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海新专利>正文

一种汽车发动机护板切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4363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5: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护板加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汽车发动机护板切割装置,包括承重板,承重板底部的一端与支撑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支撑柱的另一端与连接杆一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杆一的另一端与梯形角铁的一端连接,梯形角铁的另一端与万向轮固定连接,承重板的一端与固定板的一端固定连接,固定板的另一端与轴承一的一侧固定连接,轴承一的内部套接有螺纹轴二。该汽车发动机护板切割装置,将汽车护板放置承重板上方,通过拧动圆形握把二使螺纹轴一在套管内旋转运动,达到压板对汽车护板固定的目的,解决了传统切割汽车护板的过程中对板材固定不牢固导致切割的误差较大,达不到理想的切割要求,切割速度慢,增加生产成本的问题。

A cutting device for automobile engine guard boar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发动机护板切割装置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加工
,具体为一种汽车发动机护板切割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汽车拥有量飞速增长,对汽车而言,最重要的部件就是发动机,汽车发动机是为汽车提供动力的机器,是汽车的心脏,影响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和环保性,发动机的安危直接关系到汽车的性能和行驶的安全性,因此,需要加以重点保护。目前,汽车发动机的底部一般都设有防护板,以便对发动机加以保护,但是,现有的防护板结构比较简单,做工粗糙,防护效果较差,并且在进一步切割护板的过程中由于对护板的固定不稳定,导致在切割的过程出现误差,增加生产成本,降低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发动机护板切割装置,具备切割速度快,切割过程中能够通过装置对汽车护板进行卡紧,无需人工手扶就可以进行加工,保证工人的人身安全,提高切割的速度,保证切割线条的准确性等优点,解决了传统的切割护板速度慢,切割效率低,在切割过程中无法保障工人的安全,切割过程中未卡紧就切割而导致达不到理想的切割效果的问题。(二)技术方案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发动机护板切割装置,包括承重板,承重板底部的一端与支撑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支撑柱的另一端与连接杆一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杆一的另一端与梯形角铁的一端连接,梯形角铁的另一端与万向轮固定连接,承重板的一端与固定板的一端固定连接,固定板的另一端与轴承一的一侧固定连接,轴承一的内部套接有螺纹轴二,螺纹轴二的表面与L型支撑板的底部套接,L型支撑板的顶部与螺纹轴一的外表面滑动连接,螺纹轴一的一段与圆形握把二的底部固定连接,螺纹轴一的另一端与压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L型支撑板的内部设置有异形齿轮,异形齿轮的表面与螺纹轴二的外表面啮合,异形齿轮的一侧与连接杆二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杆二的另一端与圆形握把一的一侧固定连接,承重板上表面的中部与支撑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支撑板的另一端轴承二的一侧固定连接,轴承二与转动轴的一端套接,转动轴的中部与套管套接,套管的一端与支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支撑杆的另一端与转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转动杆的另一端穿过切割片的中部,套管的顶部与切割电机的底部固定连接。进一步的,螺纹轴二的数量为两个,螺纹轴二的两端设置相反的螺纹,并且螺纹轴二的两端均固定链接有限位扣。进一步的,螺纹轴一的数量四个,两个螺纹轴一为一组通过L型支撑板内部的异形齿轮滑动连接于螺纹轴二的两端,并且每个螺纹轴一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压板。进一步的,万向轮的数量为四个,两个万向轮为一组通过支撑柱对称设置于承重板的底部。进一步的,轴承一的数量为四个,两个轴承一为一组套接于螺纹轴二的两端的表面,并且每个轴承一均通过固定板与承重板的一侧固定连接。进一步的,L型支撑板的数量为四个,每个L型支撑板的顶部均固定设置有螺纹套管,螺纹套管套接于螺纹轴一的外表面。1、该汽车发动机护板切割装置,将需要加工的护板放置承重板上方,通过拧动圆形握把二使螺纹轴一在套管内旋转运动,达到压板对汽车护板固定的目的,解决了传统切割护板的过程中对板材固定不牢固导致切割的误差较大,达不到理想的切割要求,切割速度慢,增加生产成本的问题。2、该汽车发动机护板切割装置,通过万向轮的设置,使装置的移动更加方便,省时省力,能够适应各种工作场地,提高工作效率,在切割的过程中充分的固定汽车护板,对操作工人的人身安全进一步保障,降低生产成本,操作简单,对操作工人的要求较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正面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右侧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结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图2的A处放大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分述如下:1承重板、2轴承一、3限位扣、4固定板、5圆形握把一、6压板、7螺纹轴一、8圆形握把二、9支撑柱、10连接杆一、11梯形角铁、12万向轮、13支撑板、14切割片、15支撑杆、16转动杆、17套管、18轴承二、19转动轴、20切割电机、21螺纹轴二、22L型支撑板、23连接杆二、24异形齿轮、25螺纹套管。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请参阅图1-4,一种汽车发动机护板切割装置,包括承重板1,承重板1底部的一端与支撑柱9的一端固定连接,支撑柱9的另一端与连接杆一10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杆一10的另一端与梯形角铁11的一端连接,梯形角铁11的另一端与万向轮12固定连接,万向轮12的数量为四个,两个万向轮12为一组通过支撑柱9对称设置于承重板1的底部,设置四个万向轮12使装置在移动的过程中省时省力,使装置能够适应各种场地,承重板1的一端与固定板4的一端固定连接,固定板4的另一端与轴承一2的一侧固定连接,轴承一2的数量为四个,两个轴承一2为一组套接于螺纹轴二21的两端的表面,并且每个轴承一均通过固定板4与承重板1的一侧固定连接,设置轴承一2使螺纹轴二21更加稳定,并且避免螺纹轴二21发生卡死的问题发生,轴承一2的内部套接有螺纹轴二21,螺纹轴二21的数量为两个,螺纹轴二21的两端设置相反的螺纹,并且螺纹轴二21的两端均固定链接有限位扣3,螺纹轴二21设置相反的螺纹,使与螺纹轴二21外表面啮合的异形齿轮24运动更加方便,易于固定不同规格的汽车护板,提高固定的应用范围,螺纹轴二21的表面与L型支撑板22的底部套接,L型支撑板22的数量为四个,每个L型支撑板22的顶部均固定设置有螺纹套管25,螺纹套管25套接于螺纹轴一7的外表面,设置螺纹套管25,使螺纹轴一7向下运动更加的便捷,提高对板材固定的速度,同时避免固定以后发生松动的现象,L型支撑板22的顶部与螺纹轴一7的外表面滑动连接,螺纹轴一7的数量四个,两个螺纹轴一7为一组通过L型支撑板22内部的异形齿轮24滑动连接于螺纹轴二21的两端,并且每个螺纹轴一7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压板6,设置四个对称的螺纹轴一7能够对需要加工的汽车护板的四个角进行固定,提高固定的稳定性,螺纹轴一7的一段与圆形握把二8的底部固定连接,螺纹轴一7的另一端与压板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L型支撑板22的内部设置有异形齿轮24,异形齿轮24的表面与螺纹轴二21的外表面啮合,异形齿轮24的一侧与连接杆二23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杆二23的另一端与圆形握把一5的一侧固定连接,承重板1上表面的中部与支撑板13的一端固定连接,支撑板13的另一端轴承二18的一侧固定连接,轴承二18与转动轴19的一端套接,转动轴19的中部与套管17套接,套管17的一端与支撑杆15的一端固定连接,支撑杆15的另一端与转动杆16的一端固定连接,转动杆16的另一端穿过切割片14的中部,套管17的顶部与切割电机20的底部固定连接。在使用时,将汽车护板放置承重板1的表面,拧动圆形握把二8使螺纹轴一7在套管25内转动,使螺纹轴一7带动压板6向下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发动机护板切割装置,包括承重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板(1)底部的一端与支撑柱(9)的一端固定连接,支撑柱(9)的另一端与连接杆一(10)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杆一(10)的另一端与梯形角铁(11)的一端连接,梯形角铁(11)的另一端与万向轮(12)固定连接,承重板(1)的一端与固定板(4)的一端固定连接,固定板(4)的另一端与轴承一(2)的一侧固定连接,轴承一(2)的内部套接有螺纹轴二(21),螺纹轴二(21)的表面与L型支撑板(22)的底部套接,L型支撑板(22)的顶部与螺纹轴一(7)的外表面滑动连接,螺纹轴一(7)的一段与圆形握把二(8)的底部固定连接,螺纹轴一(7)的另一端与压板(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L型支撑板(22)的内部设置有异形齿轮(24),异形齿轮(24)的表面与螺纹轴二(21)的外表面啮合,异形齿轮(24)的一侧与连接杆二(23)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杆二(23)的另一端与圆形握把一(5)的一侧固定连接,承重板(1)上表面的中部与支撑板(13)的一端固定连接,支撑板(13)的另一端轴承二(18)的一侧固定连接,轴承二(18)与转动轴(19)的一端套接,转动轴(19)的中部与套管(17)套接,套管(17)的一端与支撑杆(15)的一端固定连接,支撑杆(15)的另一端与转动杆(16)的一端固定连接,转动杆(16)的另一端穿过切割片(14)的中部,套管(17)的顶部与切割电机(20)的底部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发动机护板切割装置,包括承重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板(1)底部的一端与支撑柱(9)的一端固定连接,支撑柱(9)的另一端与连接杆一(10)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杆一(10)的另一端与梯形角铁(11)的一端连接,梯形角铁(11)的另一端与万向轮(12)固定连接,承重板(1)的一端与固定板(4)的一端固定连接,固定板(4)的另一端与轴承一(2)的一侧固定连接,轴承一(2)的内部套接有螺纹轴二(21),螺纹轴二(21)的表面与L型支撑板(22)的底部套接,L型支撑板(22)的顶部与螺纹轴一(7)的外表面滑动连接,螺纹轴一(7)的一段与圆形握把二(8)的底部固定连接,螺纹轴一(7)的另一端与压板(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L型支撑板(22)的内部设置有异形齿轮(24),异形齿轮(24)的表面与螺纹轴二(21)的外表面啮合,异形齿轮(24)的一侧与连接杆二(23)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杆二(23)的另一端与圆形握把一(5)的一侧固定连接,承重板(1)上表面的中部与支撑板(13)的一端固定连接,支撑板(13)的另一端轴承二(18)的一侧固定连接,轴承二(18)与转动轴(19)的一端套接,转动轴(19)的中部与套管(17)套接,套管(17)的一端与支撑杆(15)的一端固定连接,支撑杆(15)的另一端与转动杆(16)的一端固定连接,转动杆(16)的另一端穿过切割片(14)的中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勤
申请(专利权)人:何海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