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常玉洗专利>正文

一种木耳种植用加工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6869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3:29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菌类种植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木耳种植用加工设备,所述加工设备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均匀分布有至少三个采收筒,所述外壳底部固定有底板,所述底板上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通过筛选机构与烘干箱相连;所述采收筒的内部设有自动采收机构,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设有推料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自动化程度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耗费大量劳动力集中时间采收的问题,能提高采收效率,避免错过采收期造成经济损失,启动自动采收机构将菌包表面的木耳采收下来,启动推料机构,能将底板上的木耳推到出料口处,并利用筛选机构对木耳进行分级,分级后的木耳落入烘干箱中烘干,提高了木耳加工的效率。

A processing equipment for agaric plan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木耳种植用加工设备
本专利技术属于菌类种植
,尤其涉及一种木耳种植用加工设备。
技术介绍
木耳,又名黑菜、云耳,是我国珍贵的药食兼用胶质真菌,木耳早在4000多年前就在我国出现,迄今为止已经有着悠久的栽培、食用木耳的历史,目前,木耳在我国的东北、华北、中南、西南及沿海各省份都有着种植。在木耳种植技术中,通常采用代料栽培,木耳附着于菌包生长,木耳成熟后采摘下进行烘干,制备出的木耳干品中蛋白质、维生素和铁的含量都很高,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且易于存储和运输,食用时利用凉水浸泡3-4小时泡发即可。但是现有技术中,在木耳种植过程时,大多数还是采用人工手动采摘的方式,需要耗费大量的劳动力,木耳达到八成熟时就要及时采收,时间过长会影响木耳的质量和产量,容易造成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木耳种植用加工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木耳种植时依赖人工采收不仅费事费力而且容易造成经济损失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木耳种植用加工设备,所述加工设备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均匀分布有至少三个采收筒,所述外壳底部固定有底板,所述底板上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通过筛选机构与烘干箱相连;所述采收筒的内部设有自动采收机构,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设有推料机构。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采收筒包括外筒罩,所述外筒罩底部的中心安装有底托,所述底托的下方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一转轴驱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穿过所述底托位于所述外筒罩的内部,所述第一转轴的顶部固定有钻头;所述自动采收机构安装在所述外筒罩的内壁上。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筒罩通过支撑架固定在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在固定架上,所述固定架安装在所述外壳的内壁上。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筒罩的一侧铰接有罩盖,所述罩盖和外筒罩之间通过第一自动推臂和第二自动推臂相连接,所述第一自动推臂和第二自动推臂铰接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自动采收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外筒罩顶部外侧壁上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二转轴驱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的顶部固定有圆盘,所述圆盘位于所述外筒罩的内壁,所述圆盘的边缘固定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套设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套设在采收杆上,所述采收杆的内侧固定有采收刀片。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推料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外壳顶部的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三转轴驱动连接,所述第三转轴的另一端转动安装在所述底板的中心,所述第三转轴的底部固定有推板。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筛选机构包括筛板,所述筛板倾斜安装在所述出料口的正下方,所述筛板的底部设有导料板;所述烘干箱的内部包括一级烘干腔和二级烘干腔,所述一级烘干腔和二级烘干腔通过隔板进行分隔;所述筛板和导料板的尾端分别位于一级烘干腔和二级烘干腔的上方。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烘干箱的左右侧壁上分别开设有箱门,所述箱门分别与一级烘干腔和二级烘干腔相连接;所述烘干箱的正侧壁上开设有两个开口槽,两个开口槽中分别活动安装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均固定在手动拉板上;所述密封板上开设有出气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木耳种植用加工设备,自动化程度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耗费大量劳动力集中时间采收的问题,能提高采收效率,避免错过采收期造成经济损失,同时还能自动对采收后的木耳进行及时的烘干制成干品,避免木耳堆积造成腐坏等问题,将木耳栽培料用的菌包依次放在采收筒中,启动自动采收机构对菌包表面的木耳采收下来,木耳落在底板上,启动推料机构,推料机构将底板上的木耳推到出料口处,通过出料口落入到筛选机构中,经过筛选机构对木耳进行分级,分级后的木耳落入烘干箱中,即可在烘干箱中进行烘干,能及时的对木耳进行处理,提高了木耳加工的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图1为木耳种植用加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木耳种植用加工设备中采收筒的俯视图。图3为木耳种植用加工设备中采收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木耳种植用加工设备中自动采收机构的侧视图。图5为木耳种植用加工设备中底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木耳种植用加工设备中烘干箱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壳,2-支撑架,3-外筒罩,4-罩盖,5-第一自动推臂,6-第二自动推臂,7-底托,8-第一电机,9-第一转轴,10-钻头,11-第二电机,12-第二转轴,13-圆盘,14-固定杆,15-转动杆,16-采收杆,17-采收刀片,18-固定架,19-第三电机,20-第三转轴,21-推板,22-底板,23-出料口,24-筛板,25-导料板,26-烘干箱,27-隔板,28-开口槽,29-手动拉板,30-密封板,31-出气孔,32-箱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1如图1、图2和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木耳种植用加工设备,所述加工设备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的内部均匀分布有至少三个采收筒,所述外壳1底部固定有底板22,所述底板22上开设有出料口23,所述出料口23通过筛选机构与烘干箱26相连;所述采收筒的内部设有自动采收机构,所述底板22的上表面设有推料机构。该木耳种植用加工设备,自动化程度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耗费大量劳动力集中时间采收的问题,能提高采收效率,避免错过采收期造成经济损失,同时还能自动对采收后的木耳进行及时的烘干制成干品,避免木耳堆积造成腐坏等问题。在使用时,将木耳栽培料用的菌包依次放在采收筒中,启动自动采收机构对菌包表面的木耳采收下来,木耳落在底板22上,启动推料机构,推料机构将底板22上的木耳推到出料口23处,通过出料口23落入到筛选机构中,经过筛选机构对木耳进行分级,分级后的木耳落入烘干箱26中,即可在烘干箱26中进行烘干,能及时的对木耳进行处理,提高了木耳加工的效率。如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采收筒包括外筒罩3,所述外筒罩3底部的中心安装有底托7,所述底托7的下方设有第一电机8,所述第一电机8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一转轴9驱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9穿过所述底托7位于所述外筒罩3的内部,所述第一转轴9的顶部固定有钻头10;所述自动采收机构安装在所述外筒罩3的内壁上。具体的,所述外筒罩3通过支撑架2固定在所述外壳1的内部,所述第一电机8固定在固定架18上,所述固定架18安装在所述外壳1的内壁上。将八成熟的木耳菌包放置在底托7上的钻头10上进行固定,利用自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木耳种植用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设备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的内部均匀分布有至少三个采收筒,所述外壳(1)底部固定有底板(22),所述底板(22)上开设有出料口(23),所述出料口(23)通过筛选机构与烘干箱(26)相连;/n所述采收筒的内部设有自动采收机构,所述底板(22)的上表面设有推料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木耳种植用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设备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的内部均匀分布有至少三个采收筒,所述外壳(1)底部固定有底板(22),所述底板(22)上开设有出料口(23),所述出料口(23)通过筛选机构与烘干箱(26)相连;
所述采收筒的内部设有自动采收机构,所述底板(22)的上表面设有推料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耳种植用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收筒包括外筒罩(3),所述外筒罩(3)底部的中心安装有底托(7),所述底托(7)的下方设有第一电机(8),所述第一电机(8)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一转轴(9)驱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9)穿过所述底托(7)位于所述外筒罩(3)的内部,所述第一转轴(9)的顶部固定有钻头(10);
所述自动采收机构安装在所述外筒罩(3)的内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木耳种植用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罩(3)通过支撑架(2)固定在所述外壳(1)的内部,所述第一电机(8)固定在固定架(18)上,所述固定架(18)安装在所述外壳(1)的内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木耳种植用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罩(3)的一侧铰接有罩盖(4),所述罩盖(4)和外筒罩(3)之间通过第一自动推臂(5)和第二自动推臂(6)相连接,所述第一自动推臂(5)和第二自动推臂(6)铰接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木耳种植用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采收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外筒罩(3)顶部外侧壁上的第二电机(11),所述第二电机(11)的输出端通过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玉洗
申请(专利权)人:常玉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