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状照明装置和基因测序仪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70353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3:40
一种线状照明装置和基因测序仪,该线状照明装置包括照明模块和显微物镜,所述显微物镜用于接收透过所述照明模块的光线,所述照明模块包括:光纤,用于投射出口光斑;第一柱面透镜,接收所述光纤发出光线;第二柱面透镜,接收透过所述第一柱面透镜发出的光线并通过所述显微物镜将所述出口光斑投射在一像面上形成照明光斑,其中,所述第一柱面透镜与所述显微物镜在第一方向对所述出口光斑进行缩放,以及所述第二柱面透镜与所述显微物镜在第二方向对所述出口光斑缩放以形成线状的照明光斑。这样,通过设置第一柱面透镜、第二柱面透镜和显微物镜的焦距,即可调整照明光斑的尺寸和形状,光路结构简单,调试方便。

Linear illumination device and gene sequenc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状照明装置和基因测序仪
本专利技术涉及基因测序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线状照明装置和基因测序仪。
技术介绍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专利技术公开相关的
技术介绍
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基因测序仪使用激光照亮物面,经过显微镜成像到CCD相机。现有的技术中可以通过柱面透镜生成照明光斑进行照明。然而,该方案难以调节线状光线的宽度、长度和形状等参数。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线状照明装置和基因测序仪,便于调整照明光斑。一种线状照明装置,包括照明模块和显微物镜,所述显微物镜用于接收透过所述照明模块的光线,所述照明模块包括:光纤,用于投射出口光斑;第一柱面透镜,接收所述光纤发出的光线;第二柱面透镜,接收透过所述第一柱面透镜发出的光线并通过所述显微物镜将所述出口光斑投射在一像面上形成照明光斑,其中,所述第一柱面透镜与所述显微物镜在第一方向对所述出口光斑进行缩放,以及所述第二柱面透镜与所述显微物镜在第二方向对所述出口光斑缩放以形成线状的照明光斑。优选地,所述光纤的纤芯的横截面为矩形,使得所述出口光斑为矩形。优选地,所述第一柱面透镜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二柱面透镜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第一柱面透镜和所述显微物镜对所述出口光斑的长度方向进行放大,所述第二柱面透镜和所述显微物镜对所述出口光斑的宽度方向进行缩小以在所述像面形成线状的照明光斑。优选地,所述第一柱面透镜为单透镜、胶合透镜和透镜组中的一种;所述第二柱面透镜为单透镜、胶合透镜和透镜组中的一种。优选地,还包括:基座,包括一贯通两端的通孔;第一透镜机构,用于将所述第一柱面透镜连接于所述基座的通孔的一端;第二透镜机构,用于将所述第二柱面透镜连接于所述基座的通孔的另外一端;光纤机构,用于将所述光纤连接于所述第一柱面透镜的远离所述第二柱面透镜的一侧,使得从所述光纤射出的光线依次经过所述第一柱面透镜和第二柱面透镜。优选地,所述第一透镜机构包括:第一固定件,沿所述基座的轴向连接于所述基座的端部;第一透镜粘接件,套设在所述第一柱面透镜的周面,并且沿所述第一固定件的轴向移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透镜粘接件相对所述第一固定件移动时,所述第一透镜粘接件靠近或者远离所述第二柱面透镜;第一锁紧顶丝,沿所述第一透镜粘接件的径向穿过所述第一固定件抵触于所述第一透镜粘接件的周面以锁紧所述第一透镜粘接件。优选地,所述光纤机构包括:光纤连接件,包括一通孔,并且沿轴向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件;光纤固定件,中部连接所述光纤,沿所述光纤连接件的轴向方向移动地连接所述光纤连接件,并且至少端部位于所述光纤连接件的通孔内,在所述光纤固定件相对所述光纤连接件移动时,所述光纤固定件带动所述光纤靠近或者远离所述第一柱面透镜;第二锁紧顶丝,沿所述光纤固定件的径向方向穿过所述光纤连接件的周面并且抵触于所述光纤固定件的周面以锁紧所述光纤固定件。优选地,所述第二透镜机构包括:第二固定件,通过螺纹沿所述基座的轴向连接于所述基座的端部,所述第二固定件相对所述基座转动时,所述第二固定件靠近或者远离所述第一柱面透镜;第二透镜粘接件,套设在所述第二柱面透镜的周面,并且通过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二固定件,在所述第二透镜粘接件相对所述第二固定件转动时,所述第二透镜粘接件带动所述第二柱面透镜靠近或者远离所述第一柱面透镜。优选地,所述第二透镜机构还包括:连接座,安装于所述第二固定件,并且所述第二透镜粘接件通过螺纹连接于所述连接座;调节螺钉,沿所述连接座的径向穿过所述第二固定件抵触于所述连接座的周面以沿径向调节所述第二柱面透镜的位置。一种基因测序仪,包括上述的线状照明装置,所述线状照明装置发出的光线在一像面成像出照明光斑。相较于现有技术,上述的线状照明装置和基因测序仪第一柱面透镜与显微物镜在第一方向对光纤射出的出口光斑进行缩放,以及所述第二柱面透镜与所述显微物镜在第二方向对所述出口光斑缩放以形成线状的照明光斑,这样,通过设置第一柱面透镜、第二柱面透镜和显微物镜的焦距,或者第一柱面透镜、第二柱面透镜之间的角度,即可调整照明光斑的尺寸和形状,光路结构简单,调试方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线状照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线状照明装置在像面成像出的照明光斑。图3是照明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IV-IV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基座和第一透镜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基座和第一透镜机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7是第一固定件和光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第一固定件和光纤机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9是基座和第二透镜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基座和第二透镜机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1是照明模块的局部剖视图,示意其内部结构,为便于读图,该图仅画出部分零部件的剖面线。主要元件符号说明照明模块10第一柱面透镜11第二柱面透镜12光纤13基座14第二透镜机构15第二固定件151连接座152第二透镜粘接件153把手1531调节螺钉154第一透镜机构16第一固定件161第一透镜粘接件162第一锁紧顶丝163光纤机构17光纤固定件171第二锁紧顶丝172光纤连接件173显微物镜20照明光斑30像面31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在本专利技术的各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描述而非限制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连接″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下方″、″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状照明装置,包括照明模块和显微物镜,所述显微物镜用于接收透过所述照明模块的光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模块包括:/n光纤,用于投射出口光斑;/n第一柱面透镜,接收所述光纤投射的出口光斑;/n第二柱面透镜,接收透过所述第一柱面透镜发出的光线并通过所述显微物镜将所述出口光斑投射在一像面上形成照明光斑,所述第一柱面透镜与所述显微物镜在第一方向对所述出口光斑进行缩放,以及所述第二柱面透镜与所述显微物镜在第二方向对所述出口光斑缩放以形成线状的照明光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状照明装置,包括照明模块和显微物镜,所述显微物镜用于接收透过所述照明模块的光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模块包括:
光纤,用于投射出口光斑;
第一柱面透镜,接收所述光纤投射的出口光斑;
第二柱面透镜,接收透过所述第一柱面透镜发出的光线并通过所述显微物镜将所述出口光斑投射在一像面上形成照明光斑,所述第一柱面透镜与所述显微物镜在第一方向对所述出口光斑进行缩放,以及所述第二柱面透镜与所述显微物镜在第二方向对所述出口光斑缩放以形成线状的照明光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状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的纤芯的横截面为矩形,使得所述出口光斑为矩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状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柱面透镜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二柱面透镜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第一柱面透镜和所述显微物镜对所述出口光斑的长度方向进行放大,所述第二柱面透镜和所述显微物镜对所述出口光斑的宽度方向进行缩小以在所述像面形成线状的照明光斑。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状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柱面透镜为单透镜、胶合透镜和透镜组中的一种;所述第二柱面透镜为单透镜、胶合透镜和透镜组中的一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状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基座,包括一贯通两端的通孔;
第一透镜机构,用于将所述第一柱面透镜连接于所述基座的通孔的一端;
第二透镜机构,用于将所述第二柱面透镜连接于所述基座的通孔的另外一端;
光纤机构,用于将所述光纤连接于所述第一柱面透镜的远离所述第二柱面透镜的一侧,使得从所述光纤射出的光线依次经过所述第一柱面透镜和第二柱面透镜。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状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机构包括:
第一固定件,沿所述基座的轴向连接于所述基座的端部;
第一透镜粘接件,套设在所述第一柱面透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素梁元庆苏泽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