述第一级脱吸装置(2)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911 CN 20192150656661.一种活性氧化铝球再生余热集成回用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用于对氧化铝球进行处理的预处理装置(1),第一级脱吸装置(2)和第二级脱吸装置(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焚烧器(4),所述第一级脱吸装置(2)通过排气管道与所述第一焚烧器(4)相连,所述第一焚烧器(4)通过排气管道与所述第二级脱吸装置(3)相连;
第二焚烧器(5),所述第二级脱吸装置(3)通过排气管道和所述第二焚烧器(5)相连,所述第二焚烧器(5)通过排气管道与所述第一级脱吸装置(2)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氧化铝球再生余热集成回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脱吸装置(2)和所述第二级脱吸装置(3)为同一个再生装置中相连的不同区段,所述第一级脱吸装置(2)为第一脱吸段,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璟周爱成雷仁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美源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