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泵控制器的散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54445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2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泵控制器的散热结构,涉及散热技术,用于解决泵控制器散热差的问题,包括用于搭载电路板的承载基板、一体设置于承载基板上的散热翅片、用于罩住承载基板的控制盒、散热风扇、用于将风扇产生的气流导向散热翅片的导风罩,散热翅片之间相互平行且与承载基板等长,相邻散热翅片之间相隔形成散热空间,散热翅片的表面上开设有散热凹槽,散热凹槽使散热翅片的截面呈锯齿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承载板能够将电路板上产生的热量传导给散热翅片,再借由散热翅片发散到空气中,并且散热翅片上的散热凹槽能够增加散热翅片的表面积,提高自身散热效果,以减小电路板上热量的聚集,从而达到降低电路板烧毁概率的目的。

A cooling structure of pump control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泵控制器的散热结构
本技术涉及散热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泵控制器的散热结构。
技术介绍
流体在需要进行输送时一般借助泵进行运送,泵在运作过程中通常又需要借助电机等部件来促使其内部的叶片旋转,而电机的转速则影响着流体的运送速度,因此泵体上通常带有控制电机转速的控制器。控制器在通电的过程中会产生热量,并且出于安全考虑,为了防止泵体输送过程中带起的液体溅到控制器上造成故障,都会将控制器的电路板包入盒体内,这就导致电路板上所产生的热量难以散发,长时间运作的过程中很容易导致电路板烧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泵控制机器的散热结构,能够对控制器电路板进行散热,减少电路板上热量的聚集,从而达到降低控制器烧毁可能性的目的。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泵控制器的散热结构,包括安装于泵体上且用于搭载电路板的承载基板、一体设置于承载基板上的散热翅片、设置于泵体上且用于罩住承载基板的控制盒、安装于电机输出轴上的散热风扇、设置于泵体上且用于将风扇产生的气流导向散热翅片的导风罩,所述散热翅片之间相互平行且与承载基板等长,相邻散热翅片之间相隔形成供风通过的散热空间,所述散热翅片的表面上开设有用以增加其表面积的散热凹槽,所述散热凹槽使散热翅片的截面呈锯齿状。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散热基板用于承载电路板,控制盒用于对电路板起保护作用,电路板通电时,会将热量传导给承载基板,承载基板再将热量传导给散热翅片,而散热风扇转动时产生的气流会在导风罩的引导下朝向散热空间流入,对散热翅片进行散热;由于有散热凹槽的存在,其能够增加散热翅片的表面积,这样散热翅片能够更好地与空气进行热交换,使得散热基板能够更好地对电路板进行散热,减少电路板上热量的聚集,从而达到降低控制器烧毁可能性的目的。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散热翅片在分布的过程中预留有电容位,所述承载基板上开设有与电容位相通的电容孔。一般情况下而言,电路板上产热较多的有控制芯片、电阻和电容,控制芯片和电阻的厚度通常较小,而电容厚度较大,这样在安装电路板时电容会影响电路板与承载基板之间的接触,进而造成两者之间导热效率降低,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设置电容孔后,使得电路板安装时电容能够直接穿过承载基板,这样能够让控制芯片和电阻更好地与承载基板产生接触,进而提高电路板的散热效率,同时电容能够直接与散热风扇产生的气流进行接触,让热量更好地被风力带走,减少控制盒内的产热量,从而达到进一步降低控制器烧毁可能性的目的。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散热翅片在承载基板上沿从左到右排列的过程中其高度先减小后增大,所有散热翅片背对散热基板一侧的表面彼此相连之后形成一个圆弧面,且该圆弧面的直径与泵体外表面的直径相等。由于泵体的表面通常为圆弧面,如果散热翅片的长度都一样的话,那么承载基板和泵体之间的空间就会有所浪费,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将散热翅片设置成弧形过度后,使得散热翅片的长度能够根据承载基板和泵体之间的距离而产生变化,使散热翅片在不影响承载基板安装的前提之下具备更大的散热表面积,从而达到提高散热翅片散热效果的目的。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风罩背对泵体一侧的表面上开设有进风孔,所述进风孔以导风罩上相互交叉的分隔线为分界进行分组,所述导风罩的内侧壁上一体设置有导风翅片,所述导风翅片之间相隔形成有用于供风流通的流道,且流道的开口朝向散热翅片之间所形成的散热空间。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气流从进风孔被吸入导风罩内后,由于有导风翅片的约束,气流与导风翅片相接触后会沿着导风翅片的表面向着流道的开口输送,让散热风扇产生的气流能够更多地流向散热空间,从而达到提高散热效率的目的。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盒朝向承载基板一侧的表面上开设有用于供承载基板嵌入的阶梯槽,所述控制盒上开设有与阶梯槽相通的连接孔,所述承载基板位于阶梯槽内的部位对应开设有与连接孔相配合的螺纹孔,所述控制盒与承载基板之间通过螺丝进行固定,且在控制盒与承载基板之间设置有密封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阶梯槽能够供承载基板嵌入,密封组件用于增强控制盒与承载基板之间的密封性,并且阶梯槽的存在能够使控制盒更好地对承载基板进行包裹,这样随着散热风扇吹进散热空间内的水汽就难以进入控制盒内对电路板造成侵蚀,从而达到更进一步降低控制器故障率的目的。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密封组件包括放置于阶梯槽内的密封胶垫,所述密封胶垫上开设有用于供螺丝穿过的穿栓孔,且控制盒与承载基板对密封胶垫形成挤压。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密封胶垫受挤压之后能够产生变形,将承载基板与控制盒之间的间隙填补,从而达到阻挡水汽进入控制盒内的目的。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承载板和泵体之间还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固定于承载基板上且位于散热翅片两侧的连接片、固定于泵体上且用于与连接片配合的搭扣片,所述搭扣片之间形成有用于供承载基板装入的安装空间,所述连接片与搭扣片之间通过螺栓进行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控制盒与承载基板之间的配合主要对电路板其保护作用,而连接片与搭扣片之间的配合则主要让控制器能够固定于泵体上,从而使控制器能够与泵体形成连接。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搭扣片和连接片之间设置有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固定于搭扣片上的定位块、开设于连接片上的定位槽口,所述连接片装入安装空间时,定位块嵌入定位槽口内。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定位块与定位槽形成配合时,定位块会挡住连接片,限制承载基板沿泵体轴向上的运动,同时泵体上的两个搭扣片又会限制承载基板沿泵体周向上的位移,因此承载基板在装入安装空间后,能够快速进行定位,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拧螺丝,从而达到方便拆装的目的。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承载板能够将电路板上产生的热量传导给散热翅片,再借由散热翅片发散到空气中,并且散热翅片上的散热凹槽能够增加散热翅片的表面积,提高自身散热效果,以减小电路板上热量的聚集,从而达到降低电路板烧毁概率的目的;2.根据泵体表面形状进行长度变化的散热翅片能够更充分地利用承载基板与泵体之间的空间,提高自身的散热面积利用率,从而达到更好地散热效果;3.导风罩能够与散热风扇形成配合,将其产生的气流尽可能多地引向散热翅片,使得散热翅片能够更好地与外部空气进行热量交换,从而达到提高风能利用率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散热结构的爆炸示意图;图2是图1中位于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本实施例的整体装配示意图。图中:1、泵体;2、承载基板;21、电容孔;3、散热翅片;31、散热凹槽;32、散热空间;4、控制盒;41、阶梯槽;42、连接孔;5、散热风扇;6、导风罩;61、进风孔;62、分隔线;63、导风翅片;64、流道;7、电容位;8、连接组件;81、连接片;82、搭扣片;83、安装空间;9、定位组件;91、定位块;92、定位槽;10、密封胶垫;101、穿栓孔;11、螺纹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泵控制器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于泵体(1)上且用于搭载电路板的承载基板(2)、一体设置于承载基板(2)上的散热翅片(3)、设置于泵体(1)上且用于罩住承载基板(2)的控制盒(4)、安装于电机输出轴上的散热风扇(5)、设置于泵体(1)上且用于将风扇产生的气流导向散热翅片(3)的导风罩(6),所述散热翅片(3)之间相互平行且与承载基板(2)等长,相邻散热翅片(3)之间相隔形成供风通过的散热空间(32),所述散热翅片(3)的表面上开设有用以增加其表面积的散热凹槽(31),所述散热凹槽(31)使散热翅片(3)的截面呈锯齿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泵控制器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于泵体(1)上且用于搭载电路板的承载基板(2)、一体设置于承载基板(2)上的散热翅片(3)、设置于泵体(1)上且用于罩住承载基板(2)的控制盒(4)、安装于电机输出轴上的散热风扇(5)、设置于泵体(1)上且用于将风扇产生的气流导向散热翅片(3)的导风罩(6),所述散热翅片(3)之间相互平行且与承载基板(2)等长,相邻散热翅片(3)之间相隔形成供风通过的散热空间(32),所述散热翅片(3)的表面上开设有用以增加其表面积的散热凹槽(31),所述散热凹槽(31)使散热翅片(3)的截面呈锯齿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泵控制器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翅片(3)在分布的过程中预留有电容位(7),所述承载基板(2)上开设有与电容位(7)相通的电容孔(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泵控制器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翅片(3)在承载基板(2)上沿从左到右排列的过程中其高度先减小后增大,所有散热翅片(3)背对散热基板一侧的表面彼此相连之后形成一个圆弧面,且该圆弧面的直径与泵体(1)外表面的直径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泵控制器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罩(6)背对泵体(1)一侧的表面上开设有进风孔(61),所述进风孔(61)以导风罩(6)上相互交叉的分隔线(62)为分界进行分组,所述导风罩(6)的内侧壁上一体设置有导风翅片(63),所述导风翅片(63)之间相隔形成有用于供风流通的流道(64),且流道(64)的开口朝向散热翅片(3)之间所形成的散热空间(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作金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市艾赛康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