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流式过冷冷凝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5295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多流式过冷冷凝器,其包括:一对集管、多个将该对集管相连的平的传热管以及与传热管交替设置的波纹翅片。冷凝器包括一制冷剂冷凝芯件部分和一过冷冷却芯件部分。冷凝器的其中一个集管的下部用作收集液态制冷剂的液体灌,以便将液体制冷剂输送到过冷冷却芯件部分,该下部还具有干燥剂。一插塞机构设置到包括集管的干燥剂的端部,在该插塞机构中插塞件可任意地固定或拆卸,由此可以更换所述干燥剂。(*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空调设备中的冷凝器的多流式过冷冷凝器。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其集管含有干燥剂的多流式过冷冷凝器。
技术介绍
多流式过冷冷凝器通常用在车辆空调器中。具体来讲,所称的过冷冷凝器通常有一个叫做过冷冷却部分的热交换部分,该热交换部分对液化了的制冷剂进一步冷却。经液化的制冷剂在流入过冷冷却部分以前必须在某一部位收集。在过冷以前收集液化制冷剂的容器叫做液体罐。在日本专利公开出版物特开平10-122705、特开平9-170854和特开平9-170853中,将液体罐设置在冷凝器的集管附近。这种传统结构的不足之处在于冷凝器和液体罐彼此分开,由于制冷回路在车辆中占用体积的限制,所以它们的尺寸受到限制。在冷凝器中已经液化了的制冷剂然后通过一个含有干燥剂的干燥装置,以便将水除去。如日本专利特开平3-241273和特开平9-48232中所述的那样,干燥装置容器本身通常也是与冷凝器分开设置的容器。所以传统结构的缺陷也是因车辆中所占空间的体积引起的。在日本专利特开平9-53867、特开平8-219590和特开平9-33139公开的结构中,将干燥装置的干燥剂装在液体罐中,以便节省空间。但是,即使在这些结构中,由于液体罐压住整个热交换芯件,所以,需要解决的仍然是空间问题。此外,对于干燥剂来讲,因为其质量随时间变化或退化,所以要经常维护或更换干燥剂。所以,长期以来一直想设计一种多流式过冷冷凝器,它既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又可以同时满足上述各种需要,并可以方便地维护干燥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有过冷冷却芯件的多流式过冷冷凝器。为此,本专利技术的多流式过冷冷凝器设计成具有一下部用作液体罐的集管。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干燥剂的多流式过冷冷凝器。为此,本专利技术的多流式过冷冷凝器设计成具有一包括干燥剂还可作为干燥装置容器的集管。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集管的一端装有插塞机构的多流式过冷冷凝器,该插塞机构可以方便地对干燥剂进行维护。为此,本专利技术的多流式过冷冷凝器公开了四种插塞机构。第一种插塞机构包括托架件和插塞件,托架件固定到集管端部并在其中设有阴螺纹,围绕插塞件设有阳螺纹。第二种插塞机构包括挡块件和插塞件,挡块件固定到集管端部并在内设有内部孔槽,插塞件设置有与所述内部孔槽接合的突起。第三种插塞机构包括一固定到集管端部的挡块件和一U形止动件以及一插塞件,该挡块件包括一对在径向相对位置上的缝口,U型止动件与两个缝口接合,围绕插塞件设有环形槽。第四种插塞机构包括法兰件和插塞件,法兰件固定到集管端部并具有与其两侧相连的阴螺纹,可以用螺栓将插塞件固定到法兰件上。结合附图对下面的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以后将会更加清楚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多流式过冷冷凝器的正视图;图2是图1的左集管的纵截面图;图3是靠近图2隔板的干燥剂容器结构的部分放大图;图4是靠近图2隔板的干燥剂容器的另一结构的部分放大图;图5是图2的干燥剂容器的透视图;图6是图1的左集管的纵截面图,该左集管包括干燥剂容器的另一个实例;图7是图6的轴向剖视图;图8是图1的左集管的纵截面图,该左集管包括干燥剂的另一个实例;图9是图8的干燥剂的透视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多流式过冷冷凝器的正视图;图11是图10的左集管的纵截面图;图12是用在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中的插塞件的透视图; 图13是用在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中的挡块件的纵截面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插塞机构的纵截面图;图15(a)-15(c)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旋入插塞件的简要工序图;图16是插塞件的一种变型的正视图;图1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一种变型的第一集管的顶视平面图;图18是图17的侧视图;图19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一种变型的托架件的顶视平面图;图20是图19的托架件的纵截面图;图2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一种变型的插塞件的侧视图;图22是图21的插塞件的仰视平面图;图23(a)-23(c)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变型旋入插塞件的简要工序图;图2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另一种变型的第一集管的顶视平面图;图25是图24的纵截面图;图2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变型的插塞件的顶视平面图;图27是图26的插塞件的侧视图;图2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变型的插塞机构的纵截面图;图29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另一种变型的插塞件的侧视图;图30是图29的插塞件的顶视平面图;图3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变型的挡块件的侧视图;图32是图31的挡块件的正视图;图33是图31的挡块件的顶视平面图;图34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变型的插塞机构的纵截面图;图35(a)-35(c)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变型旋入插塞件的简要工序图;图36是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多流式过冷冷凝器的正视图;图37是图36的插塞机构纵截面图;图38的轴向剖视图含有图37的止动件; 图39是图36的插塞机构的装配图;图40(a)-40(b)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一种变型固定止动件的简要工序图;图41(a)-41(b)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另一种变型固定止动件的简要工序图;图4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变型的插塞机构的侧视图;图43(a)-43(b)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变型固定止动件的简要工序图;图44是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另一种变型的插塞机构的纵截面图;图45为图44的轴向剖视图,该图中含有止动件;图46是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多流式过冷冷凝器的正视图;图47是图46的左集管的纵截面图;图48是图46的左集管上部的纵截面图;图49是图46的左集管的顶视平面图;图50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一种变型的插塞机构的纵截面图;图5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另一种变型的插塞机构的纵截面图;图5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一种变型的插塞机构的顶视平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示出的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多流式过冷冷凝器(multi-flowtype sub cool condenser)。下面将多流式过冷冷凝器简称为冷凝器。冷凝器1000主要包括第一集管1、第二集管2、多个平的传热管4和多个波纹翅片5。第一集管1和第二集管2通过多个传热管4彼此相连。多个传热管4和多个波纹翅片5交替叠置。第一集管1由隔板19分成上管部1b和下管部1a。第二集管2由隔板8分成上管部2b和下管部2a。进口管6在隔板8的上方附近与第二集管2相连。制冷剂通过进口管6从外制冷回路(未示出)流入第二集管2的上管部2b。出口管7在隔板8的下方附近与第二集管相连。制冷剂通过出口管7流出第二集管2的下管部2a,回到外制冷回路(未示出)。在该具体例中由两块隔板19和8隔开的冷凝器1000的上部称作制冷剂冷凝芯件9。在该具体例中由两块隔板19和8隔开的冷凝器1000的下部称作过冷冷却芯件10。也就是说制冷剂冷凝芯件9包括第二集管2的上管部2b和第一集管1的上管部1b以及那些将它们相互连接的多个传热管4的一部分。过冷冷却芯件10包括第二集管2的下管部2a和第一集管1的下管部1a以及那些将它们相互连接的多个传热管4的余下部分。制冷剂冷凝芯件9用来对制冷剂进行冷凝和液化。制冷剂从第二集管2的上管部2b通过属于制冷剂冷凝芯件9的传热管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流式过冷冷凝器(1000),其包括:第一集管(1),其内部由隔板(8)分隔成两个室(2a、2b)的第二集管(2),多个将成对的所述集管(1,2)互连的平的传热管(4),以及多个设置在平的所述管(4)之间的波纹翅片(5),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管(1)包括一其长度与所述第一集管(1)的长度近似的干燥剂(13),并且该第一集管在其一端部处具有插塞机构(100、200、300、400),其中一插塞件可以通过手动任意地固定或拆卸,并且该插塞机构可将所述干燥剂放入所述第一集管(1)中并可将所述干燥剂从所述第一集管(1)中拉出。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门浩隆和田贤一上岛博光新村利治渡濑大翼冈田茂
申请(专利权)人:三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