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蜍单体采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5979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1:22
一种蟾蜍单体采衣装置,属于蟾蜍养殖技术领域。包括箱体,其构成有蟾蜍蜕衣腔和蟾衣收取腔,在蟾蜍蜕衣腔与蟾衣收取腔的上部之间设腔隔板,蟾蜍蜕衣腔的左腔壁的中部有蟾蜍第一踩踏板,腔隔板的长度方向的下部延伸有蟾蜍第二踩踏,蟾蜍第一踩踏板的右侧与蟾蜍第二踩踏板左侧之间的空间为蟾衣滑落导向间隙;蟾蜍蜕衣腔腔口盖板,设在蟾蜍蜕衣腔的蟾蜍蜕衣腔腔口上;蟾衣收取腔腔口盖板,设在蟾衣收取腔的蟾衣收取腔腔口上。能对有待于蜕衣的蟾蜍有效管制,避免逃逸;避免蟾衣被蟾蜍踩碎,杜绝被蟾蜍吞食,确保蟾衣的完整性;方便收取蟾衣;保障理想的蜕衣效果。

Toad single body clothing collec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蟾蜍单体采衣装置
本技术属于蟾蜍养殖
,具体涉及一种蟾蜍单体采衣装置。
技术介绍
前述的蟾蜍单体采衣装置即为蟾蜍蜕衣收集装置,由于蟾蜍蜕下的壳通常称之为蟾衣,因而前述蟾蜍单体采衣装置即为蟾蜍蟾衣收集装置。蟾衣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例如具有消热解毒、消肿止痛、利水消肿、抗辐射和预防治疗癌症,等等。正是由于蟾衣具有并非限于前述例举的药用价值,因而近年来养殖单位不断增加以及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但是由于蟾蜍具有吞咬其蟾衣的习性,因而给收集蟾衣带来一定的难度。另外,被踩碎的蟾衣与完整无损的蟾之间存在悬殊的药用收购差异。技术专利CN208708509U推荐有“一种蟾蜍蜕衣分离器”,该专利是在蜕衣分离器本体的下部螺纹配接一蟾衣收集器,该专利方案能体现在其说明书第0010段记载的技术效果,但是存在以下缺憾:其一,由于蜕衣分离器本体的顶部的蟾蜍投放口是敞口的,因而存在从蟾蜍投放口逃逸之虞,尽管将蜕衣分离器本体的内壁设计成具有抗爬效应的抗爬部;其二,在蜕衣尤其是在蜕衣结束后蟾蜍的腿有可能伸入蟾衣收集器而损及蟾衣;其三,由于蜕衣分离器本体的形状有失合理,因而在使用状态下无法竖直放置,需要依赖其它器材挟持,从而给使用造成不便。鉴于前述,有必要合理改进,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对蟾蜍有效管制而得以防止逃逸、有利于防止蟾蜍踩及蟾衣而得以保障蟾衣的完整性、有益于凭借自身结构可靠放置以及方便收取蟾衣而体现使用中的便利性和有便于营造符合蟾蜍习性的蜕衣环境而得以保障理想的蜕衣效果的蟾蜍单体采衣装置。本技术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蟾蜍单体采衣装置,包括一箱体,该箱体构成有一蟾蜍蜕衣腔和一蟾衣收取腔,在蟾蜍蜕衣腔与蟾衣收取腔的上部之间设置有一腔隔板,并且在蟾蜍蜕衣腔的左腔壁的高度方向的中部固定有一蟾蜍第一踩踏板Ⅰ,该蟾蜍第一踩踏板Ⅰ以左侧高而右侧低的状态向下倾斜,在腔隔板的长度方向的下部延伸有一蟾蜍第二踩踏板Ⅱ,该蟾蜍第二踩踏板Ⅱ以右侧高而左侧低的状态朝着所述蟾蜍第一踩踏板Ⅰ的右侧倾斜,蟾蜍第一踩踏板Ⅰ的右侧与蟾蜍第二踩踏板Ⅱ左侧之间的空间构成为蟾衣滑落导向间隙,该蟾衣滑落导向间隙与所述蟾衣收取腔相通;一蟾蜍蜕衣腔腔口盖板,该蟾蜍蜕衣腔腔口盖板配设在蟾蜍蜕衣腔的蟾蜍蜕衣腔腔口上;一蟾衣收取腔腔口盖板,该蟾衣收取腔腔口盖板配设在蟾衣收取腔的蟾衣收取腔腔口上。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对应于所述蟾蜍蜕衣腔腔口的上部并且围绕蟾蜍蜕衣腔腔口的四周构成有蟾蜍蜕衣腔腔口盖板支承框,而在对应于所述蟾衣收取腔腔口的上部并且围绕蟾衣收取腔腔口的四周构成有一蟾衣收取腔腔口盖板支承框,所述蟾蜍蜕衣腔腔口盖板支承在所述蟾蜍蜕衣腔腔口盖板支承框上,而所述蟾衣收取腔腔口盖板支承在蟾衣收取腔腔口盖板支承框上;在所述箱体的前侧、后侧、左侧或右侧下部设置有一排水孔,在该排水孔上配设有一排水管,在该排水管上配设有一排水启闭阀。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箱体上并且在对应于蟾蜍蜕衣腔腔口盖板支承框的右侧上方的位置构成有一蟾蜍蜕衣腔腔口盖板挡边,该蟾蜍蜕衣腔腔口盖板挡边与蟾蜍蜕衣腔腔口盖板支承框之间的空间构成为盖板插槽,所述蟾蜍蜕衣腔腔口盖板的左端与该盖板插槽插拔配合;自所述箱体的上沿至所述蟾蜍蜕衣腔腔口盖板支承框之间的空间构成为蟾衣收取腔盖板配合腔,所述蟾衣收取腔腔口盖板与该蟾衣收取腔盖板配合腔相配合。在本技术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蟾蜍蜕衣腔腔口盖板朝向上的一侧构成有一盖板提手,而在所述蟾衣收取腔腔口盖板朝向上的一侧构成有一盖板扣手。在本技术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箱体、蟾蜍蜕衣腔腔口盖板以及蟾衣收取腔腔口盖板由非透明材料制成。在本技术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非透明材料为非透明塑料或非透明有机玻璃。在本技术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蟾蜍第一踩踏板Ⅰ的左侧与所述蟾蜍蜕衣腔的左腔壁之间构成有一第一夹角;所述蟾蜍第二踩踏板Ⅱ的右侧与所述腔隔板的壁体之间构成有一第二夹角;所述蟾衣滑落导向间隙的宽度为1.5-2cm。在本技术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夹角的度数为40-50°;所述第二夹角的度数为40-50°。在本技术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蟾蜍第一踩踏板Ⅰ与所述蟾蜍第二踩踏板Ⅱ彼此形成横截面形状呈倒八字形的关系。在本技术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蟾蜍第一踩踏板Ⅰ以及蟾蜍第二踩踏板Ⅱ的表面是光滑的并由塑料或者有机玻璃制作。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之一,由于配设有蟾蜍蜕衣腔腔口盖板,因而能对有待于蜕衣的蟾蜍有效管制,避免逃逸;之二,由于对箱体分隔为蟾蜍蜕衣腔和一蟾衣收取腔,又由于在蟾蜍蜕衣腔的左腔壁上设置了向右且向下倾斜的蟾蜍第一踩踏板Ⅰ,又由于在腔隔板的下部设置了向左且向下倾斜的蟾蜍第二踩踏板Ⅱ,还由于在蟾蜍第一踩踏板Ⅰ与蟾蜍第二踩踏板Ⅱ的下方之间构成有蟾衣滑落导向间隙,因而蟾蜍蜕下的蟾衣能从蟾衣滑落导向间隙凭借自重力滑落至箱体的底部并可由蟾衣收取腔收取,既可避免蟾衣被蟾蜍踩碎,又能杜绝被蟾蜍吞食,确保蟾衣的完整性;之三,由于隔设有与蟾蜍蜕衣腔的底部相通的蟾衣收取腔,因而能方便收取蟾衣而体现使用中的便利性;之四,由于箱体、蟾蜍蜕衣腔腔口盖板以及蟾衣收取腔腔口盖板采用了非透明材料,因而有便于营造符合蟾蜍在黑暗环境中蜕衣的条件,保障理想的蜕衣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结构图。图2为图1的剖视图暨应用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技术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范畴。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称方位性的概念都是以图1和图2所处的位置状态为基准的,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请参见图1和图2,示出了一箱体1,该箱体1构成有一蟾蜍蜕衣腔11和一蟾衣收取腔12,在蟾蜍蜕衣腔11与蟾衣收取腔12的上部之间设置有一腔隔板13,并且在蟾蜍蜕衣腔11的左腔壁的高度方向的中部固定有一蟾蜍第一踩踏板Ⅰ111,该蟾蜍第一踩踏板Ⅰ111以左侧高而右侧低的状态向下倾斜,在腔隔板13的长度方向的下部延伸有一蟾蜍第二踩踏板Ⅱ131,该蟾蜍第二踩踏板Ⅱ131以右侧高而左侧低的状态朝着前述蟾蜍第一踩踏板Ⅰ111的右侧倾斜,蟾蜍第一踩踏板Ⅰ111的右侧与蟾蜍第二踩踏板Ⅱ131左侧之间的空间构成为蟾衣滑落导向间隙14,该蟾衣滑落导向间隙14与前述蟾衣收取腔12相通;示出了一蟾蜍蜕衣腔腔口盖板2,该蟾蜍蜕衣腔腔口盖板2配设在蟾蜍蜕衣腔11的蟾蜍蜕衣腔腔口112上;示出了一蟾衣收取腔腔口盖板3,该蟾衣收取腔腔口盖板3配设在蟾衣收取腔12的蟾衣收取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蟾蜍单体采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箱体(1),该箱体(1)构成有一蟾蜍蜕衣腔(11)和一蟾衣收取腔(12),在蟾蜍蜕衣腔(11)与蟾衣收取腔(12)的上部之间设置有一腔隔板(13),并且在蟾蜍蜕衣腔(11)的左腔壁的高度方向的中部固定有一蟾蜍第一踩踏板Ⅰ(111),该蟾蜍第一踩踏板Ⅰ(111)以左侧高而右侧低的状态向下倾斜,在腔隔板(13)的长度方向的下部延伸有一蟾蜍第二踩踏板Ⅱ(131),该蟾蜍第二踩踏板Ⅱ(131)以右侧高而左侧低的状态朝着所述蟾蜍第一踩踏板Ⅰ(111)的右侧倾斜,蟾蜍第一踩踏板Ⅰ(111)的右侧与蟾蜍第二踩踏板Ⅱ(131)左侧之间的空间构成为蟾衣滑落导向间隙(14),该蟾衣滑落导向间隙(14)与所述蟾衣收取腔(12)相通;一蟾蜍蜕衣腔腔口盖板(2),该蟾蜍蜕衣腔腔口盖板(2)配设在蟾蜍蜕衣腔(11)的蟾蜍蜕衣腔腔口(112)上;一蟾衣收取腔腔口盖板(3),该蟾衣收取腔腔口盖板(3)配设在蟾衣收取腔(12)的蟾衣收取腔腔口(121)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蟾蜍单体采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箱体(1),该箱体(1)构成有一蟾蜍蜕衣腔(11)和一蟾衣收取腔(12),在蟾蜍蜕衣腔(11)与蟾衣收取腔(12)的上部之间设置有一腔隔板(13),并且在蟾蜍蜕衣腔(11)的左腔壁的高度方向的中部固定有一蟾蜍第一踩踏板Ⅰ(111),该蟾蜍第一踩踏板Ⅰ(111)以左侧高而右侧低的状态向下倾斜,在腔隔板(13)的长度方向的下部延伸有一蟾蜍第二踩踏板Ⅱ(131),该蟾蜍第二踩踏板Ⅱ(131)以右侧高而左侧低的状态朝着所述蟾蜍第一踩踏板Ⅰ(111)的右侧倾斜,蟾蜍第一踩踏板Ⅰ(111)的右侧与蟾蜍第二踩踏板Ⅱ(131)左侧之间的空间构成为蟾衣滑落导向间隙(14),该蟾衣滑落导向间隙(14)与所述蟾衣收取腔(12)相通;一蟾蜍蜕衣腔腔口盖板(2),该蟾蜍蜕衣腔腔口盖板(2)配设在蟾蜍蜕衣腔(11)的蟾蜍蜕衣腔腔口(112)上;一蟾衣收取腔腔口盖板(3),该蟾衣收取腔腔口盖板(3)配设在蟾衣收取腔(12)的蟾衣收取腔腔口(12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蟾蜍单体采衣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对应于所述蟾蜍蜕衣腔腔口(112)的上部并且围绕蟾蜍蜕衣腔腔口(112)的四周构成有蟾蜍蜕衣腔腔口盖板支承框(1121),而在对应于所述蟾衣收取腔腔口(121)的上部并且围绕蟾衣收取腔腔口(121)的四周构成有一蟾衣收取腔腔口盖板支承框(1211),所述蟾蜍蜕衣腔腔口盖板(2)支承在所述蟾蜍蜕衣腔腔口盖板支承框(1121)上,而所述蟾衣收取腔腔口盖板(3)支承在蟾衣收取腔腔口盖板支承框(1211)上;在所述箱体(1)的前侧、后侧、左侧或右侧下部设置有一排水孔(15),在该排水孔(15)上配设有一排水管(151),在该排水管(151)上配设有一排水启闭阀(15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蟾蜍单体采衣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箱体(1)上并且在对应于蟾蜍蜕衣腔腔口盖板支承框(1121)的右侧上方的位置构成有一蟾蜍蜕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龙陈志祥马可刘凤君徐建荣韩晓磊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稻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