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回路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5136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用一对直径变化的管道(17,18)形成的一个制冷剂回路。每一根直径变化的管道都包括一个中间部分(171,181)和末端部分(172,173,174,175,182,183,184)。中间部分(171,181)的外径不同于末端部分(172,173,174,175,182,183,184)的外径。此外,每根直径变化的管道都被整体形成,从而使中间部分的外径最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冷回路。膨胀阀精确地调整流出毛细管中雾化的制冷剂的流速。当直径变化的管道1与膨胀阀连接的时候,将弯曲成预定形状的直径变化的管道1焊接在膨胀阀上。直径变化的管道1包括直径较小的第一部分2,直径变化的第二部分3和直径变化的第三部分5。这些部分2,3,5是分别形成的。第一部分2弯曲成预先确定的形状。然后,用焊料7将第一部分2和第二部分3互相连接在一起。同样用焊料8将第一部分2和第三部分5互相连接在一起。这样就形成了直径变化的管道1。但是,制冷剂可能通过焊接点泄漏。还有,将分别形成的管道部分连接在一起非常麻烦。为了以上目的和其它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具有直径变化的管道的一种制冷剂回路。这根直径变化的管道是整体形成的,中间部分的外径不同于两端部分的外径,中间部分的外径最小。通过阅读以下描述,同时参考附图,会立即明白本专利技术的其它方面和优点,这些附图以实例的形式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参考附附图说明图1(a)、图1(b)、图2和图3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图1(a)说明制冷剂回路的原理。从压缩机11释放出来的液体制冷剂流经冷凝器12、膨胀阀13和蒸发器14,然后返回压缩机11。膨胀阀13是一个电膨胀阀。如图2所示,膨胀阀13包括一个电力驱动装置,在这个实施例中它是一个螺线管线圈132,还有一个阀体133。当给螺线管线圈132提供电流的时候,螺线管线圈132移动阀体133。阀体133在弹簧134的作用下朝着闭合阀孔131的方向运动。阀孔131被阀体133根据是否有电流流过螺线管线圈132而打开和关闭。电流则是根据压缩机的开启和停止来提供给螺线管线圈132的。膨胀阀13有一个制冷剂入口15和一个制冷剂出口16。制冷剂入口15通过阀孔131与制冷剂出口16连通。第一根直径变化的管道17与制冷剂入口15连接。第二根直径变化的管道18与制冷剂出口16连接。图3(a)画出了第一根直径变化的管道17,图3(b)画出了第二根直径变化的管道18。第一根和第二根管道17、18是用金属制作的,比如铜、钢、黄铜、不锈钢和铝。第一根直径变化的管道17包括具有最小直径的一个主要部分171,直径比主要部分171大的加强部分172、173,以及直径大于加强部分172、173的连接器部分174、175。加强部分172、173的内径大于主要部分171的内径。连接器部分174、175的内径大于加强部分172、173的内径。在主要部分171,加强部分172、173和连接器部分174、175中的任何相邻对之间都没有任何接头。也就是说,第一根直径变化的管道17是整体形成的。锥形过渡部分176位于主要部分171和加强部分172、173之间。每个过渡部分176的内径和外径在主要部分171朝着对应的加强部分172、173的方向上逐渐增大。一个锥形过渡段177位于每个加强部分172、173和对应的一个连接器部分174、175之间。每个过渡段177的内径和外径在加强部分172、173朝着对应的一个连接器部分174、175的方向上逐渐增大。第二根直径变化的管道18包括具有最小直径的一个主要部分181,直径大于主要部分181的直径的一个加强部分182,以及直径大于加强部分182的直径的连接器部分183、184。加强部分182的内径大于主要部分181的内径。连接器部分183、184的内径大于加强部分182的内径。在主要部分181、加强部分182和连接器部分183、184的任意一对相邻部分之间没有任何接头。也就是说,第二根直径变化的管道18是整体形成的。锥形过渡部分186位于主要部分181和182、183这两个部分中的每个部分之间。过渡部分186的内径和外径在主要部分181朝向对应部分182、183的方向上逐渐增大。一个锥形过渡部分187位于加强部分182和连接器部分184之间。过渡部分187的外径和内径在加强部分182朝向连接器部分184的方向上逐渐增大。具有最小直径的主要部分171、181一般都叫做毛细管。主要部分171、181的外径在2.4毫米和16.0毫米之间,包括这两个值。中等直径的加强部分173、174、182、183的外径在3.0和15.99毫米之间,包括这两个值。大直径连接器部分174、175、184的外径在4.76毫米到16.0毫米之间,包括这两个值。主要部分171、181的内径在0.1毫米到14.4毫米之间,包括这两个值。中等直径的加强部分172、173、182、183的内径在0.8毫米到14.8毫米之间,包括这两个值。大直径的连接器部分174、175、184的内径在2.4毫米到14.8毫米之间,包括这两个值。每根管子的厚度在0.6毫米到1.2毫米之间,包括这两个值。主要部分171、181的最大长度为700毫米。加强部分172、173、182的最大长度是150毫米。连接器部分174、175、184的最大长度是300毫米。主要部分171、181的内径不限于上面列出的值,而是可以小于0.1毫米。如图1(a)和2所示,第一根直径变化的管道17和第二根直径变化的管道18都按照制冷剂回路的形状和管道17、18相对于膨胀阀13的位置弯曲成预定形状。将连接器部分174安装进入膨胀阀13的制冷剂入口15。将焊料19施加到制冷剂入口15的开孔和连接器部分174的周边之间的接头。在这个整体状态里,将第一根直径变化的管道17的连接器部分175与冷凝器12的管道101连接。将第二根直径变化的管道18的连接器部分183安装进入膨胀阀13的制冷剂出口16。将焊料20施加到制冷剂出口16的开孔和连接器部分183的周边之间的接头。第二根直径变化的管道18的连接器部分184与连接了蒸发器14的管道102连接。加强部分172、173、182增加连接器部分174、175、184的连接强度。加强部分172、173、182还抑制制冷剂流动的时候产生的振动和噪声。从压缩机11出来的制冷剂气体被冷凝器12吸走热量,从而液化。液化的制冷剂从第一根直径变化的管道17的主要部分171流向加强部分172和连接器部分174的时候被雾化。雾化的制冷剂被送到膨胀阀13和蒸发器14。送到蒸发器14的制冷剂吸收蒸发器14周围的热量,使蒸发器14的周围冷却。通过蒸发器14的时候,制冷剂返回压缩机11。第一个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1)包括不同直径部分的171到175的第一根直径变化的管道17被整体形成,没有任何焊接接头。同样,包括不同直径部分的181到184的第二根直径变化的管道18也被整体形成,没有任何焊接接头。也就是说,焊接处理只包括直径变化的管道17、18的连接器部分174、183与膨胀阀13的制冷剂出口16以及到制冷剂入口15的焊料19、20连接。因此,与安装在制冷剂回路之前,不同直径的管道部分通过焊接形成一根管子的情况相比,采用整体成型直径变化管道17、18的制冷剂回路降低了由于焊接缺陷导致制冷剂泄漏的可能性。(2)第一根直径变化的管道17与制冷剂入口15连接,第二根直径变化的管道18与出口16连接。这种结构使得高压液化制冷剂缓慢地流过,从而减少管道的阻力。这样能够降低制冷剂流动产生的震动噪声。(3)为了缩小制冷剂回路的尺寸,具有最小直径的主要部分171、181被弯曲起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包括直径变化的管道(17,18)的制冷回路,其中直径变化的管道被整体形成,从而使中间部分(171,181)的外径不同于末端部分(172,173,174,175,182,183,184)的外径,并且中间部分(171,181)的外径是最小的。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铃木幸男相崎浩久
申请(专利权)人:太平洋精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