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传感器的自适应检损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4321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5: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多传感器的自适应检损机器人,包括:外壳、主控制板、检测拍摄模块、WIFI模块、照明驱动模块和监控终端,检测拍摄模块、WIFI模块、照明驱动模块和监控终端分别与主控制板连接;主控制板和照明驱动模块位于外壳内部;检测拍摄模块和WIFI模块嵌入在外壳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采用机器人自动化的检测方式无需工作人员搭爬升梯,减小了对电杆的二次损伤;机器人自动化的检测方式,相较人工检测,降低检测成本;机器人有照明、防风等内设装置,可适应夜间、9级大风和雨雪等天气,保证电缆检测的及时性,削弱不确定性;检测工作人员的工作主要为机器人的装卸,提高了工作安全性,加强安全保障。

Adaptive damage detection robot based on multi-sens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多传感器的自适应检损机器人
本技术涉及机器人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多传感器的自适应检损机器人。
技术介绍
近年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用电需求不断增大,输电设备发展亦越来越快。电缆作为输电设备中的重要构件,其正常工作保障是电力装置安全运行的重要基础,目前电缆的基础维护与检测主要还是由人工完成,其具有以下不足:1)易受二次损伤,在保护设施不足的情况下,电缆线路很容易在外力作用下受到一定的损伤,即受到二次伤害;2)成本较高,工作人员需要定期对管辖范围内的电缆线路进行巡视检查,花费人力成本较多;3)不确定性大,人工检测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如夜间环境下,无法正常检测电缆,效率低下;4)安全性差,因电缆检测项目较多,若没有及时检测到电缆的开裂、油污等受损情况,易造成安全隐患因此,使用机器人检测电缆表面的开裂受损情况,采集相关的检测数据,传输至计算机端分析与处理相关数据,对于输电设备的日常维护是十分有意义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多传感器的自适应检损机器人,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多传感器的自适应检损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主控制板、检测拍摄模块、WIFI模块、照明驱动模块和监控终端,所述检测拍摄模块、WIFI模块、照明驱动模块和监控终端分别与所述主控制板连接;/n所述主控制板和照明驱动模块位于所述外壳内部;/n所述检测拍摄模块和WIFI模块嵌入在所述外壳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多传感器的自适应检损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主控制板、检测拍摄模块、WIFI模块、照明驱动模块和监控终端,所述检测拍摄模块、WIFI模块、照明驱动模块和监控终端分别与所述主控制板连接;
所述主控制板和照明驱动模块位于所述外壳内部;
所述检测拍摄模块和WIFI模块嵌入在所述外壳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为两个对称的半圆筒组装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板外侧具有主控制板保护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板包括:单片机、电源接口、CCD接口、摄像头接口、爬行履带驱动电路及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中宝徐建军杨倩余乐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交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