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束防水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46465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6:35
一种线束防水塞,包括外塞,外塞包括挡圈柱、塞柱,挡圈柱位于塞柱上侧,挡圈柱外径大于塞柱,挡圈柱与塞柱同轴;还包括沉台孔、中心通孔,沉台孔位于挡圈柱上表面,与其同轴,中心通孔与沉台孔同轴,顶端与沉台孔连通,底端在塞柱底面形成开口;还包括内塞,内塞包括压板、内塞柱、胶套;内塞柱下部为柱形部,上部为倒锥台型部,内部为柱形通孔,柱形部外径稍大于外塞中心通孔的内径,压板为环形固定于内塞柱顶端与内塞柱同轴,压板外径小于沉台孔内径;胶套一端的端口密封固定于内塞柱临近压板的一端端口;胶套自然状态下外径大于内塞柱内径;还包括椭圆胶囊,椭圆胶囊可以是空心囊。该线束防水塞结构简洁、便于装配、防水效果优良。

Waterproof plug of harn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束防水塞
本技术涉及涉及一种线束安装于设备上的防水胶塞。
技术介绍
用橡胶料把防水塞注塑在线束上,便于组装,提高生产效率和良率,防水性能能达到IP67,但是,注塑工艺比较复杂,提高了线束生产的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快速安装,且防水等级不低于注塑防水塞的装配型线束防水塞。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包括外塞,外塞包括挡圈柱、塞柱,挡圈柱位于塞柱上侧,挡圈柱外径大于塞柱,挡圈柱与塞柱同轴;还包括沉台孔、中心通孔,沉台孔位于挡圈柱上表面,与其同轴,中心通孔与沉台孔同轴,顶端与沉台孔连通,底端在塞柱底面形成开口;还包括内塞,内塞包括压板、内塞柱、胶套;内塞柱下部为柱形部,上部为倒锥台型部,内部为柱形通孔,柱形部外径稍大于外塞中心通孔的内径,压板为环形固定于内塞柱顶端与内塞柱同轴,压板外径小于沉台孔内径;胶套一端的端口密封固定于内塞柱临近压板的一端端口;胶套自然状态下外径大于内塞柱内径;还包括椭圆胶囊,椭圆胶囊可以是空心囊,椭圆胶囊最大外径与线束的外径之和大于胶套内径。优选的,椭圆胶囊内充气,或是充入液体、亦或是可固化液体,亦或是凝胶。优选的,所述椭圆胶囊内充入热固化硅胶。优选的,柱形部外径大于外塞中心通孔的内径1-3mm。优选的,胶套自然状态下外径大于内塞柱内径1-2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便于装配,防水效果优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俯视图。<br>图3是图2A-A向剖视图。图4是内塞和线束安装配合示意图。图5是内塞装配后结构示意图。图6是防水塞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外塞10、沉台孔11、中心通孔12、挡圈柱13、塞柱14、内塞20、压板21、内塞柱22、胶套23、线束30、椭圆胶囊4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技术做详细描述。如图1至6所示,一种线束防水塞,包括外塞10,外塞包括挡圈柱13、塞柱14,挡圈柱13位于塞柱14上侧,挡圈柱13外径大于塞柱14,挡圈柱13与塞柱14同轴;还包括沉台孔11、中心通孔12,沉台孔11位于挡圈柱13上表面,与其同轴,中心通孔12与沉台孔11同轴,顶端与沉台孔11连通,底端在塞柱14底面形成开口;还包括内塞20,内塞20包括压板21、内塞柱22、胶套23;内塞柱22下部为柱形部,上部为倒锥台型部,内部为柱形通孔,柱形部外径稍大于外塞10中心通孔12的内径,大1-3mm。压板21为环形固定于内塞柱22顶端与内塞柱22同轴,压板21外径小于沉台孔11内径;胶套23一端的端口密封固定于内塞柱22临近压板21的一端端口;胶套23自然状态下外径大于内塞柱22内径1-2mm还包括椭圆胶囊40,椭圆胶囊40可以是空心囊,也可以在装配前填充气,或是充入液体、亦或是可固化液体,以及凝胶,椭圆胶囊40最大外径与线束的外径之和大于胶套23内径。使用时,线束30和椭圆胶囊40并排或将椭圆胶囊40放在线束30包围内,胶套23预先拉出内塞柱22外,线束30和椭圆胶囊40一部分插入胶套23,然后向内塞柱22中插,使胶套23和线束30以及椭圆胶囊40一同塞入内塞柱22中,椭圆胶囊40如果一开始充有气或是液体即可使线束与胶套一起与线束30之间形成密封,同时胶套23与内塞柱22之间形成密封。如此,将内塞20在塞入外塞10的中心通孔中,压板21便于施力,内塞柱22上部是倒锥台形,使其能够与外塞形成密封。如此能够形成装配的密封防水塞。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精神和原则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束防水塞,包括外塞,外塞包括挡圈柱、塞柱,其特征在于,挡圈柱位于塞柱上侧,挡圈柱外径大于塞柱,挡圈柱与塞柱同轴;/n还包括沉台孔、中心通孔,沉台孔位于挡圈柱上表面,与其同轴,中心通孔与沉台孔同轴,顶端与沉台孔连通,底端在塞柱底面形成开口;/n还包括内塞,内塞包括压板、内塞柱、胶套;内塞柱下部为柱形部,上部为倒锥台型部,内部为柱形通孔,柱形部外径稍大于外塞中心通孔的内径,压板为环形固定于内塞柱顶端与内塞柱同轴,压板外径小于沉台孔内径;胶套一端的端口密封固定于内塞柱临近压板的一端端口;胶套自然状态下外径大于内塞柱内径;/n还包括椭圆胶囊,椭圆胶囊可以是空心囊,椭圆胶囊最大外径与线束的外径之和大于胶套内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束防水塞,包括外塞,外塞包括挡圈柱、塞柱,其特征在于,挡圈柱位于塞柱上侧,挡圈柱外径大于塞柱,挡圈柱与塞柱同轴;
还包括沉台孔、中心通孔,沉台孔位于挡圈柱上表面,与其同轴,中心通孔与沉台孔同轴,顶端与沉台孔连通,底端在塞柱底面形成开口;
还包括内塞,内塞包括压板、内塞柱、胶套;内塞柱下部为柱形部,上部为倒锥台型部,内部为柱形通孔,柱形部外径稍大于外塞中心通孔的内径,压板为环形固定于内塞柱顶端与内塞柱同轴,压板外径小于沉台孔内径;胶套一端的端口密封固定于内塞柱临近压板的一端端口;胶套自然状态下外径大于内塞柱内径;
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张艳艳张扬
申请(专利权)人:凯保乐电子徐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