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荧光细胞分析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541163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4: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荧光细胞分析系统,便携式荧光细胞分析系统包括显微成像模组、载物台和光源;显微成像模组包括图像采集单元和显微放大单元,沿垂直载物台的方向,图像采集单元与载物台之间的有效工作距离L1满足30mm≤L1≤100mm;显微放大单元至少包括放大物镜组,放大物镜组包括至少一个物镜,物镜的焦距f满足2mm≤f≤10mm;光源包括明场光源和至少一个荧光光源。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证可以实现荧光显微成像,并且通过合理设置图像采集单元与载物台之间有效工作距离以及合理设置物镜的焦距,保证显微成像模组小巧紧凑,增加便携式荧光细胞分析系统的集成度和便携性。

A portable fluorescent cell analysis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荧光细胞分析系统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荧光成像
,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荧光细胞分析系统。
技术介绍
显微成像技术目前应用地越来越多,广泛应用在教学,科研,细胞分析等领域中,帮助人们实现对微观领域的认知,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荧光显微成像是显微成像技术的一个重要应用,荧光显微成像是利用特定波长的激发光源照射样品,被荧光标记的细胞样品收到激发产生不同波长的荧光,然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样品的形态与结构,借此来研究细胞内物质的吸收、运输、化学物质的分布及定位等。传统的生物荧光检测需要采用专业的荧光显微镜才能观察,虽功能齐全但设备造价昂贵;并且传统的荧光显微镜中,例如传统的CCD或者CMOS荧光显微镜,早期的CCD或CMOS因为技术工艺和生产成本的限制,芯片尺寸相对偏小,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用户对于大像素高分辨率的图像效果追求,使得现在的CCD或CMOS的芯片尺寸越来越大,使得科研级CCD或CMOS相机的成本也居高不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便携式荧光细胞分析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便携式荧光细胞分析系统成本高、体积大、便携性差的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荧光细胞分析系统,包括显微成像模组、载物台和光源;所述显微成像模组包括图像采集单元和显微放大单元;沿垂直所述载物台的方向,所述图像采集单元与所述载物台之间的有效工作距离L1满足30mm≤L1≤100mm;所述显微放大单元至少包括放大物镜组,所述放大物镜组包括至少一个物镜,所述物镜的焦距f满足2mm≤f≤10mm;所述光源包括明场光源和至少一个荧光光源。可选的,所述显微成像模组可拆卸设置。可选的,所述便携式荧光细胞分析系统还包括升降组件,所述显微成像模组可拆卸设置于所述升降组件上。可选的,所述便携式荧光细胞分析系统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显微成像模组设置于所述载物台远离所述光源的一侧;所述载物台上形成有开口;所述显微成像模组包括靠近所述载物台一侧的第一部分和远离所述载物台一侧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在所述载物台所在平面上的垂直投影位于所述开口内;所述便携式荧光细胞分析系统处于非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部分嵌套于所述开口内。可选的,沿垂直所述载物台的方向,所述图像采集单元与所述显微放大单元之间的距离可调整。可选的,所述光源可拆卸设置。可选的,所述便携式荧光细胞分析系统还包括升降组件,所述光源可拆卸设置于所述升降组件上。可选的,所述便携式荧光细胞分析系统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光源设置于所述载物台远离所述显微成像模组的一侧;所述载物台上形成有开口;所述光源在所述载物台所在平面上的垂直投影位于所述开口内;所述便携式荧光细胞分析系统处于非工作状态时,所述光源嵌套于所述开口内。可选的,所述明场光源位于所述载物台远离所述显微成像模组的一侧,用于出射明场光束;至少一个荧光光源包括第一荧光光源,用于出射第一荧光光束,且所述第一荧光光束的出射方向与所述明场光束的出射方向垂直。可选的,所述便携式荧光细胞分析系统还包括二向色镜、激发滤光片、第一发射滤光片和第一聚光模组;所述二向色镜位于所述放大物镜组与所述图像采集单元之间,且同时位于所述明场光束和所述第一荧光光束的传播路径上,用于透射所述明场光束,并反射所述第一荧光光束至观测样品;所述激发滤光片位于所述第一荧光光源与所述二向色镜之间,用于对所述第一荧光光束进行窄带滤光处理;所述第一发射滤光片位于所述二向色镜和所述图像采集单元之间,用于对所述观测样品激发的荧光进行滤光处理;所述第一聚光模组位于所述第一荧光光源与所述激发滤光片之间,且包括至少一片聚光透镜,用于对所述第一荧光光束进行聚光处理。可选的,所述明场光源位于所述载物台远离所述显微成像模组的一侧,用于出射明场光束;至少一个荧光光源包括至少两个第二荧光光源,至少两个第二荧光光源均位于所述载物台远离所述显微成像模组的一侧,用于出射第二荧光光束;且所述第二荧光光束的出射方向与所述明场光束的出射方向之间的夹角α满足0<α<90°。可选的,所述便携式荧光细胞分析系统还包括第二发射滤光片和至少两个第二聚光模组;所述第二发射滤光片位于所述载物台和所述显微成像模组之间,用于对观测样品激发的荧光进行滤光处理;所述第二聚光模组位于所述第二荧光光源与所述载物台之间,且与所述第二荧光光源一一对应;每个所述第二聚光模组包括至少一片聚光透镜,用于对所述述第二荧光光束进行聚光处理。可选的,所述放大物镜组包括多个放大倍率不同的物镜。可选的,所述显微放大单元还包括放大目镜组,所述放大目镜组位于所述放大物镜组远离所述载物台的一侧;所述放大目镜组包括多个放大倍率不同的目镜。可选的,所述放大物镜组包括多个放大倍率不同的物镜;所述显微放大单元还包括放大目镜组,所述放大目镜组包括多个放大倍率不同的目镜;一个所述目镜和一个所述物镜形成组合镜头。可选的,所述便携式荧光细胞分析系统还包括控制模组,所述控制模组与所述显微放大单元连接,用于根据观测样品尺寸或者基于用户放大需求调节所述显微放大单元的放大倍数。可选的,所述图像采集单元的尺寸小于或者等于1/3英寸。可选的,所述图像采集单元还包括至少一个放大镜片。可选的,所述图像采集单元为可移动摄像头或者带摄像头的移动终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荧光细胞分析系统,通过设置图像采集单元与载物台之间的有效工作距离L1满足30mm≤L1≤100mm,设置显微放大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物镜,且物镜的焦距f满足2mm≤f≤10mm,在保证荧光显微成像的前提下,显微成像模组小巧紧凑,增加便携式荧光细胞分析的集成度和便携性;并且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荧光细胞分析系统无需专业的荧光显微镜便可实现荧光检测,进一步降低了便携式荧光细胞分析系统的购置成本。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携式荧光细胞分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放大物镜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荧光显微成像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携式荧光细胞分析的正视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便携式荧光细胞分析的正视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微成像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载物台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便携式荧光细胞分析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共的另一种便携式荧光细胞分析系统的正视图;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便携式荧光细胞分析系统的正视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荧光细胞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显微成像模组、载物台和光源;/n所述显微成像模组包括图像采集单元和显微放大单元;沿垂直所述载物台的方向,所述图像采集单元与所述载物台之间的有效工作距离L1满足30mm≤L1≤100mm;所述显微放大单元至少包括放大物镜组,所述放大物镜组包括至少一个物镜,所述物镜的焦距f满足2mm≤f≤10mm;/n所述光源包括明场光源和至少一个荧光光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荧光细胞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显微成像模组、载物台和光源;
所述显微成像模组包括图像采集单元和显微放大单元;沿垂直所述载物台的方向,所述图像采集单元与所述载物台之间的有效工作距离L1满足30mm≤L1≤100mm;所述显微放大单元至少包括放大物镜组,所述放大物镜组包括至少一个物镜,所述物镜的焦距f满足2mm≤f≤10mm;
所述光源包括明场光源和至少一个荧光光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荧光细胞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微成像模组可拆卸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荧光细胞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荧光细胞分析系统还包括升降组件,所述显微成像模组可拆卸设置于所述升降组件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荧光细胞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荧光细胞分析系统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显微成像模组设置于所述载物台远离所述光源的一侧;
所述载物台上形成有开口;所述显微成像模组包括靠近所述载物台一侧的第一部分和远离所述载物台一侧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在所述载物台所在平面上的垂直投影位于所述开口内;所述便携式荧光细胞分析系统处于非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部分嵌套于所述开口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荧光细胞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沿垂直所述载物台的方向,所述图像采集单元与所述显微放大单元之间的距离可调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荧光细胞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可拆卸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荧光细胞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荧光细胞分析系统还包括升降组件,所述光源可拆卸设置于所述升降组件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携式荧光细胞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荧光细胞分析系统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光源设置于所述载物台远离所述显微成像模组的一侧;
所述载物台上形成有开口;所述光源在所述载物台所在平面上的垂直投影位于所述开口内;所述便携式荧光细胞分析系统处于非工作状态时,所述光源嵌套于所述开口内。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便携式荧光细胞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明场光源位于所述载物台远离所述显微成像模组的一侧,用于出射明场光束;
至少一个荧光光源包括第一荧光光源,用于出射第一荧光光束,且所述第一荧光光束的出射方向与所述明场光束的出射方向垂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便携式荧光细胞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荧光细胞分析系统还包括二向色镜、激发滤光片、第一发射滤光片和第一聚光模组;
所述二向色镜位于所述放大物镜组与所述图像采集单元之间,且同时位于所述明场光束和所述第一荧光光束的传播路径上,用于透射所述明场光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睿夏浩涵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睿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