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能耗饱和活性炭再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71340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能耗饱和活性炭再生装置,包括第一箱体,第一箱体的下表面固定连通有排污管,排污管的下方设置有污水箱,第一箱体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箱体,第一箱体的上表面设置有旋转机构,且旋转机构包括有电机箱,电机箱的下表面与第一箱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第二箱体的两侧内壁设置有循环装置,且循环装置包括有功能管,功能管的内壁与第二箱体的内壁固定连通。该低能耗饱和活性炭再生装置,通过设置第二箱体的两侧内壁设置有循环装置,且循环装置包括有功能管,功能管的内壁与第二箱体的内壁固定连通,从而具有循环式的对污水进行处理,同时避免活性炭在使用过程中被粉化,便于活性炭可再次回收利用的特点。

A low energy saturated activated carbon regener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能耗饱和活性炭再生装置
本技术涉及活性炭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低能耗饱和活性炭再生装置。
技术介绍
活性炭是一种黑色多孔的固体炭质,主要成分为碳,并含少量氧、氢、硫、氮、氯等元素,具有很强的吸附性能,是用途极广的一种工业吸附剂,早期由木材、硬果壳或兽骨等经炭化、活化制得,后改用煤通过粉碎、成型或用均匀的煤粒经炭化、活化生产,活性炭在结构上由于微晶碳是不规则排列,在交叉连接之间有细孔,在活化时会产生碳组织缺陷,堆积密度低,比表面积大。现有的在对污水处理的过程中,一般都是用活性炭对污水中的杂质进行吸附处理,为了使活性炭充分利用,很多情况下会将活性炭回收再利用,而回收后的活性炭由于在使用过程中,其表面易被污水进行粉化,粉化后的活性炭很难再次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能耗饱和活性炭再生装置,其具有将活性炭粘在载体的表面,实现循环式的对污水进行处理,同时避免活性炭在使用过程中被粉化,便于活性炭可再次回收利用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低能耗饱和活性炭再生装置,包括第一箱体,第一箱体的下表面固定连通有排污管,排污管的下方设置有污水箱,第一箱体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箱体,第一箱体的上表面设置有旋转机构,且旋转机构包括有电机箱,电机箱的下表面与第一箱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第二箱体的两侧内壁设置有循环装置,且循环装置包括有功能管,功能管的内壁与第二箱体的内壁固定连通。进一步地,第一箱体的下表面和第二箱体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第一箱体的上表面固定连通有污水管,第一箱体的外表面铰接有开关门,开关门的截面呈透明形状;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支撑腿对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起到支撑固定的作用,污水经污水管流入第一箱体的内部,因开关门呈透明形状,便于工作人员通过开关门对第一箱体的内部进行观察。进一步地,电机箱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吸音板,电机箱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型号为直流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传动轴,传动轴的外表面贯穿并延伸至第一箱体的内部,传动轴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圆柱桶;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吸音板对伺服电机起到吸音降噪的作用,伺服电机通电工作带动圆柱桶做旋转运动。进一步地,圆柱桶的截面呈网格形状,圆柱桶的下表面开设有圆孔,圆柱桶的内部滚动连接有载体球,载体球的外表面与圆孔的内壁相适配,载体球的外表面设置有活性炭,多个圆孔以圆柱桶的轴线为阵列中心呈环形阵列分布,第一箱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斜板,斜板的截面呈网格形状,第一箱体的内侧壁卡接有拨块,斜板的一侧表面与拨块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圆柱桶表面呈网格形状,便于污水和脱落后的活性炭从圆柱桶内部流出,斜板表面呈网格形状,便于污水和脱落后的活性炭向排污管处流动,圆孔的内壁与脱落后的载体球直径相匹配,便于载体球从圆孔掉落至斜板的上表面,从而向拨块处滚动。进一步地,功能管的内顶壁分别固定安装有延时开关和感应开关,功能管的下表面固定连通有三通连接管,三通连接管的下表面固定连通有漏水管,功能管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胶水盒;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感应开关感应到载体球后,延时开关和电磁锁通电工作,电磁锁通电第二送料管内部的活性炭经第一送料管落入功能管的内壁,延时开关到达设定时间后,电磁锁断电停止开关。进一步地,延时开关的型号为JSZ3Y,感应开关的型号为E3F-DS30Y1,延时开关的外表面和感应开关的外表面均固定套接有透明防水罩,胶水盒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海绵块,胶水盒的内部设置有快干胶,第二箱体的外表面固定连通有胶水管,胶水管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密封盖,胶水管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塑料材料制成,功能管的上表面固定连通第一送料管,第一送料管的外表面设置有电磁锁,延时开关和感应开关均与电磁锁电性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透明防水罩对延时开关和感应开关起到防水作用,胶水管由聚四氟乙烯塑料材料制成,使胶水管的内壁具有不粘性。进一步地,电磁锁的型号为G280,电磁锁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送料管,第二送料管的内壁螺纹连接有第二密封盖,第一送料管的内部和第二送料管的内部均设置有活性炭,第二箱体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支撑块的上表面活动连接有收集箱;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二箱体与支撑块固定连接,起到固定支撑的作用,从而便于收集箱放置在支撑块的上方。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第一箱体的上表面设置有旋转机构,且旋转机构包括有电机箱,电机箱的下表面与第一箱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从而具有通过伺服电机带动圆柱桶做旋转运动,从而加快活性炭对污水中的杂质进行吸附效率的特点。2、通过设置第二箱体的两侧内壁设置有循环装置,且循环装置包括有功能管,功能管的内壁与第二箱体的内壁固定连通,从而具有循环式的对污水进行处理,同时避免活性炭在使用过程中被粉化,便于活性炭可再次回收利用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箱体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拨块结构主视图;图4为本技术图2中A处处结构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图2中B处处结构放大图。图中:1、第一箱体;2、第二箱体;3、排污管;4、污水箱;5、电机箱;6、功能管;7、支撑腿;8、污水管;9、开关门;51、吸音板;52、伺服电机;53、传动轴;54、圆柱桶;55、圆孔;56、载体球;57、斜板;58、拨块;61、延时开关;62、感应开关;63、三通连接管;64、漏水管;65、胶水盒;66、透明防水罩;67、海绵块;68、胶水管;69、第一密封盖;610、第一送料管;611、电磁锁;612、第二送料管;613、第二密封盖;614、支撑块;615、收集箱。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低能耗饱和活性炭再生装置,如图1-2所示,包括第一箱体1,第一箱体1的下表面固定连通有排污管3,排污管3的下方设置有污水箱4;如图1-2所示,进一步地,第一箱体1的下表面和第二箱体2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7,第一箱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通有污水管8,第一箱体1的外表面铰接有开关门9,开关门9的截面呈透明形状;如图1-2所示,第一箱体1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箱体2,第一箱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旋转机构,且旋转机构包括有电机箱5,电机箱5的下表面与第一箱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如图1-2所示,进一步地,电机箱5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吸音板51,电机箱5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52,伺服电机52的型号为直流伺服电机52,伺服电机52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传动轴53,传动轴53的外表面贯穿并延伸至第一箱体1的内部,传动轴5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圆柱桶54;如图1-5所示,进一步地,圆柱桶54的截面呈网格形状,圆柱桶54的下表面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能耗饱和活性炭再生装置,包括第一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体(1)的下表面固定连通有排污管(3),所述排污管(3)的下方设置有污水箱(4),所述第一箱体(1)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箱体(2),所述第一箱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旋转机构,且旋转机构包括有电机箱(5),所述电机箱(5)的下表面与第一箱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n所述第二箱体(2)的两侧内壁设置有循环装置,且循环装置包括有功能管(6),所述功能管(6)的内壁与第二箱体(2)的内壁固定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能耗饱和活性炭再生装置,包括第一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体(1)的下表面固定连通有排污管(3),所述排污管(3)的下方设置有污水箱(4),所述第一箱体(1)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箱体(2),所述第一箱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旋转机构,且旋转机构包括有电机箱(5),所述电机箱(5)的下表面与第一箱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箱体(2)的两侧内壁设置有循环装置,且循环装置包括有功能管(6),所述功能管(6)的内壁与第二箱体(2)的内壁固定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能耗饱和活性炭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体(1)的下表面和第二箱体(2)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7),所述第一箱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通有污水管(8),所述第一箱体(1)的外表面铰接有开关门(9),所述开关门(9)的截面呈透明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能耗饱和活性炭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箱(5)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吸音板(51),所述电机箱(5)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52),所述伺服电机(52)的型号为直流伺服电机(52),所述伺服电机(52)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传动轴(53),所述传动轴(53)的外表面贯穿并延伸至第一箱体(1)的内部,所述传动轴(5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圆柱桶(5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能耗饱和活性炭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桶(54)的截面呈网格形状,所述圆柱桶(54)的下表面开设有圆孔(55),所述圆柱桶(54)的内部滚动连接有载体球(56),所述载体球(56)的外表面与圆孔(55)的内壁相适配,所述载体球(56)的外表面设置有活性炭,多个所述圆孔(55)以圆柱桶(54)的轴线为阵列中心呈环形阵列分布,所述第一箱体(1)的内壁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一平张文韬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碧之源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