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效自锁封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62514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1: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长效自锁封隔器,长效自锁封隔器包括中心管,中心管上设置有传压孔,中心管的外圆上还设置有凸台;上接头与下接头,分别连接于中心管的上下端;解封机构,解封机构的上部与上接头固定连接;锁紧机构,与解封机构的下部相连接;控制环,设置于解封机构与上接头之间;固定结构,其上端与锁紧机构的下端相连接,与中心管之间形成空腔,锁紧机构的下端部位于空腔内,空腔与传压孔相通;灌油坐封机构,其上部设置于空腔的下部,其下端部与固定结构固定连接;缸套,连接于灌油坐封机构的下端,缸套上设置有与灌油坐封机构相通的灌油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封隔器损坏不影响分注管柱密封性及封隔器可自动涨封,防止层间窜通。

Long term self-locking pack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长效自锁封隔器
本技术属于油田注水工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长效自锁封隔器。
技术介绍
扩张式封隔器是注水油田常见的分层工具之一,目前常用的扩张式封隔器一般是采用注水时配水器节流实现坐封,停注解封的方式。目前的封隔器使用中,存在以下问题:随着油藏精细划分的需求,层系划分越来越细,一口分注井通常需要多级封隔器配合,而一旦存在一级封隔器损坏,则整个分注管柱失效,需重新检换管柱,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同时在疏松砂岩油藏中应用时,在注水压力波动及停注时封隔器解封,易造成层间窜通,对不出砂地层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长效自锁封隔器,以解决目前一级封隔器损坏带来整个分注管柱,经济损失大;以及在疏松砂岩油藏中由于封隔器窜通,对不出砂地层造成污染等技术问题,以实现封隔器内压力与配套管柱内压系统相对独立,封隔器损坏不影响分注管柱密封性以及封隔器自动涨封,防止层间窜通的技术效果。本技术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长效自锁封隔器,包括中心管,所述中心管上设置有传压孔,所述中心管的外圆上还设置有凸台;上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长效自锁封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中心管,所述中心管上设置有传压孔,所述中心管的外圆上还设置有凸台;/n上接头,连接于所述中心管的上部;/n下接头,连接于所述中心管的下部;/n解封机构,所述解封机构的上部与所述上接头固定连接;/n锁紧机构,与所述解封机构的下部相连接,包括固定部件与活动部件;/n控制环,设置于所述解封机构与所述上接头之间;/n上挡碗,其上端与所述锁紧机构的固定部件相连接,所述上挡碗与所述中心管之间形成环形空间,所述传压孔与环形空间相通;所述锁紧机构的活动部件位于所述上挡碗与所述中心管形成的环形空间内,所述活动部件位于所述中心管的凸台上方,所述中心管的凸台的外侧与所述上挡...

【技术特征摘要】
1.长效自锁封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心管,所述中心管上设置有传压孔,所述中心管的外圆上还设置有凸台;
上接头,连接于所述中心管的上部;
下接头,连接于所述中心管的下部;
解封机构,所述解封机构的上部与所述上接头固定连接;
锁紧机构,与所述解封机构的下部相连接,包括固定部件与活动部件;
控制环,设置于所述解封机构与所述上接头之间;
上挡碗,其上端与所述锁紧机构的固定部件相连接,所述上挡碗与所述中心管之间形成环形空间,所述传压孔与环形空间相通;所述锁紧机构的活动部件位于所述上挡碗与所述中心管形成的环形空间内,所述活动部件位于所述中心管的凸台上方,所述中心管的凸台的外侧与所述上挡碗的内侧壁之间均留有缝隙;
灌油坐封机构,所述灌油坐封机构包括活动部件及固定部件,所述灌油坐封机构的活动部件设置于所述上挡碗与所述中心管之间形成环形空间内,所述灌油坐封机构的固定部件的上端部与所述上挡碗的下端固定连接;
下挡碗,与所述灌油坐封机构的固定部件的下端固定连接;
缸套,连接于所述下挡碗的下端,所述缸套上设置有灌油口,所述灌油口与灌油坐封机构相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效自锁封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解封机构包括,
解封套,其上端部与所述上接头固定连接,所述解封套与所述中心管形成环形空间,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德旭刘晋伟李永康张卫卫孙金峰郭慧梁秀红崔洪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