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无壳电容器的浇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4728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6: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无壳电容器的浇筑装置,包括模具及其内部用于放置电容器芯子并在电容器芯子外部成型环氧树脂外层的模腔,模具上开设有与模腔连通的注料口,模具的顶部开设有用于供引脚穿出的穿出孔,模具上设置有引脚定位架,引脚定位架位于模具上方的部分上开设有引脚定位孔,穿过引脚定位孔设置有与引脚螺纹孔螺纹连接以将引脚和电容器芯子固定于引脚定位架上的固定螺钉。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对引脚和电容器芯子固定于引脚定位架上,且电容器芯子位于模腔内,加工出电容器的引脚定位准确,引脚不易出现倾斜、偏移等情况,电容器能够及时快速的插入PCB板上。

A pouring device for shell less capaci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无壳电容器的浇筑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容器安装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无壳电容器的浇筑装置。
技术介绍
如图1和2所示,现有一种电容器,包括两个电容器芯子1,电容器芯子1通常由第一金属薄膜11、第一绝缘膜12、第二金属薄膜13、第二绝缘膜14交替绝缘排列后卷绕而成,并在第一金属薄膜11、第一绝缘膜12、第二金属薄膜13、第二绝缘膜14之间夹持并引出有一对引脚2。两个引脚2插入电容器芯子1各薄膜之间的部分为扁平状,引脚2位于电容器芯子1外的部分为圆柱形,两个引脚2分别焊接于第一金属薄膜11和第二金属薄膜13上,引脚2的顶面上开设有引脚螺纹孔4。两个电容器芯子1外包裹有环氧树脂外层5,两对引脚2穿出环氧树脂外层5的顶面。PCB板又称印制电路板,是电子元器件的支撑体,安装上述电容器的PCB板在制板时,其用于安装引脚2的安装孔是对应于多对引脚2的位置预先设计加工而成,PCB板上安装孔的位置是准确不便的,这就要求待安装在PCB板上的电容器的引脚2能够准确对应于PCB板上已经制成的安装孔,则在安装过程中电容器才能及时快速的插入PCB板上,如果引脚2在封装时出现倾斜、偏移等情况,则会影响电容器的正常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用于无壳电容器的浇筑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对引脚和电容器芯子固定于引脚定位架上,且电容器芯子位于模腔内,加工出电容器的引脚定位准确,引脚不易出现倾斜、偏移等情况,电容器能够及时快速的插入PCB板上。(二)技术方案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无壳电容器的浇筑装置,包括模具及其内部用于放置电容器芯子并在电容器芯子外部成型环氧树脂外层的模腔,所述模具上开设有与模腔连通的注料口,所述模具的顶部开设有用于供引脚穿出的穿出孔,所述模具上设置有引脚定位架,所述引脚定位架位于模具上方的部分上开设有引脚定位孔,穿过所述引脚定位孔设置有与引脚螺纹孔螺纹连接以将引脚和电容器芯子固定于引脚定位架上的固定螺钉。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模具包括连接形成模腔且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底板、侧板、顶板,所述侧板包括对称设置于底板上的两块第一侧板、对称设置于底板上且分别设置于第一侧板相背的两侧壁上的两块第二侧板,所述顶板盖设于两个第一侧板和两个第二侧板上,所述注料口和穿出孔均开设于顶板上。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板朝向侧板的端面上开设有用于供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插入的插槽,所述底板长边所在的两侧壁上均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一穿孔,两块所述第二侧板背离第一侧板的侧壁上均对称开设有两个用于与第一穿孔对齐的第二穿孔,每块所述第一侧板朝向两块第二侧板的侧壁上均开设有用于与第二穿孔对齐的第一螺纹孔,穿过所述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设置有与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且用于将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固定于底板上的第一螺钉。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顶板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半顶板,所述穿出孔对半开设于两个半顶板上,所述注料口开设于其中一个半顶板上,两个所述半顶板通过第二螺钉固定于侧板上。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两个所述第一侧板相背的两侧壁上均开设有架体螺纹孔,所述引脚定位架包括设置于模具上方的横架、朝下设置于横梁两端上的两个竖架,所述引脚定位孔开设于横架朝向模具的端面上,两个所述竖架相对的侧壁分别与两块第一侧板相背的侧壁抵接,两个所述竖架上均开设有用于与架体螺纹孔对齐的第三穿孔,穿过所述第三穿孔设置有与架体螺纹孔螺纹连接且用于将引脚定位架固定于模具上的第三螺钉。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两个所述第一侧板相背的两侧壁上均设置有托架,两个所述竖架的下端面与两个托架的上端面抵接以方便工人将引脚定位架安装在模具上。(三)有益效果综上所述,本技术对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加工质量好:引脚和电容器芯子固定于引脚定位架上,且电容器芯子位于模腔内,加工出电容器的引脚定位准确,引脚不易出现倾斜、偏移等情况,电容器能够及时快速的插入PCB板上;2、脱模方便:脱模时,工人拧开固定螺钉和第三螺钉,将引脚定位架从模具上取下,然后拧开第二螺钉,将两个半顶板从两块第一侧板和两块第二侧板上取下,接着拧开第一螺钉,将底板与两块第一侧板和两块第二侧板分离,最后将两块第一侧板和两块第二侧板与成型后的电容器分离,模具采用上述的结构,脱模时较为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的电容器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突出电容器的具体结构;图2是现有的电容器芯子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突出电容器芯子的具体结构;图3是实施例中用于无壳电容器的浇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突出本用于无壳电容器的浇筑装置的具体结构;图4为图3沿I-I线的剖视结构图,主要突出本用于无壳电容器的浇筑装置的内部结构;图5为图3沿J-J线的剖视结构图,主要突出本用于无壳电容器的浇筑装置的内部结构;图6为实施例中顶板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突出顶板的具体结构。附图标记:1、电容器芯子;11、第一金属薄膜;12、第一绝缘膜;13、第二金属薄膜;14、第二绝缘膜;2、引脚;4、引脚螺纹孔;5、环氧树脂外层;6、模具;7、模腔;8、底板;9、侧板;91、第一侧板;92、第二侧板;10、顶板;101、半顶板;15、插槽;16、第一穿孔;17、第二穿孔;18、第一螺纹孔;19、第一螺钉;20、穿出孔;21、第二螺钉;22、注料口;23、架体螺纹孔;24、引脚定位架;241、横架;242、竖架;25、引脚定位孔;26、固定螺钉;27、第三穿孔;28、第三螺钉;29、托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3所示,一种用于无壳电容器的浇筑装置,包括模具6及其内部用于放置电容器芯子1并在电容器芯子1外部成型环氧树脂外层5的模腔7,模具6上设置有用于定位引脚2的引脚定位架24。模具6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底板8、侧板9、顶板10,底板8、侧板9、顶板10组装形成模具6的同时会在其内部形成用于成型环氧树脂外层5的模腔7。如图3和4所示,底板8为矩形板体,底板8的顶面上开设有四个矩形的插槽15,四个插槽15连通且形成方环形。侧板9包括两块相互对称的第一侧板91和两块相互对称的第二侧板92,第一侧板91和第二侧板92均为矩形板体,两块第一侧板91和两块第二侧板92的底部分别插入到四个插槽15中,即对侧板9进行初步定位,便于后续的安装工作。两块第二侧板92分别位于两块第一侧板91的两侧,两块第二侧板92与每个第一侧板91相背的两侧壁抵接,两块第一侧板91和两块第二侧板92连接形成方框形。如图3和5所示,底板8长边所在的两侧壁上均对称开设有两个圆形的第一穿孔16,两块第二侧板92背离第一侧板91的侧壁上均对称开设有两个圆形的第二穿孔17,四个第二穿孔17与对应位置的四个第一穿孔16对齐,每块第一侧板91朝向两块第二侧板92的侧壁上均开设有第一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无壳电容器的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6)及其内部用于放置电容器芯子(1)并在电容器芯子(1)外部成型环氧树脂外层(5)的模腔(7),所述模具(6)上开设有与模腔(7)连通的注料口(22),所述模具(6)的顶部开设有用于供引脚(2)穿出的穿出孔(20),所述模具(6)上设置有引脚定位架(24),所述引脚定位架(24)位于模具(6)上方的部分上开设有引脚(2)定位孔,穿过所述引脚(2)定位孔设置有与引脚(2)螺纹孔螺纹连接以将引脚(2)和电容器芯子(1)固定于引脚定位架(24)上的固定螺钉(2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无壳电容器的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6)及其内部用于放置电容器芯子(1)并在电容器芯子(1)外部成型环氧树脂外层(5)的模腔(7),所述模具(6)上开设有与模腔(7)连通的注料口(22),所述模具(6)的顶部开设有用于供引脚(2)穿出的穿出孔(20),所述模具(6)上设置有引脚定位架(24),所述引脚定位架(24)位于模具(6)上方的部分上开设有引脚(2)定位孔,穿过所述引脚(2)定位孔设置有与引脚(2)螺纹孔螺纹连接以将引脚(2)和电容器芯子(1)固定于引脚定位架(24)上的固定螺钉(2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无壳电容器的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6)包括连接形成模腔(7)且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底板(8)、侧板(9)、顶板(10),所述侧板(9)包括对称设置于底板(8)上的两块第一侧板(91)、对称设置于底板(8)上且分别设置于第一侧板(91)相背的两侧壁上的两块第二侧板(92),所述顶板(10)盖设于两个第一侧板(91)和两个第二侧板(92)上,所述注料口(22)和穿出孔(20)均开设于顶板(10)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无壳电容器的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8)朝向侧板(9)的端面上开设有用于供第一侧板(91)和第二侧板(92)插入的插槽(15),所述底板(8)长边所在的两侧壁上均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一穿孔(16),两块所述第二侧板(92)背离第一侧板(91)的侧壁上均对称开设有两个用于与第一穿孔(16)对齐的第二穿孔(17),每块所述第一侧板(91)朝向两块第二侧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峰古骏程海超古玮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七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