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汽车车窗玻璃升降的双导轨升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561924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1: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车窗玻璃升降的双导轨升降系统,包括导轨A、导轨B和钢丝绳,导轨A顶部、导轨B顶部、导轨A底部与导轨B底部均安装有支架,导轨A上安装有安装座板,安装座板上安装有绕线轮和电机,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绕线轮的绕线轮轴固定连接;支架上部左右分别为导轨连接区和导向轮安装区,支架下部具有车门板连接区,支架的导轨连接区通过连接凸起与导轨A或导轨B焊接固定,导向轮安装区通过导向轮转轴转动配合安装有导向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且新颖的双导轨升降系统,车窗玻璃升降性能更加稳定,结构更加牢固,提高了双导轨升降系统使用寿命,提高了车窗玻璃升降效率。

A double guide rail lifting system for window glass lif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汽车车窗玻璃升降的双导轨升降系统
本技术涉及汽车车窗玻璃升降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汽车车窗玻璃升降的双导轨升降系统。
技术介绍
汽车车窗玻璃主要依赖导轨及钢丝绳升降驱动,绕线轮装配在电机输出轴上,电机通电驱动绕线轮转动,绕线轮驱动钢丝绳升降运动,钢丝绳带动滑块在导轨中升降运动,进而滑块带动玻璃升降运动。现有汽车车窗玻璃升降系统一般采用单导轨和单滑块来驱动玻璃升降,这样玻璃升降过程中容易出现倾斜而导致玻璃升降受阻;也有汽车车窗玻璃升降系统采用双导轨的方式,两根导轨一般是采用冲压导轨,导轨是直接与车门板通过螺钉连接,导轨两端的导向轮也是直接与导轨连接固定,现有双导轨车窗玻璃升降系统结构较为简单,同时装配作业较为麻烦,结构往往存在较多不合理的因素,现有技术没有提供一种全面、合理的双导轨车窗玻璃升降系统,也就不能协同、稳定地完成车窗玻璃升降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且新颖的双导轨升降系统,车窗玻璃升降性能更加稳定,结构更加牢固,提高了双导轨升降系统使用寿命,提高了车窗玻璃升降效率。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汽车车窗玻璃升降的双导轨升降系统,包括导轨A、导轨B和钢丝绳,所述导轨A与导轨B相互平行设置,所述导轨A顶部与导轨B顶部均安装有支架,所述导轨A底部与导轨B底部均安装有支架,所述导轨A上安装有安装座板,所述安装座板上安装有绕线轮和电机,所述绕线轮中心具有内齿,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轴安装有与绕线轮的内齿相啮合的外齿;所述支架上部左右分别为导轨连接区和导向轮安装区,所述支架下部具有车门板连接区,所述导轨连接区上凸起设有若干个连接凸起,所述支架的导轨连接区通过连接凸起与导轨A或导轨B焊接固定,所述支架的导向轮安装区通过导向轮转轴转动配合安装有导向轮,所述支架的车门板连接区上具有螺纹连接孔柱;所述钢丝绳绕线于绕线轮上,所述钢丝绳依次绕过导轨A下部的支架的导向轮、导轨A上部的支架的导向轮、导轨B下部的支架的导向轮、导轨B上部的支架的导向轮;所述导轨A下部的导向轮与导轨A上部的导向轮之间的钢丝绳上固定安装有升降滑块,所述升降滑块上固定有玻璃托架;所述导轨B下部的导向轮与导轨B上部的导向轮之间的钢丝绳上固定安装有升降滑块,所述升降滑块上固定有玻璃托架。为了更好地实现本技术,所述导轨A为辊压导轨,所述导轨A具有与升降滑块相配合的滑槽A,所述滑槽A截面呈“U”字形形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导轨B为辊压导轨,所述导轨B具有与升降滑块相配合的滑槽B,所述滑槽B截面呈“U”字形形状。作为优选,所述支架的导向轮安装区开有导向轮轴孔,所述导向轮转轴一端具有导向轮限位环板,所述导向轮转轴另一端具有翻边铆接部,所述导向轮转轴的翻边铆接部穿过导向轮轴孔并翻边连接固定于支架另一侧,所述导向轮转动限位安装于导向轮限位环板与支架之间。作为优选,所述支架的导向轮安装区具有弧形翻边,所述弧形翻边中配合夹持安装有挡块。作为优选,所述支架的导向轮安装区顶部还开有缓冲凹槽,所述缓冲凹槽中配合安装有缓冲块,所述缓冲凹槽口部两侧分别具有防脱凸起,所述缓冲块端部对应防脱凸起开有防脱卡槽。作为优选,所述导轨A与安装座板之间通过若干个翻边铆连接固定。作为优选,所述导轨A与安装座板之间还通过自攻螺钉连接固定,所述导轨A上开有自攻钉螺孔,所述安装座板上固定有与自攻钉螺孔相对应的自攻钉螺孔柱,自攻螺钉穿过自攻钉螺孔安装于自攻钉螺孔柱中。作为优选,升降滑块上集成有橡胶限位下止块,导轨A的支架下端、导轨B的支架下端分别具有下止档面,升降滑块运动到下止点时,导轨A的支架下端的下止档面起到对位于导轨A上的升降滑块的下止档作用,导轨B的支架下端的下止档面起到对位于导轨B上的升降滑块的下止档作用。本技术较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且新颖的双导轨升降系统,车窗玻璃升降性能更加稳定,结构更加牢固,提高了双导轨升降系统使用寿命,提高了车窗玻璃升降效率。(2)本技术的支架采用创新结构,支架分割成导轨连接区、导向轮安装区和车门板连接区,其中导轨连接区与导向轮安装区形成高低台阶面,可以保证支架的导轨连接区与导轨A或导轨B连接位置更为准确;安装定位也非常方便,支架的导轨连接区与导轨A或导轨B之间通过连接凸起实现焊接固定,连接时,对三个连接凸起通入大电流让其融化以实现支架与导轨A或导轨B快速焊接在一起,连接操作更加方便。(3)本技术的导轨采用辊压方式制作的导轨,其导轨的弧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可以适合不同形状的升降滑块,也能跟升降滑块进行匹配安装,可以有效防止升降滑块脱离导轨的缺陷。(4)本技术的支架具有弧形翻边,挡块与支架弧形翻边装配,钢丝绳套管处于绷紧状态,将挡块压在支架上,从而起到固定的作用。(5)本技术在支架上卡接安装有缓冲块,缓冲块不易脱离,同时起到缓冲作用。(6)本技术的安装座板与导轨A之间采用翻边铆和自攻钉相结合的方式相互固定,其结构更加牢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背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导轨A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导轨A与安装座板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导轨A的截面示意图;图6为支架未安装导向轮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支架安装好导向轮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缓冲块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导向轮与支架之间配合安装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中的附图标记所对应的名称为:1-导轨A,11-滑槽A,12-自攻钉螺孔,13-翻边铆孔A,2-导轨B,21-滑槽B,3-支架,31-导轨连接区,311-连接凸起,32-导向轮安装区,321-导向轮轴孔,322-缓冲凹槽,323-防脱凸起,324-弧形翻边,325-挡块,33-车门板连接区,4-安装座板,41-自攻钉螺孔柱,42-翻边铆孔B,5-电机,6-导向轮,7-钢丝绳,71-上钢丝绳,72-中钢丝绳,73-下钢丝绳,8-升降滑块,9-缓冲块,10-导向轮转轴,14-绕线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实施例如图1~图9所示,一种用于汽车车窗玻璃升降的双导轨升降系统,包括导轨A1、导轨B2和钢丝绳7,所述钢丝绳7包括上钢丝绳71、中钢丝绳72和下钢丝绳73,导轨A1与导轨B2相互平行设置,导轨A1顶部与导轨B2顶部均安装有支架3,导轨A1底部与导轨B2底部均安装有支架3,导轨A1上安装有安装座板4,安装座板4上安装有绕线轮14和电机5,绕线轮14中心具有内齿,所述电机5的动力输出轴安装有与绕线轮14的内齿相啮合的外齿,这样电机5驱动动力输出轴上的外齿转动,外齿驱动绕线轮14的内齿转动,内齿带动绕线轮14转动,从而实现电机5驱动绕线轮14转动的目的。支架3上部左右分别为导轨连接区31和导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汽车车窗玻璃升降的双导轨升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导轨A(1)、导轨B(2)和钢丝绳(7),所述导轨A(1)与导轨B(2)相互平行设置,所述导轨A(1)顶部与导轨B(2)顶部均安装有支架(3),所述导轨A(1)底部与导轨B(2)底部均安装有支架(3),所述导轨A(1)上安装有安装座板(4),所述安装座板(4)上安装有绕线轮(14)和电机(5),所述绕线轮(14)中心具有内齿,所述电机(5)的动力输出轴安装有与绕线轮(14)的内齿相啮合的外齿;所述支架(3)上部左右分别为导轨连接区(31)和导向轮安装区(32),所述支架(3)下部具有车门板连接区(33),所述导轨连接区(31)上凸起设有若干个连接凸起(311),所述支架(3)的导轨连接区(31)通过连接凸起(311)与导轨A(1)或导轨B(2)焊接固定,所述支架(3)的导向轮安装区(32)通过导向轮转轴(10)转动配合安装有导向轮(6),所述支架(3)的车门板连接区(33)上具有螺纹连接孔柱;所述钢丝绳(7)绕线于绕线轮(14)上,所述钢丝绳(7)依次绕过导轨A(1)下部的支架(3)的导向轮(6)、导轨A(1)上部的支架(3)的导向轮(6)、导轨B(2)下部的支架(3)的导向轮(6)、导轨B(2)上部的支架(3)的导向轮(6);所述导轨A(1)下部的导向轮(6)与导轨A(1)上部的导向轮(6)之间的钢丝绳(7)上固定安装有升降滑块(8),所述升降滑块(8)上固定有玻璃托架;所述导轨B(2)下部的导向轮(6)与导轨B(2)上部的导向轮(6)之间的钢丝绳(7)上固定安装有升降滑块(8),所述升降滑块(8)上固定有玻璃托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汽车车窗玻璃升降的双导轨升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导轨A(1)、导轨B(2)和钢丝绳(7),所述导轨A(1)与导轨B(2)相互平行设置,所述导轨A(1)顶部与导轨B(2)顶部均安装有支架(3),所述导轨A(1)底部与导轨B(2)底部均安装有支架(3),所述导轨A(1)上安装有安装座板(4),所述安装座板(4)上安装有绕线轮(14)和电机(5),所述绕线轮(14)中心具有内齿,所述电机(5)的动力输出轴安装有与绕线轮(14)的内齿相啮合的外齿;所述支架(3)上部左右分别为导轨连接区(31)和导向轮安装区(32),所述支架(3)下部具有车门板连接区(33),所述导轨连接区(31)上凸起设有若干个连接凸起(311),所述支架(3)的导轨连接区(31)通过连接凸起(311)与导轨A(1)或导轨B(2)焊接固定,所述支架(3)的导向轮安装区(32)通过导向轮转轴(10)转动配合安装有导向轮(6),所述支架(3)的车门板连接区(33)上具有螺纹连接孔柱;所述钢丝绳(7)绕线于绕线轮(14)上,所述钢丝绳(7)依次绕过导轨A(1)下部的支架(3)的导向轮(6)、导轨A(1)上部的支架(3)的导向轮(6)、导轨B(2)下部的支架(3)的导向轮(6)、导轨B(2)上部的支架(3)的导向轮(6);所述导轨A(1)下部的导向轮(6)与导轨A(1)上部的导向轮(6)之间的钢丝绳(7)上固定安装有升降滑块(8),所述升降滑块(8)上固定有玻璃托架;所述导轨B(2)下部的导向轮(6)与导轨B(2)上部的导向轮(6)之间的钢丝绳(7)上固定安装有升降滑块(8),所述升降滑块(8)上固定有玻璃托架。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车窗玻璃升降的双导轨升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A(1)为辊压导轨,所述导轨A(1)具有与升降滑块(8)相配合的滑槽A(11),所述滑槽A(11)截面呈“U”字形形状。


3.按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剑李贤龙黄伟吴昶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博泽汽车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