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接插件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新型汽车ECU接插件,包括塑壳护套,所述塑壳护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两侧均为开口的第一矩型护套和第二矩型护套,塑壳护套远离第一矩型护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两个固定块,两个固定块上固定安装有同一个固定板,第一矩型护套和第二矩型护套内分别设有若干引脚插针,若干引脚插针呈矩型阵列排布,若干引脚插针均贯穿塑壳护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使用散热型较好的塑壳护套、固定板、矩型护套和保护板相配合,提高了插件的散热效果,不易松动,提高集成度的同时减少了电弧的产生,同时能够对插针提供更好的保护,避免误碰导致弯折,便于人们使用。
A new type of automobile ECU conn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汽车ECU接插件
本技术涉及接插件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汽车ECU接插件。
技术介绍
ECU即电子控制单元,又称"行车电脑"、"车载电脑"等。从用途上讲则是汽车专用微机控制器,它和普通的电脑一样,由微处理器(CPU)、存储器(ROM、RAM)、输入/输出接口(I/O)、模数转换器(A/D)以及整形、驱动等大规模集成电路组成,ECU接插件是行车电脑预设功能的输入或输出与相关汽车电器连线之间起连接作用的接插头,从而使信号通畅,随着物联网的发展,汽车ECU要承载更多功能的输入或输出,接插件的应用越来越多,并逐渐出现高度集成的趋势,安全性和稳定性显得至关重要。但是,现有技术中,ECU接插件的设计还存在不足之处,其集成度较低,容易产生电弧,散热性能差,长期接插容易出现松动,且其不具有插针保护机构,插针容易被误碰弯折,影响使用,为此,提出一种新型汽车ECU接插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型汽车ECU接插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汽车ECU接插件,包括塑壳护套,所述塑壳护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两侧均为开口的第一矩型护套和第二矩型护套,塑壳护套远离第一矩型护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两个固定块,两个固定块上固定安装有同一个固定板,第一矩型护套和第二矩型护套内分别设有若干引脚插针,若干引脚插针呈矩型阵列排布,若干引脚插针均贯穿塑壳护套,引脚插针与塑壳护套固定连接,若干引脚插针远离第一矩型护套和第二矩型护套的一端均贯穿固定板,第一矩型护套和第二矩型护套内分别滑动安装有第一保护板和第二保护板,第一保护板和第二保护板上分别开设有若干第一通孔,引脚插针贯穿对应的第一通孔,且引脚插针与对应的第一通孔的内壁滑动连接,第一矩型护套和第二矩型护套的两侧内壁上分别开设有矩型通孔,第一保护板和第二保护板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限位滑块,限位滑块滑动安装在对应的矩型通孔内,且纤维滑块的一侧延伸至对应的矩型通孔外并固定安装有条形板。优选的,所述引脚插针弯折设置,弯折角度为一次弯折90或两次弯折135度,引脚插针的材质为表面镀镍和锌的黄铜或磷铜,塑壳护套的材质为尼龙PA66或PPT,引脚插针的规格为0.64mm*0.64mm、0.8mm*1.5mm、0.62mm*0.62mm和0.8mm*2.8mm,引脚插针的数量为64/32、81/40、81、94/60或105/91,引脚插针的间距为2.5mm或2.54mm。优选的,所述限位滑块上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内滑动安装有限位杆,限位杆贯穿对应的第二通孔,且限位杆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矩型通孔的两侧内壁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限位杆上滑动套设有橡胶套,橡胶套与对应的第二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若干第三通孔,引脚插针贯穿对应的第三通孔,且引脚插针与对应的第三通孔的内壁滑动连接,第一矩型护套和第二矩型护套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销杆。优选的,所述引脚插针的工作电流值范围是8A-40A,引脚插针的工作环境温度范围是-40℃至1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条形板、限位滑块、矩型通孔、塑壳护套、第一保护板、第一矩型护套、引脚插针、第一通孔和第二矩型护套相配合,拉动两个条形板,两个条形板带动两个限位滑块分别在对应的矩型通孔内滑动并远离塑壳护套,两个限位滑块带动第一保护板在第一矩型护套内横向滑动并远离塑壳护套,引脚插针在对应的第一通孔内滑动,引脚插针远离固定板的一端完全进入对应的第一通孔内时,停止劳动条形板,引脚插针被保护,按照上述方法对第二保护板进行移动,第二矩型护套内的引脚插针被保护,通过第一矩型护套、第一保护板、固定板、塑壳护套、第二矩型护套和引脚插针相配合,插头进入第一矩型护套并推动第一保护板横向滑动并靠近固定板,直至第一保护板与塑壳护套接触,插头接插到位,按照上述方法对第二矩型护套进行接插头操作,把插件接插到需要接插的插座上,引脚插针位于固定板上的一端插入插座内。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使用散热型较好的塑壳护套、固定板、矩型护套和保护板相配合,提高了插件的散热效果,不易松动,提高集成度的同时减少了电弧的产生,同时能够对插针提供更好的保护,避免误碰导致弯折,便于人们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图2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仰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塑壳护套;2、第一矩型护套;3、第二矩型护套;4、固定板;5、引脚插针;6、第一保护板;7、第二保护板;8、第一通孔;9、矩型通孔;10、限位滑块;11、条形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照图1-7,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汽车ECU接插件,包括塑壳护套1,塑壳护套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两侧均为开口的第一矩型护套2和第二矩型护套3,塑壳护套1远离第一矩型护套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两个固定块,两个固定块上固定安装有同一个固定板4,第一矩型护套2和第二矩型护套3内分别设有若干引脚插针5,若干引脚插针5呈矩型阵列排布,若干引脚插针5均贯穿塑壳护套1,引脚插针5与塑壳护套1固定连接,若干引脚插针5远离第一矩型护套2和第二矩型护套3的一端均贯穿固定板4,第一矩型护套2和第二矩型护套3内分别滑动安装有第一保护板6和第二保护板7,第一保护板6和第二保护板7上分别开设有若干第一通孔8,引脚插针5贯穿对应的第一通孔8,且引脚插针5与对应的第一通孔8的内壁滑动连接,第一矩型护套2和第二矩型护套3的两侧内壁上分别开设有矩型通孔9,第一保护板6和第二保护板7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限位滑块10,限位滑块10滑动安装在对应的矩型通孔9内,且纤维滑块10的一侧延伸至对应的矩型通孔9外并固定安装有条形板11;引脚插针5弯折设置,弯折角度为一次弯折90或两次弯折135度,引脚插针5的材质为表面镀镍和锌的黄铜或磷铜,塑壳护套1的材质为尼龙PA66或PPT,引脚插针5的规格为0.64mm*0.64mm、0.8mm*1.5mm、0.62mm*0.62mm和0.8mm*2.8mm,引脚插针5的数量为64/32、81/40、81、94/60或105/91,引脚插针5的间距为2.5mm或2.54mm,限位滑块10上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内滑动安装有限位杆,限位杆贯穿对应的第二通孔,且限位杆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矩型通孔9的两侧内壁固定连接,限位杆上滑动套设有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汽车ECU接插件,包括塑壳护套(1),其特征在于:所述塑壳护套(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两侧均为开口的第一矩型护套(2)和第二矩型护套(3),塑壳护套(1)远离第一矩型护套(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两个固定块,两个固定块上固定安装有同一个固定板(4),第一矩型护套(2)和第二矩型护套(3)内分别设有若干引脚插针(5),若干引脚插针(5)呈矩型阵列排布,若干引脚插针(5)均贯穿塑壳护套(1),引脚插针(5)与塑壳护套(1)固定连接,若干引脚插针(5)远离第一矩型护套(2)和第二矩型护套(3)的一端均贯穿固定板(4),第一矩型护套(2)和第二矩型护套(3)内分别滑动安装有第一保护板(6)和第二保护板(7),第一保护板(6)和第二保护板(7)上分别开设有若干第一通孔(8),引脚插针(5)贯穿对应的第一通孔(8),且引脚插针(5)与对应的第一通孔(8)的内壁滑动连接,第一矩型护套(2)和第二矩型护套(3)的两侧内壁上分别开设有矩型通孔(9),第一保护板(6)和第二保护板(7)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限位滑块(10),限位滑块(10)滑动安装在对应的矩型通孔(9)内,且限位滑块(10)的一侧延伸至对应的矩型通孔(9)外并固定安装有条形板(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汽车ECU接插件,包括塑壳护套(1),其特征在于:所述塑壳护套(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两侧均为开口的第一矩型护套(2)和第二矩型护套(3),塑壳护套(1)远离第一矩型护套(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两个固定块,两个固定块上固定安装有同一个固定板(4),第一矩型护套(2)和第二矩型护套(3)内分别设有若干引脚插针(5),若干引脚插针(5)呈矩型阵列排布,若干引脚插针(5)均贯穿塑壳护套(1),引脚插针(5)与塑壳护套(1)固定连接,若干引脚插针(5)远离第一矩型护套(2)和第二矩型护套(3)的一端均贯穿固定板(4),第一矩型护套(2)和第二矩型护套(3)内分别滑动安装有第一保护板(6)和第二保护板(7),第一保护板(6)和第二保护板(7)上分别开设有若干第一通孔(8),引脚插针(5)贯穿对应的第一通孔(8),且引脚插针(5)与对应的第一通孔(8)的内壁滑动连接,第一矩型护套(2)和第二矩型护套(3)的两侧内壁上分别开设有矩型通孔(9),第一保护板(6)和第二保护板(7)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限位滑块(10),限位滑块(10)滑动安装在对应的矩型通孔(9)内,且限位滑块(10)的一侧延伸至对应的矩型通孔(9)外并固定安装有条形板(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汽车ECU接插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脚插针(5)弯折设置,弯折角度为一次弯折90或两次弯折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土军,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博顺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