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汽车ECU接插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51845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8: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接插件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新型汽车ECU接插件,包括塑壳护套,所述塑壳护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两侧均为开口的第一矩型护套和第二矩型护套,塑壳护套远离第一矩型护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两个固定块,两个固定块上固定安装有同一个固定板,第一矩型护套和第二矩型护套内分别设有若干引脚插针,若干引脚插针呈矩型阵列排布,若干引脚插针均贯穿塑壳护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使用散热型较好的塑壳护套、固定板、矩型护套和保护板相配合,提高了插件的散热效果,不易松动,提高集成度的同时减少了电弧的产生,同时能够对插针提供更好的保护,避免误碰导致弯折,便于人们使用。

A new type of automobile ECU conn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汽车ECU接插件
本技术涉及接插件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汽车ECU接插件。
技术介绍
ECU即电子控制单元,又称"行车电脑"、"车载电脑"等。从用途上讲则是汽车专用微机控制器,它和普通的电脑一样,由微处理器(CPU)、存储器(ROM、RAM)、输入/输出接口(I/O)、模数转换器(A/D)以及整形、驱动等大规模集成电路组成,ECU接插件是行车电脑预设功能的输入或输出与相关汽车电器连线之间起连接作用的接插头,从而使信号通畅,随着物联网的发展,汽车ECU要承载更多功能的输入或输出,接插件的应用越来越多,并逐渐出现高度集成的趋势,安全性和稳定性显得至关重要。但是,现有技术中,ECU接插件的设计还存在不足之处,其集成度较低,容易产生电弧,散热性能差,长期接插容易出现松动,且其不具有插针保护机构,插针容易被误碰弯折,影响使用,为此,提出一种新型汽车ECU接插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型汽车ECU接插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汽车E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汽车ECU接插件,包括塑壳护套(1),其特征在于:所述塑壳护套(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两侧均为开口的第一矩型护套(2)和第二矩型护套(3),塑壳护套(1)远离第一矩型护套(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两个固定块,两个固定块上固定安装有同一个固定板(4),第一矩型护套(2)和第二矩型护套(3)内分别设有若干引脚插针(5),若干引脚插针(5)呈矩型阵列排布,若干引脚插针(5)均贯穿塑壳护套(1),引脚插针(5)与塑壳护套(1)固定连接,若干引脚插针(5)远离第一矩型护套(2)和第二矩型护套(3)的一端均贯穿固定板(4),第一矩型护套(2)和第二矩型护套(3)内分别滑动安装有第一保护板(6)和第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汽车ECU接插件,包括塑壳护套(1),其特征在于:所述塑壳护套(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两侧均为开口的第一矩型护套(2)和第二矩型护套(3),塑壳护套(1)远离第一矩型护套(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两个固定块,两个固定块上固定安装有同一个固定板(4),第一矩型护套(2)和第二矩型护套(3)内分别设有若干引脚插针(5),若干引脚插针(5)呈矩型阵列排布,若干引脚插针(5)均贯穿塑壳护套(1),引脚插针(5)与塑壳护套(1)固定连接,若干引脚插针(5)远离第一矩型护套(2)和第二矩型护套(3)的一端均贯穿固定板(4),第一矩型护套(2)和第二矩型护套(3)内分别滑动安装有第一保护板(6)和第二保护板(7),第一保护板(6)和第二保护板(7)上分别开设有若干第一通孔(8),引脚插针(5)贯穿对应的第一通孔(8),且引脚插针(5)与对应的第一通孔(8)的内壁滑动连接,第一矩型护套(2)和第二矩型护套(3)的两侧内壁上分别开设有矩型通孔(9),第一保护板(6)和第二保护板(7)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限位滑块(10),限位滑块(10)滑动安装在对应的矩型通孔(9)内,且限位滑块(10)的一侧延伸至对应的矩型通孔(9)外并固定安装有条形板(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汽车ECU接插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脚插针(5)弯折设置,弯折角度为一次弯折90或两次弯折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土军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博顺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