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漏斗车底门锁闭状态监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55217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9: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漏斗车底门锁闭状态监控系统,包括:位置传感器,位置传感器用于监测上曲拐的转动位置,采集对应于转动位置的底门锁闭状态信息,上曲拐用于带动底门开闭;前置器,前置器与位置传感器电连接,用于接收底门锁闭状态信息;手持检测设备,手持检测设备与前置器通信连接,用于获取及显示底门锁闭状态信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漏斗车底门锁闭状态监控系统不同于以前单纯靠目视和听声的方法以及操作经验,能够直观地反映锁闭信息,协助操作人员准确无误地判断锁闭状态,确保煤炭漏斗车的运用安全性,消除安全隐患。

A monitoring system for the lock status of hopper car botto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漏斗车底门锁闭状态监控系统
本技术属于铁路货车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漏斗车底门锁闭状态监控系统。
技术介绍
中国的煤炭漏斗车绝大多数采用顶锁式开闭机构,包括开关两侧4个底门,设有三级锁闭装置,其中一级锁闭为顶锁机构,安装在底门销与长短顶杆之间。锁体承受底门销作用力的圆弧面是以锁体转动中心为圆心的圆弧,作用于锁体上的底门压力通过锁体的转动中心,因此底门销压在圆弧面的任意点上,锁体与底门销均呈平衡状态,锁体不会因底门销作用力的增大或减小而转动,因此即使经长途运输散粒货物振实后,锁闭作用也非常可靠。为防止锁体在空车运行时振动自开,在两级传动的上、下部传动轴之间,设计了一个偏心式连杆,其偏心距为15+2mm,该连杆只有在转过死点时才可以开启,将下传动轴和锁体锁在指定的转动位置,形成了第二级锁闭装置。为避免煤炭漏斗车底门被误操作打开后造成行车安全事故和经济损失,进一步提高底门锁闭的可靠性,KM70型煤炭漏斗车设置了偏心锁闭式防误转动装置,即第三级锁闭装置。该装置采用偏心锁闭原理,卸货后将防误转动装置的拉环套入限位器上,通过拉环约束限位器的转动,达到限制上部传动轴转动的目的,实现第三级锁闭功能。转臂抬起到一定高度时将拉环从限位器上转出,可解除对上部传动轴转动的约束。同时在防误转动装置上设置了棘轮机构,制止转臂非正常转动,确保可靠锁闭。煤炭漏斗车一般采用手动操作进行卸车和关门,其操作方式是将离合器手把扳至手动位,再将拉环从限位器上转出,然后手动逆时针旋转手轮即可同时打开两侧底门。卸完煤之后,顺时针旋转手轮,直至上曲拐转过极限位置产生自锁,此时两侧底门同时关闭。如图1和图2所示,煤炭漏斗车的底架中部设有中梁,底门开闭装置包括:上传动轴座、下传动轴座、上传动轴、下传动轴、上曲拐、下曲拐、偏心连杆、下传动轴。上传动轴座和下传动轴座设在中梁上,上传动轴和下传动轴分别设置在上传动轴座和下传动轴座上,上传动轴上连接上曲拐,下传动轴上连接下曲拐,同时下传动轴还连接底门轴,上曲拐和下曲拐通过偏心连杆连接,当顺时针旋转手轮时,上传动轴上转动带动上曲拐转动,上曲拐通过偏心连杆带动下曲拐运动,下曲拐带动下传动轴转动,下传动轴带动底门轴转动,上曲拐转过极限位置时底门闭合;同样的当逆时针旋转手轮时,底门打开。为了使卸车人员能够直观地观察到上曲拐是否转到了极限位置,在端墙上专门将上曲拐的投影线(线宽20的红色线条E)涂打在端墙上一个白色底色的矩形框内,并在图视位置涂打字高“关门位”字样。由于车辆在长期使用后,连杆与上曲拐的接触声响可能会变得很轻微,另外在光线阴暗时上曲拐与连杆的间隙和端墙上的上曲拐投影线都不方便观察,加上操作工人普遍对卸货系统作用原理和构造不了解,一旦在没有转过死点前停止转动减速器手轮,就会形成假锁闭现象。因此仅靠目视和听声的方法并不能确保底门连杆可靠锁闭。因此,迫切的需要一种方法直观地反映煤炭漏斗车底门锁闭信息,协助操作人员准确无误地判断锁闭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能直观地反映煤炭漏斗车底门锁闭信息底门锁闭状态监控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漏斗车底门锁闭状态监控系统,包括:位置传感器,所述位置传感器用于监测上曲拐的转动位置,采集对应于所述转动位置的底门锁闭状态信息,所述上曲拐用于带动底门开闭;前置器,所述前置器与所述位置传感器电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底门锁闭状态信息;手持检测设备,所述手持检测设备与所述前置器通信连接,用于获取及显示所述底门锁闭状态信息。优选的,所述位置传感器包括:永久磁铁,所述永久磁铁设置于所述上曲拐上;玻璃管,所述玻璃管设置在漏斗车底架上,所述玻璃管内部设有簧片,所述簧片的两个端部作为线圈的触点;当所述永久磁铁靠近所述玻璃管时,所述簧片的两个端部吸合,所述线圈为闭合状态;当所述永久磁铁远离所述玻璃管时,所述簧片的两个端部分离,所述线圈为打开状态。优选的,所述玻璃管内填充有惰性气体,所述玻璃管设置在防护外壳内,所述防护外壳安装于支架上,所述支架设置在所述漏斗车底架的中梁上。优选的,所述前置器与所述位置传感器通过线缆连接,所述手持检测设备与所述前置器通过射频通信连接。优选的,所述手持检测设备为射频阅读器,包括耦合模块、收发模块、控制模块和接口模块;所述耦合模块分别与所述收发模块和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控制模块还与所述接口模块连接。优选的,所述控制模块发出读取底门锁闭状态指令至所述耦合模块,所述耦合模块将所述读取底门锁闭状态指令输出至所述收发模块,所述收发模块发送所述读取底门锁闭状态指令至所述前置器。优选的,所述接口模块用于连接外部充电电源和计算机。优选的,所述前置器为射频应答器。优选的,所述前置器将所述底门锁闭状态信息发送至所述收发模块,所述收发模块将所述底门锁闭状态信息传输至所述耦合模块,所述耦合模块将底门锁闭状态信息传输至所述控制模块,以供所述控制模块显示所述底门锁闭状态信息。优选的,所述位置传感器和所述前置器均为多个,每个所述位置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漏斗车的一个车厢底架的中梁上,每个所述前置器设置于所述漏斗车的一个车厢的外侧墙上,每个所述前置器与一个所述位置传感器对应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煤炭漏斗车底门锁闭状态监控系统通过位置传感器检测底门的闭合状态并传输至前置器,操作工人通过手持检测设备读取前置器,便可获取底门的闭合状态信息,能够直观地反映锁闭信息,协助操作人员准确无误地判断锁闭状态,确保煤炭漏斗车的运用安全性,消除安全隐患。本技术的系统具有其它的特性和优点,这些特性和优点从并入本文中的附图和随后的具体实施例中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将在并入本文中的附图和随后的具体实施例中进行详细陈述,这些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共同用于解释本技术的特定原理。附图说明通过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附图标记通常代表相同部件。图1示出了现有漏斗车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现有漏斗车第三级锁闭装置的连接结构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漏斗车底门锁闭状态监控系统的连接结构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位置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图。图5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漏斗车底门锁闭状态监控系统检测工作的流程图。附图标记说明:1、底架;2、底门;3、外侧墙3;4、中梁;5、上曲拐;6、偏心拉杆;7、上传动轴;8、下传动轴;9、下曲拐;10、位置传感器;101、永久磁铁;102、玻璃管;103、簧片;20、前置器;30、手持检测设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技术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漏斗车底门锁闭状态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位置传感器,所述位置传感器用于监测上曲拐的转动位置,采集对应于所述转动位置的底门锁闭状态信息,所述上曲拐用于带动底门开闭;/n前置器,所述前置器与所述位置传感器电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底门锁闭状态信息;/n手持检测设备,所述手持检测设备与所述前置器通信连接,用于获取及显示所述底门锁闭状态信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漏斗车底门锁闭状态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位置传感器,所述位置传感器用于监测上曲拐的转动位置,采集对应于所述转动位置的底门锁闭状态信息,所述上曲拐用于带动底门开闭;
前置器,所述前置器与所述位置传感器电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底门锁闭状态信息;
手持检测设备,所述手持检测设备与所述前置器通信连接,用于获取及显示所述底门锁闭状态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斗车底门锁闭状态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传感器包括:
永久磁铁,所述永久磁铁设置于所述上曲拐上;
玻璃管,所述玻璃管设置在漏斗车底架上,所述玻璃管内部设有簧片,所述簧片的两个端部作为线圈触点;当所述永久磁铁靠近所述玻璃管时,所述簧片的两个端部吸合,所述线圈为闭合状态;当所述永久磁铁远离所述玻璃管时,所述簧片的两个端部分离,所述线圈为打开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漏斗车底门锁闭状态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管内填充有惰性气体,所述玻璃管设置在防护外壳内,所述防护外壳安装于支架上,所述支架设置在所述漏斗车底架的中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斗车底门锁闭状态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器与所述位置传感器通过线缆连接,所述手持检测设备与所述前置器通过射频通信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斗车底门锁闭状态监控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胜宫保贵李兴钊梁建平黄舰波刘俊雷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太原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