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床专用砂带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4465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5: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床专用砂带机,包括角磨机、主板、打磨组件、底板、侧板、弹簧、力传感器和限位螺丝;主板竖直且可转动的固定在侧板的左侧,角磨机固定在主板的右侧上方,打磨组件设置在主板的左侧并与角磨机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备磨削角度调节功能,既可以实现小切削量的软磨削,又能实现大切削量的硬磨削,扩大了适用范围,提高了利用率。

A special belt sander for machine too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床专用砂带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床专用砂带机。
技术介绍
砂带机是一种利用异步电机或者角磨机主体带动砂带运动以达到磨削目的的设备,具有易操作、低成本、功率利用率高、磨削工件表面质量高、磨削热量低的优点;现有的砂带机磨削角度单一且固定,只能实现切削量较小的软磨削,适用范围小,利用率较低,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备磨削角度调节功能,既可以实现小切削量的软磨削,又能实现大切削量的硬磨削,扩大了适用范围,提高了利用率的机床专用砂带机。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机床专用砂带机,包括角磨机、主板、打磨组件、底板、侧板、弹簧、力传感器和限位螺丝,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左后侧开设有缺口,所述力传感器设置在缺口的前侧内壁右端,所述缺口的右侧内壁上开设有横向分布的燕尾槽,所述侧板竖直设置在缺口中,所述侧板的右侧平面下端向外形成有横向分布的燕尾条,所述燕尾条可活动的插入在燕尾槽中,所述燕尾条的后端内部开设有腰型孔,所述限位螺丝向右穿过腰型孔并插入螺接在燕尾槽底面内部,所述侧板的前侧开设有沉孔,所述弹簧的一端插入在沉孔中,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套设在力传感器的感应端上;所述主板竖直且可转动的固定在侧板的左侧,所述角磨机固定在主板的右侧上方,所述打磨组件设置在主板的左侧并与角磨机相连。优选地,所述打磨组件包括砂带、动力轮、张紧组件、调偏轮、接触轮和U型护板;所述动力轮设置在主板的左侧上方,所述角磨机的输出轴向左穿过主板并插入固定在动力轮的中心,所述接触轮可转动的设置在主板的左侧下方,所述U型护板固定在主板的左侧并套设在动力轮的前侧外部,所述张紧组件设置在主板的右侧,所述调偏轮可转动的设置在张紧组件的左侧并与动力轮和接触轮均相互配合,所述砂带套设在动力轮、调偏轮和接触轮上。优选地,所述张紧组件包括拨块、张紧板、定位螺钉和旋钮螺钉;所述张紧板的前端可转动的设置在主板的右侧,所述调偏轮可转动的设置在张紧板的后端左侧,所述拨块的一端可转动的设置在张紧板的右侧,所述拨块的另一端通过定位螺钉固定在张紧板上,所述旋钮螺钉插入螺接在张紧板的后端右侧。优选地,所述张紧板的后端内部开设有弧形槽,对应地,所述拨块的另一端内部开设有L型槽,所述定位螺钉依次穿过L型槽和弧形槽并插入固定在主板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具备磨削角度调节功能,既可以实现小切削量的软磨削,又能实现大切削量的硬磨削,扩大了适用范围,提高了利用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前侧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右侧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的侧板的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的底板的结构图;图5为本技术在进行软磨削时的使用状态图;图6为本技术在进行硬磨削时的使用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6所示,一种机床专用砂带机,包括角磨机1、主板2、打磨组件、底板8、侧板83、弹簧13、力传感器14和限位螺丝15;底板8的左后侧开设有缺口82,力传感器14设置在缺口82的前侧内壁右端,缺口82的右侧内壁上开设有横向分布的燕尾槽81,侧板83竖直设置在缺口82中,侧板83的右侧平面下端向外形成有横向分布的燕尾条86,燕尾条86可活动的插入在燕尾槽81中,燕尾条86的后端内部开设有腰型孔84,限位螺丝15向右穿过腰型孔84并插入螺接在燕尾槽81底面内部,侧板83的前侧开设有沉孔85,弹簧13的一端插入在沉孔85中,弹簧13的另一端套设在力传感器14的感应端上;主板2竖直且可转动的固定在侧板83的左侧,角磨机1固定在主板2的右侧上方,打磨组件设置在主板2的左侧并与角磨机1相连,打磨组件包括砂带6、动力轮3、张紧组件、调偏轮4、接触轮5和U型护板7;动力轮3设置在主板2的左侧上方,角磨机1的输出轴向左穿过主板2并插入固定在动力轮3的中心,接触轮5可转动的设置在主板2的左侧下方,U型护板7固定在主板2的左侧并套设在动力轮3的前侧外部,张紧组件设置在主板2的右侧,调偏轮4可转动的设置在张紧组件的左侧并与动力轮3和接触轮5均相互配合,砂带6套设在动力轮3、调偏轮4和接触轮5上;张紧组件包括拨块9、张紧板10、定位螺钉17和旋钮螺钉11;张紧板10的前端可转动的设置在主板2的右侧,调偏轮4可转动的设置在张紧板10的后端左侧,拨块9的一端可转动的设置在张紧板10的右侧,拨块9的另一端通过定位螺钉17固定在张紧板10上,旋钮螺钉11插入螺接在张紧板10的后端右侧;张紧板10的后端内部开设有弧形槽1001,对应地,拨块9的另一端内部开设有L型槽91,定位螺钉17依次穿过L型槽91和弧形槽1001并插入固定在主板2中。使用时,将工件16装设在机床的转动盘上,再将底板8固定在机床的车刀架18上,调节主板2固定到侧板83的位置(如图5所示),进而使得调偏轮4和接触轮5分别位于工件16上下两侧,此时,位于调偏轮4和接触轮5之间的那段砂带6位于工件16的外侧,然后启动角磨机1转动进而带动动力轮3转动,从而带动砂带6在动力轮3、调偏轮4和接触轮5之间运转,再操作车刀架18以带动底板8朝工件16侧慢慢进给,从而利用砂带6对工件16表面进行软磨削;若调节主板2固定到侧板83的位置(如图6所示),以使得接触轮5位于工件16的外侧,此时的调偏轮4位于工件16的上方,启动角磨机1转动进而带动动力轮3转动,从而带动砂带6在动力轮3、调偏轮4和接触轮5之间运转,再操作车刀架18以带动底板8朝工件16侧慢慢进给,直到接触轮5压紧在工件16表面,从而利用套设在接触轮5外侧的那段砂带6对工件16表面进行硬磨削。拧松定位螺钉17,然后手握旋钮螺钉11上下摆动调节张紧板10的位置,进而使得定位螺钉17在弧形槽1001和L型槽91中滑动,从而对砂带6进行张紧或放松,调节后,拧紧定位螺钉17即可,拨块9起到了锁紧张紧板10的作用;若需要更换砂带6时,则可以将张紧板10下摆,进而带动调偏轮4下移,指导调偏轮4靠在接触轮5上侧,然后更换砂带6并重新张紧即可。在一般情况下,弹簧13始终处于被压缩状态,当接触轮5受到工件16的反弹力小于弹簧13预压缩的弹力时,弹簧13会向后推动侧板83,进而使得腰型孔84沿限位螺丝15向后移动,从而使得接触轮5压紧在工件16上;当接触轮5受到工件16的反弹力大于弹簧13预压缩的弹力时,弹簧13会被进一步压缩,进而按照同理使得侧板83向前移动,这样就起到了良好的缓冲作用,防止工件16的磨削力不至于过大,从而避免工件16过度磨削;力传感器14能将弹簧13受到的压力值转换为相关电信号(现有技术),从而检测弹簧13的压力值是否适合此种工件16,若不适合,则需要根据工件16的材质来更换一致相匹配的反弹力数值的弹簧13,以达到最佳的磨削条件。砂带机是一种利用异步电机或者角磨机主体带动砂带运动以达到磨削目的的设备,具有易操作、低成本、功率利用率高、磨削工件表面质量高、磨削热量低的优点;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床专用砂带机,包括角磨机、主板、打磨组件、底板、侧板、弹簧、力传感器和限位螺丝,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左后侧开设有缺口,所述力传感器设置在缺口的前侧内壁右端,所述缺口的右侧内壁上开设有横向分布的燕尾槽,所述侧板竖直设置在缺口中,所述侧板的右侧平面下端向外形成有横向分布的燕尾条,所述燕尾条可活动的插入在燕尾槽中,所述燕尾条的后端内部开设有腰型孔,所述限位螺丝向右穿过腰型孔并插入螺接在燕尾槽底面内部,所述侧板的前侧开设有沉孔,所述弹簧的一端插入在沉孔中,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套设在力传感器的感应端上;所述主板竖直且可转动的固定在侧板的左侧,所述角磨机固定在主板的右侧上方,所述打磨组件设置在主板的左侧并与角磨机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床专用砂带机,包括角磨机、主板、打磨组件、底板、侧板、弹簧、力传感器和限位螺丝,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左后侧开设有缺口,所述力传感器设置在缺口的前侧内壁右端,所述缺口的右侧内壁上开设有横向分布的燕尾槽,所述侧板竖直设置在缺口中,所述侧板的右侧平面下端向外形成有横向分布的燕尾条,所述燕尾条可活动的插入在燕尾槽中,所述燕尾条的后端内部开设有腰型孔,所述限位螺丝向右穿过腰型孔并插入螺接在燕尾槽底面内部,所述侧板的前侧开设有沉孔,所述弹簧的一端插入在沉孔中,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套设在力传感器的感应端上;所述主板竖直且可转动的固定在侧板的左侧,所述角磨机固定在主板的右侧上方,所述打磨组件设置在主板的左侧并与角磨机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床专用砂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组件包括砂带、动力轮、张紧组件、调偏轮、接触轮和U型护板;所述动力轮设置在主板的左侧上方,所述角磨机的输出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寅飞雍志培左宸羽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湛泸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