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射频收发机的本振信号产生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52175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9: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射频收发机的本振信号产生电路,包括压控振荡器、时钟调节电路、混频电路和正交分频器;压控振荡器输出三分之四LO频率的时钟信号;时钟调节电路接收三分之四LO频率的时钟信号,并将其调节成三分二LO频率的时钟信号;混频电路接收三分之四LO频率的时钟信号和三分二LO频率的时钟信号,并将两者进行混频获得二倍LO频率的时钟信号;正交分频器接收二倍LO频率的时钟信号,对其进行正交分频,获得正交的本振信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压控振荡器的振荡频率在LO频率的三分之四处,通过混频方式,产生射频收发机的本振信号,可以有效消除牵引效应的影响,大大地提高了LO信号的稳定性和相位噪声性能。

A local oscillator signal generating circuit for RF transceiv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射频收发机的本振信号产生电路
本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射频收发机的本振信号产生电路,属于射频集成电路

技术介绍
随着移动通信、雷达、空间技术和测试测量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射频收发机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小体积、高指标和低功耗是当今射频收发机技术发展的方向。对应高集成度的单片射频收发器,往往会采用直接变频架构;虽然直接变频架构带来高集成度、低功耗和大信号带宽等优势,但是也有一些自身的劣势,比如:发射频率和本振(LocalOscillator,简称LO)频率相同,锁相环的压控振荡器(VoltageControlledOscillator,简称VCO)振荡频率取在LO频率或是LO二倍频率处,发射功放将通过基波或二次谐波对VCO造成频率牵引,这种频率牵引效应会严重影响LO信号的稳定性,导致相位噪声的恶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射频收发机的本振信号产生电路,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披露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应用于射频收发机的本振信号产生电路,包括压控振荡器、时钟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射频收发机的本振信号产生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压控振荡器、时钟调节电路、混频电路和正交分频器;/n压控振荡器输出三分之四LO频率的时钟信号;/n时钟调节电路接收三分之四LO频率的时钟信号,并将其调节成三分二LO频率的时钟信号;/n混频电路接收三分之四LO频率的时钟信号和三分二LO频率的时钟信号,并将两者进行混频获得二倍LO频率的时钟信号;/n正交分频器接收二倍LO频率的时钟信号,对其进行正交分频,获得正交的本振信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射频收发机的本振信号产生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压控振荡器、时钟调节电路、混频电路和正交分频器;
压控振荡器输出三分之四LO频率的时钟信号;
时钟调节电路接收三分之四LO频率的时钟信号,并将其调节成三分二LO频率的时钟信号;
混频电路接收三分之四LO频率的时钟信号和三分二LO频率的时钟信号,并将两者进行混频获得二倍LO频率的时钟信号;
正交分频器接收二倍LO频率的时钟信号,对其进行正交分频,获得正交的本振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射频收发机的本振信号产生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缓冲电路,缓冲电路接收压控振荡器输出的三分之四LO频率时钟信号,将三分之四LO频率时钟信号传输给时钟调节电路和混频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射频收发机的本振信号产生电路,其特征在于:时钟调节电路包括二分频器和相位调节电路,二分频器对三分之四LO频率的时钟信号进行二分频处理,相位调节电路调节二分频处理后时钟信号的相位,获得三分二LO频率的时钟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射频收发机的本振信号产生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混频电路和正交分频器之间的选频电路,选频电路滤除三分之四LO频率的时钟信号和三分二LO频率的时钟信号混频获得的差频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射频收发机的本振信号产生电路,其特征在于:选频电路包括电感L1~L2、可编程电容C1~C2和固定电容C3;
可编程电容C1的正极连接选频电路的正输入端、选频电路的正输出端和电感L1的一端,电感L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刚赵晶文刘亮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云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