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粉末活性炭再生设备余热回收装置,包括支撑腿与料桶,支撑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台面,多个支撑腿以台面的底部呈矩形阵列分布,支撑腿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板,台面的上表面设置有回热装置。该粉末活性炭再生设备余热回收装置,通过设置台面的上表面设置有回热装置,且回热装置包括有储存桶,储存桶的下表面与台面固定连接,达到了对活性炭的表面多处与水接触并加快冷却,使得余热得到回收的效果,解决了现有的将活性炭粉末降温到常温,而目前就是与活性炭接触的表面积太小,使得冷却效率太低,不能快速的冷却,且对余热回收较慢的问题从而具有对活性炭的表面多处与水接触并加快冷却,得到很好回收余热的特点。
A waste heat recovery device of powder activated carbon regeneration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粉末活性炭再生设备余热回收装置
本技术涉及活性炭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粉末活性炭再生设备余热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活性炭是一种经特殊处理的炭,将有机原料(果壳、煤、木材等)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以减少非碳成分(此过程称为炭化),然后与气体反应,表面被侵蚀,产生微孔发达的结构(此过程称为活化)。由于活化的过程是一个微观过程,即大量的分子碳化物表面侵蚀是点状侵蚀,所以造成了活性炭表面具有无数细小孔隙。活性炭表面的微孔直径大多在2~50nm之间,即使是少量的活性炭,也有巨大的表面积,每克活性炭的表面积为500~1500m2,活性炭的一切应用,几乎都基于活性炭的这一特点。活性炭作为使用广泛的一种吸附剂,各类行业年使用量相当可观,再生饱和活性炭再利用具有很强的经济、环境效益,受到国家政策支持和鼓励,而加热再生法是应用最多,工业上最成熟的活性炭再生方法,活性炭完成再生后,被再次利用前,需要将炭粉降温到常温,而目前就是与活性炭接触的表面积太小,使得冷却效率太低,不能快速的冷却,且对余热回收较慢。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粉末活性炭再生设备余热回收装置,其具有对活性炭的表面多处与水接触并加快冷却,得到很好回收余热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粉末活性炭再生设备余热回收装置,包括支撑腿与料桶,所述支撑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台面,多个所述支撑腿以台面的底部呈矩形阵列分布,所述支撑腿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台面的上表面设置有回热装置,且回热装置包括有储存桶,所述储存桶的下表面与台面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台面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源开关,所述安装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与电源开关的电性连接,所述伺服电机通过联轴器固定安装有转轴;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电源开关进行控制伺服电机的启停,伺服电机的型号为交流伺服电机。进一步地,所述储存桶的内底壁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台面的底部,所述安装孔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圈与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轴承的两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密封垫;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密封垫,使得转轴转动的时候,储存桶内的水不会流出来。进一步地,所述转轴的一端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螺旋轴,所述螺旋轴的一端贯穿储存桶的上表面,所述螺旋轴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宽螺旋片;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宽螺旋片,使得宽螺旋片转动时,带动活性炭粉末与水进行搅拌,从而达到活性炭粉末与水的面积进行多面接触,且宽螺旋片的表面呈网状形。进一步地,所述储存桶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网桶,所述储存桶的上表面固定连通有密封桶,所述密封桶的下表面与网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密封桶的一侧表面固定连通有出料斜管,所述密封桶的另一侧表面固定连通有进料斜管;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密封桶,使得可以保存温度,不会使温度流失的效果。进一步地,所述台面的底部固定连通有L形管,所述L形管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储存桶的内壁,所述L形管的另一端的表面设置有流量阀;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流量阀,使得可通过流量阀,来关闭与放出储存桶内的水。进一步地,所述储存桶的内顶壁开设有放水门,所述储存桶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温度计,所述储存桶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蜂鸣器,所述蜂鸣器与温度计的电性连接;通过设置温度计与蜂鸣器,使得当内部温度达到一定时,通过蜂鸣器报警,提醒工作人员内部回收的温度已经达到可利用的效果,温度计的型号为WST491,蜂鸣器的型号为BJ-2。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台面的上表面设置有回热装置,且回热装置包括有储存桶,储存桶的下表面与台面固定连接,达到了对活性炭的表面多处与水接触并加快冷却,使得余热得到回收的效果,解决了现有的将活性炭粉末降温到常温,而目前就是与活性炭接触的表面积太小,使得冷却效率太低,不能快速的冷却,且对余热回收较慢的问题从而具有对活性炭的表面多处与水接触并加快冷却,得到很好回收余热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出料斜管结构立体图;图3为本实用出料斜管结构剖视图;图4为本实用进料斜管结构剖视图。图中:1、支撑腿;2、料桶;3、台面;4、安装板;5、储存桶;6、电源开关;7、伺服电机;8、转轴;9、安装孔;10、密封垫;11、螺旋轴;12、宽螺旋片;13、网桶;14、密封桶;15、出料斜管;16、进料斜管;17、L形管;18、流量阀;19、放水门;20、温度计;21、蜂鸣器。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粉末活性炭再生设备余热回收装置,如图1-4所示,包括支撑腿1与料桶2,其特征在于:支撑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台面3,多个支撑腿1以台面3的底部呈矩形阵列分布,支撑腿1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板4,台面3的上表面设置有回热装置,且回热装置包括有储存桶5,储存桶5的下表面与台面3固定连接。如图1-4所示,进一步地,台面3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源开关6,安装板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7,伺服电机7与电源开关6的电性连接,伺服电机7通过联轴器固定安装有转轴8,伺服电机7的型号为交流伺服电机。如图3和图4所示,进一步地,储存桶5的内底壁开设有安装孔9,安装孔9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台面3的底部,安装孔9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轴承,轴承的内圈与转轴8的表面固定连接,轴承的两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密封垫10。如图3和图4所示,进一步地,转轴8的一端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螺旋轴11,螺旋轴11的一端贯穿储存桶5的上表面,螺旋轴11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宽螺旋片12。如图1-4所示,进一步地,储存桶5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网桶13,储存桶5的上表面固定连通有密封桶14,密封桶14的下表面与网桶1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密封桶14的一侧表面固定连通有出料斜管15,密封桶14的另一侧表面固定连通有进料斜管16。如图3和图4所示,进一步地,台面3的底部固定连通有L形管17,L形管17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储存桶5的内壁,L形管17的另一端的表面设置有流量阀18。如图1-4所示,进一步地,储存桶5的内顶壁开设有放水门19,储存桶5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温度计20,储存桶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蜂鸣器21,蜂鸣器21与温度计20的电性连接,温度计20的型号为WST491,蜂鸣器21的型号为BJ-2。如图1-4所示,进一步地,通过设置台面3的上表面设置有回热装置,且回热装置包括有储存桶5,储存桶5的下表面与台面3固定连接,达到了对活性炭的表面多处与水接触并加快冷却,使得余热得到回收的效果,解决了现有的将活性炭粉末降温到常温,而目前就是与活性炭接触的表面积太小,使得冷却效率太低,不能快速的冷却,且对余热回收较慢的问题从而具有对活性炭的表面多处与水接触并加快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粉末活性炭再生设备余热回收装置,包括支撑腿(1)与料桶(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台面(3),多个所述支撑腿(1)以台面(3)的底部呈矩形阵列分布,所述支撑腿(1)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板(4),所述台面(3)的上表面设置有回热装置,且回热装置包括有储存桶(5),所述储存桶(5)的下表面与台面(3)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粉末活性炭再生设备余热回收装置,包括支撑腿(1)与料桶(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台面(3),多个所述支撑腿(1)以台面(3)的底部呈矩形阵列分布,所述支撑腿(1)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板(4),所述台面(3)的上表面设置有回热装置,且回热装置包括有储存桶(5),所述储存桶(5)的下表面与台面(3)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末活性炭再生设备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面(3)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源开关(6),所述安装板(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7),所述伺服电机(7)与电源开关(6)的电性连接,所述伺服电机(7)通过联轴器固定安装有转轴(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末活性炭再生设备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桶(5)的内底壁开设有安装孔(9),所述安装孔(9)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台面(3)的底部,所述安装孔(9)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圈与转轴(8)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轴承的两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密封垫(1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粉末活性炭再生设备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一平,张文韬,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碧之源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