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感光控制车灯电路
本技术涉及一种感光控制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感光控制车灯电路,通过光敏电阻LDR1感光调节,自激多谐振荡单元输出方波触发信号调节照明大小,不仅可以感光控制车灯电路照明,而且可以外界光照自动调整照明亮度,扩大了照明车灯的使用范围,并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介绍
车灯是车的眼界,能让驾驶员在夜间行驶时大大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人身安全。在夜间行车时,车灯可以降低视野盲区,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创建一个轻松和谐的行车环境。目前市面上大多数的车灯需要驾驶员手动打开,根据路况选择远光灯或者近光灯。这种普通车灯不能自主根据外界光照环境来开关,也不能进行调节光照亮度,在对面有来车时,双方车灯的光线汇聚反而容易出现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感光控制车灯电路,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感光控制车灯电路,包括感光控制单元、自激多谐振荡单元和高压输出单元;感光控制单元的输出端与自激多谐振荡单元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感光控制车灯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感光控制单元、自激多谐振荡单元和高压输出单元;/n感光控制单元的输出端与自激多谐振荡单元的输入端连接,自激多谐振荡单元的输出端与高压输出单元的输入端连接;/n感光控制单元,包括电容C1、光敏电阻LDR1、电位器RV1、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三极管Q1、三极管Q2和三极管Q3;/n所述电容C1的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光敏电阻LDR1的一端、所述电阻R1的一端连接,所述光敏电阻LDR1的另一端与所述电位器RV1的第1引脚连接,所述电位器RV1的第2引脚分别与所述电位器RV1的第3引脚、所述三极管Q1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感光控制车灯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感光控制单元、自激多谐振荡单元和高压输出单元;
感光控制单元的输出端与自激多谐振荡单元的输入端连接,自激多谐振荡单元的输出端与高压输出单元的输入端连接;
感光控制单元,包括电容C1、光敏电阻LDR1、电位器RV1、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三极管Q1、三极管Q2和三极管Q3;
所述电容C1的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光敏电阻LDR1的一端、所述电阻R1的一端连接,所述光敏电阻LDR1的另一端与所述电位器RV1的第1引脚连接,所述电位器RV1的第2引脚分别与所述电位器RV1的第3引脚、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2的一端和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所述电阻R3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4的一端、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均接地;
自激多谐振荡单元,包括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电容C2、电容C3、电容C4、三极管Q4、三极管Q5、三极管Q6和三极管Q7;
所述电阻R5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8的一端、所述三极管Q5的集电极、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所述光敏电阻LDR1的一端和所述电阻R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所述电容C2的一端、所述电阻R7的一端和所述电阻R6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所述三极管Q6的发射极、所述三极管Q7的发射极、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和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所述三极管Q5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5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电阻R9的一端、所述电阻R10的一端、所述电阻R11的一端和所述电阻R1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三极管Q6的集电极、所述电容C3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所述三极管Q7的基极连接,所述电阻R11的另一端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桂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尚孚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