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摄像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5170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8: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载摄像模组,涉及车载设备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中心处焊接有支柱,所述支柱的上顶部套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两侧通过螺丝固定有侧板,所述侧板的上端贴合有安装板,且侧板和安装板之间贯穿有转轴,所述底板和安装板之间的外表面包裹有保护壳,所述安装板上安装有固定柱。该设计通过设置的双摄像头可以进行车外周边环境的拍摄和记录,使记录范围更及时,视角范围更广,有利于在发生特殊情况的取证工作,同时双摄像头可以进行车外和车内的同步记录,为车内乘客纠纷、失物查找、防劫防盗等问题的发生提供处理依据,提供车厢内外环境的监控,为车辆行驶提供保障。

A vehicle camera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载摄像模组
本技术涉及车载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车载摄像模组。
技术介绍
能非常实时的呈现视频和音频的功能为我们交通事故个处理和定位提供了更科学的依据,让我们的财产和人生安全得到了充分的保障,其功能为:为交通事故的分析、判定提供可靠的凭证,方便驾乘人员查看车内情况,为车内乘客纠纷、失物查找、防劫防盗等问题的发生提供处理依据,提供车厢内外环境的监控,为车辆行驶提供安全保障。传统的车载摄像仅有一个摄像头,不能再对周边环境拍摄的同时,对车内进行拍摄,同时单边摄像捕捉的,且传统摄像头的监控范围小,最大视角约为170°左右,但是在犯罪分子作案的案例来看,往往有犯罪分子对作案现场进行提前侦察,若发现明显的摄像设备就产生警惕,在作案过程中有意避开摄像头的视角。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车载摄像模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摄像模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载摄像模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中心处焊接有支柱,所述支柱的上顶部套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两侧通过螺丝固定有侧板,所述侧板的上端贴合有安装板,且侧板和安装板之间贯穿有转轴,所述底板和安装板之间的外表面包裹有保护壳,所述安装板上安装有固定柱,且固定柱的顶部设有主轴,所述主轴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且电机贯穿底板的底端,所述电机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有驱动轴。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柱上且位于底板的下方套接有轨道齿轮,且支柱的顶部套接有紧固螺母。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轴上套接有主动齿轮,且主动齿轮和轨道齿轮相啮合,所述主动齿轮和轨道齿轮的齿数比为21:63。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轴上焊接有调角块,且调角块的端头部连接有气缸,且气缸的末端固定在底板顶部靠近电机一侧上。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上开设有两组螺孔,并且螺孔以支柱为原点呈环绕式开设。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的顶部均设有挡板,且挡板的端部超出第一摄像头或第二摄像头整体长度的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设计通过设置的双摄像头可以进行车外周边环境的拍摄和记录,使记录范围更及时,视角范围更广,有利于在发生特殊情况的取证工作,同时双摄像头可以进行车外和车内的同步记录,为车内乘客纠纷、失物查找、防劫防盗等问题的发生提供处理依据,提供车厢内外环境的监控,为车辆行驶提供安全保障。2、该设计通过转动机构们可以实现整个摄像机转动,可以360°全方位旋转,能够无死角的进行监控拍摄,同时摄像头的角度可以进行调节,增加了拍摄的区域面积,可以监控低空和摄像头垂直的地面,解决了传统摄像头垂直区域的盲点问题,通过小齿轮围绕大齿轮呈圆周运动来实现摄像头的水平角度转动,通过气缸推动连杆实现摄像头的高低角度的转换。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车载摄像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车载摄像模组中内部示意图;图3为一种车载摄像模组中平面示意图。图中:1、主轴;2、第一摄像头;3、固定柱;4、底座;5、挡板;6、第二摄像头;7、保护壳;8、支柱;9、调角块;10、气缸;11、侧板;12、底板;13、安装板;14、转轴;15、驱动轴;16、电机;17、轨道齿轮;18、主动齿轮;19、紧固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车载摄像模组,包括底座4,底座4的顶部中心处焊接有支柱8,支柱8的上顶部套接有底板12,底板12的两侧通过螺丝固定有侧板11,侧板11的上端贴合有安装板13,且侧板11和安装板13之间贯穿有转轴14,底板12和安装板13之间的外表面包裹有保护壳7,安装板13上安装有固定柱3,且固定柱3的顶部设有主轴1,主轴1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摄像头2和第二摄像头6。底板1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16,且电机16贯穿底板12的底端,电机16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有驱动轴15,电机16的作用是通过驱动轴15带动主动齿轮18转动围绕轨道齿轮17进行圆周运动;支柱8上且位于底板12的下方套接有轨道齿轮17,且支柱8的顶部套接有紧固螺母19,轨道齿轮17的作用是为主动齿轮18的运动提供轨道参数以及约束,通过主动齿轮18和轨道齿轮17的摩擦实现主动齿轮18的运动,且不会偏离预定轨道,造成设备在运转中发生扭力现象;驱动轴15上套接有主动齿轮18,且主动齿轮18和轨道齿轮17相啮合,主动齿轮18和轨道齿轮17的齿数比为21:63,通过主动齿轮18围绕轨道齿轮17转动,实现底板12转动,进而实现整个设备的方向转动,从而捕捉到大视野画面,视角范围更广,有利于在发生特殊情况的取证工作;转轴14上焊接有调角块9,且调角块9的端头部连接有气缸10,且气缸10的末端固定在底板12顶部靠近电机16一侧上,该设计的作用是通过调角块9和气缸10(型号为SC50-50-S)实现安装板13的上下角度转动,增加了拍摄的区域面积,可以监控低空和摄像头垂直的地面,解决了传统摄像头垂直区域的盲点问题;底座4上开设有两组螺孔,并且螺孔以支柱8为原点呈环绕式开设,该设计是将整个设备固定在汽车上的;第一摄像头2和第二摄像头6的顶部均设有挡板5,且挡板5的端部超出第一摄像头2或第二摄像头6整体长度的1/5,该设计是为了遮挡外部的光源,防止外部光源造成光点盲区。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使用前底座4通过螺孔和螺丝固定在车上,使用时启动电机16,电机16通过驱动轴15带动主动齿轮18在轨道齿轮17上做圆周运动,使其带动底板12围绕支柱8做圆周运动,在底板12运动时会通过侧板11带动安装板13进行转动,从而实现第一摄像头2和第二摄像头6进行方向的转动,使其能够拍摄不同方位的视频,记录的画面范围更广阔,有利于在发生特殊情况时的取证,同时配合固定在转轴14上调角块9,可以实现方向和角度,通过气缸10带动或者抵触调角块9实现其调节。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载摄像模组,包括底座(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所述底座(4)的顶部中心处焊接有支柱(8),所述支柱(8)的上顶部套接有底板(12),所述底板(12)的两侧通过螺丝固定有侧板(11),所述侧板(11)的上端贴合有安装板(13),且侧板(11)和安装板(13)之间贯穿有转轴(14),所述底板(12)和安装板(13)之间的外表面包裹有保护壳(7),所述安装板(13)上安装有固定柱(3),且固定柱(3)的顶部设有主轴(1),所述主轴(1)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摄像头(2)和第二摄像头(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摄像模组,包括底座(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所述底座(4)的顶部中心处焊接有支柱(8),所述支柱(8)的上顶部套接有底板(12),所述底板(12)的两侧通过螺丝固定有侧板(11),所述侧板(11)的上端贴合有安装板(13),且侧板(11)和安装板(13)之间贯穿有转轴(14),所述底板(12)和安装板(13)之间的外表面包裹有保护壳(7),所述安装板(13)上安装有固定柱(3),且固定柱(3)的顶部设有主轴(1),所述主轴(1)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摄像头(2)和第二摄像头(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16),且电机(16)贯穿底板(12)的底端,所述电机(16)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有驱动轴(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8)上且位于底板(12)的下方套接有轨道齿轮(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雅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成像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