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件抛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4475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5: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械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工件抛光装置,其通过对工件进行抛光处理,有效节省人工抛光时的体力和时间,提高抛光速度,提高工作效率,工件顶端抛光后的光泽均匀性提高,有效提高抛光效果,同时人体可远离抛光装置,有效防止装置对人体造成擦伤,提高安全性和实用性;包括工作台、后板、顶板、第一电机、第一传动轴、抛光片、两组安装板、丝杠、联轴器、第二传动轴、电机座、减速器和第三传动轴,工作台的顶端后侧与后板的底端连接,后板的顶端与顶板的后端连接,顶板的底端前侧设置有收起装置,收起装置的底端与第一电机的顶端连接。

A polishing device for workpiec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件抛光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械设备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工件抛光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机械工件在进行加工生产时经常需要对其进行抛光处理,工件抛光时通常采用人工抛光的方式进行,工人通过抛光机对工件表面进行打磨抛光处理,人工操作时,人体需对抛光机产生向下压力,从而使抛光机的底端与工件顶端贴紧并对工件进行抛光处理,人体体力消耗较大,抛光速度较慢,工作效率较低,由于人体对抛光机的向下压力无法保持均匀,抛光机对工件不同位置的抛光效果存在差异,导致工件抛光均匀性较差,产品加工质量较低,同时抛光机高速运行时,容易对人体造成擦伤,导致安全性和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通过对工件进行抛光处理,有效节省人工抛光时的体力和时间,提高抛光速度,提高工作效率,工件顶端抛光后的光泽均匀性提高,有效提高抛光效果,同时人体可远离抛光装置,有效防止装置对人体造成擦伤,提高安全性和实用性的工件抛光装置。本技术的一种工件抛光装置,包括工作台、后板、顶板、第一电机、第一传动轴、抛光片、两组安装板、丝杠、联轴器、第二传动轴、电机座、减速器和第三传动轴,工作台的顶端后侧与后板的底端连接,后板的顶端与顶板的后端连接,顶板的底端前侧设置有收起装置,收起装置的底端与第一电机的顶端连接,第一电机的底端与第一传动轴的顶端连接,第一传动轴的底端与抛光片的顶端中部连接,两组安装板的底端分别安装在工作台的顶端右前侧和左前侧,丝杠的右端与右侧安装板的左端上侧可转动连接,左侧安装板的上侧设置有左右贯穿的第一通孔,丝杠的左端穿过第一通孔并伸出至左侧安装板的左方,丝杠的左端与联轴器的右端连接,联轴器的左端与第二传动轴的右端连接,电机座位于左侧安装板的左方,电机座的底端安装在工作台的顶端左侧,电机座的顶端前侧与减速器的底端连接,减速器的右端中部与第二传动轴的左端连接,减速器的后端与第三传动轴的前端连接,第三传动轴的后端设置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底端安装在电机座的顶端后侧,两组安装板之间下侧设置有导轨,导轨的底端横向安装在工作台的顶端,导轨的顶端可滑动设置有滑块,滑块的顶端设置有移动台,移动台的中部设置有左右贯穿的第一螺纹孔,移动台通过第一螺纹孔螺装套设在丝杠上;打开第一电机,第一电机通过第一传动轴带动抛光片旋转,将工件固定在移动台的顶端,打开第二电机,第二电机通过第三传动轴、减速器、第二传动轴和联轴器带动丝杠转动,丝杠的外壁与移动台上第一螺纹孔内壁螺装连接,丝杠带动移动台进行左右移动,移动台带动工件进行左右移动,工件移动至抛光片的底端时,工件的顶端与转动状态的抛光片的底端接触,抛光片的底端对工件顶端进行打磨抛光处理,从而实现工件的往复抛光处理,同时移动台带动滑块在导轨上进行左右滑动,导轨和滑块可对移动台进行支撑和导向,通过对工件进行抛光处理,有效节省人工抛光时的体力和时间,提高抛光速度,提高工作效率,工件顶端与抛光片底端之间的接触力保持均匀,工件顶端抛光后的光泽均匀性提高,有效提高抛光效果,提高产品质量,同时工件在进行抛光处理时,人体可远离抛光装置,有效防止运行状态的抛光装置对人体造成擦伤,防止工件抛光时产生的灰尘对人体造成伤害,提高安全性和实用性。本技术的一种工件抛光装置,收起装置包括液压站、液压管、固定板、液压杆和移动板,液压站的底端安装在顶板的顶端前侧,液压管的左端上侧与液压站的右端下侧连通,固定板的顶端安装在顶板的底端前侧,固定板的底端与液压杆的顶端连接,液压管的左端下侧与液压杆的右端上侧连通,液压杆的底端与移动板的顶端中部连接,移动板的底端中部与第一电机的顶端连接;打开液压站,液压站通过液压管可控制液压杆的底端进行上下移动,液压杆的底端带动移动板、第一电机、第一传动轴和抛光片进行上下移动,从而方便使抛光片的底端远离移动台的顶端,方便将抛光片进行收集,通过设置收起装置,可方便使抛光片向上移动并处于收起状态,从而方便对第一电机、第一传动轴和抛光片进行维修和更换,移动台的顶端与抛光片之间的空间增大,可有效防止工件在进行上下料工作,抛光片对工人手臂造成擦伤,同时可方便调整抛光片的工作高度,从而方便对不同规格的工件进行抛光处理,提供实用性。本技术的一种工件抛光装置,还包括两组导向杆,两组导向杆的底端分别安装在移动板的顶端左侧和右侧,顶板的左前侧和右前侧均设置有上下贯穿的第二通孔,两组导向杆的顶端分别穿过两组第二通孔并伸出至顶板的上方,两组导向杆的外壁分别与两组第二通孔的内壁可滑动连接;移动板进行上下移动时,移动板带动两组导向杆分别在两组第二通孔内进行上下滑动,通过设置两组导向杆,可方便对移动板进行支持和导向,从而提高移动板、第一电机、第一传动轴和抛光片移动时的稳定性,提高实用性。本技术的一种工件抛光装置,还包括两组限位套和两组第一锁紧螺栓,两组限位套的中部均设置有上下贯穿的第三通孔,两组第三通孔的外侧均连通设置有第二螺纹孔,两组限位套通过两组第三通孔分别套装在两组导向杆的上侧,两组第一锁紧螺栓的内端分别旋入两组第二螺纹孔内并分别与两组导向杆的外壁贴紧;旋紧两组第一锁紧螺栓,两组限位套分别与两组导向杆固定连接,两组导向杆向下移动时,两组限位套可分别与顶板的顶端左前侧和右前侧接触,从而方便对两组导向杆的向下移动位置进行限位,方便对移动板和抛光片向下移动位置进行限位,有效防止抛光片在移动时与其他装置发生碰撞,提高安全性,旋松两组第一锁紧螺栓,两组限位套可分别在两组导向杆上进行上下滑动,从而调整限位套的高度,方便对移动板和抛光片的限位高度进行调整,提高实用性。本技术的一种工件抛光装置,还包括定位块,定位块的底端安装在移动台的顶端右侧,定位块的左端连通设置有定位槽;工件放置在移动台的顶端,工件的右端放入定位槽内,通过设置定位块,可方便对工件进行快速定位,提高工作效率,有效防止工件在移动台上的位置发生偏移,导致抛光片的底端无法对工件顶端进行全面抛光处理,提高实用性和可靠性。本技术的一种工件抛光装置,还包括紧固装置,紧固装置的底端安装在移动台的顶端左侧,紧固装置包括支撑板、推杆、推板和弹簧,支撑板的底端安装在移动台的顶端左侧,支撑板的中部设置有左右贯穿的第四通孔,推杆的右端穿过第四通孔并伸出至支撑板的右方,推杆的右端与推板的左端连接,推杆的左端设置有把手,推板的底端与移动台的顶端接触并可在移动台的顶端进行左右滑动,弹簧套装在推杆的右侧,弹簧的左端与支撑板的右端外侧可转动连接,弹簧的右端设置有调整装置,调整装置与推杆的右侧外壁连接;通过把手拉动推杆向左移动,推杆带动调整装置和推板向左移动,调整装置对弹簧的右端进行压缩,弹簧发生弹性变形,将工件放置在推板和定位块之间,松开把手,弹簧推动调整装置和推板向右移动,推板的右端与工件的左端贴紧,从而对工件进行快速夹紧固定,有效防止工件随意移动,提高实用性。本技术的一种工件抛光装置,调整装置包括调整螺母,推杆的右侧外壁设置有螺纹,调整螺母螺装套设在推杆的右侧外壁上,调整螺母的左端外侧与弹簧的右端连接;通过把手对推杆在圆周上的转动方向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件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后板(2)、顶板(3)、第一电机(4)、第一传动轴(5)、抛光片(6)、两组安装板(7)、丝杠(8)、联轴器(9)、第二传动轴(10)、电机座(11)、减速器(12)和第三传动轴(13),工作台(1)的顶端后侧与后板(2)的底端连接,后板(2)的顶端与顶板(3)的后端连接,顶板(3)的底端前侧设置有收起装置,收起装置的底端与第一电机(4)的顶端连接,第一电机(4)的底端与第一传动轴(5)的顶端连接,第一传动轴(5)的底端与抛光片(6)的顶端中部连接,两组安装板(7)的底端分别安装在工作台(1)的顶端右前侧和左前侧,丝杠(8)的右端与右侧安装板(7)的左端上侧可转动连接,左侧安装板(7)的上侧设置有左右贯穿的第一通孔,丝杠(8)的左端穿过第一通孔并伸出至左侧安装板(7)的左方,丝杠(8)的左端与联轴器(9)的右端连接,联轴器(9)的左端与第二传动轴(10)的右端连接,电机座(11)位于左侧安装板(7)的左方,电机座(11)的底端安装在工作台(1)的顶端左侧,电机座(11)的顶端前侧与减速器(12)的底端连接,减速器(12)的右端中部与第二传动轴(10)的左端连接,减速器(12)的后端与第三传动轴(13)的前端连接,第三传动轴(13)的后端设置有第二电机(14),第二电机(14)的底端安装在电机座(11)的顶端后侧,两组安装板(7)之间下侧设置有导轨(15),导轨(15)的底端横向安装在工作台(1)的顶端,导轨(15)的顶端可滑动设置有滑块(16),滑块(16)的顶端设置有移动台(17),移动台(17)的中部设置有左右贯穿的第一螺纹孔,移动台(17)通过第一螺纹孔螺装套设在丝杠(8)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件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后板(2)、顶板(3)、第一电机(4)、第一传动轴(5)、抛光片(6)、两组安装板(7)、丝杠(8)、联轴器(9)、第二传动轴(10)、电机座(11)、减速器(12)和第三传动轴(13),工作台(1)的顶端后侧与后板(2)的底端连接,后板(2)的顶端与顶板(3)的后端连接,顶板(3)的底端前侧设置有收起装置,收起装置的底端与第一电机(4)的顶端连接,第一电机(4)的底端与第一传动轴(5)的顶端连接,第一传动轴(5)的底端与抛光片(6)的顶端中部连接,两组安装板(7)的底端分别安装在工作台(1)的顶端右前侧和左前侧,丝杠(8)的右端与右侧安装板(7)的左端上侧可转动连接,左侧安装板(7)的上侧设置有左右贯穿的第一通孔,丝杠(8)的左端穿过第一通孔并伸出至左侧安装板(7)的左方,丝杠(8)的左端与联轴器(9)的右端连接,联轴器(9)的左端与第二传动轴(10)的右端连接,电机座(11)位于左侧安装板(7)的左方,电机座(11)的底端安装在工作台(1)的顶端左侧,电机座(11)的顶端前侧与减速器(12)的底端连接,减速器(12)的右端中部与第二传动轴(10)的左端连接,减速器(12)的后端与第三传动轴(13)的前端连接,第三传动轴(13)的后端设置有第二电机(14),第二电机(14)的底端安装在电机座(11)的顶端后侧,两组安装板(7)之间下侧设置有导轨(15),导轨(15)的底端横向安装在工作台(1)的顶端,导轨(15)的顶端可滑动设置有滑块(16),滑块(16)的顶端设置有移动台(17),移动台(17)的中部设置有左右贯穿的第一螺纹孔,移动台(17)通过第一螺纹孔螺装套设在丝杠(8)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件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收起装置包括液压站(18)、液压管(19)、固定板(20)、液压杆(21)和移动板(22),液压站(18)的底端安装在顶板(3)的顶端前侧,液压管(19)的左端上侧与液压站(18)的右端下侧连通,固定板(20)的顶端安装在顶板(3)的底端前侧,固定板(20)的底端与液压杆(21)的顶端连接,液压管(19)的左端下侧与液压杆(21)的右端上侧连通,液压杆(21)的底端与移动板(22)的顶端中部连接,移动板(22)的底端中部与第一电机(4)的顶端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工件抛光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宏骏谢炯吴月东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工业园区爱威特精密钣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