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电偶生产用校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39576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电偶生产用校直装置,包括校直装置本体,校直装置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移动箱,移动箱底部两侧的前侧和后侧均开设有动力槽,动力槽内壁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气缸,气缸输出端的正面固定连接有传动柱,传动柱的正面滑动连接有传动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校直装置本体、移动箱、动力槽、气缸、传动柱、传动杆、固定块、滑动柱、滑动板、限位柱、挡块和滑轮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校直装置不便于使用者单人移动校直装置,需要多人合作才能移动校直装置的位置,导致校直装置出现难以移动的问题,该热电偶生产用校直装置,具备便于单人移动的优点,便于使用者的使用,提高了校直装置的实用性。

A straightening device for thermocouple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电偶生产用校直装置
本技术涉及热电偶
,具体为一种热电偶生产用校直装置。
技术介绍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温度是需要测量和控制的重要参数之一,在温度测量中,热电偶的应用极为广泛,它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测量范围广、精度高、惯性小和输出信号便于远传等许多优点,另外,由于热电偶是一种无源传感器,测量时不需外加电源,使用十分方便,所以常被用作测量炉子、管道内的气体或液体的温度及固体的表面温度。外延炉需要使用到热电偶测量温度,热电偶生产时会使用到校直装置,但是现有的校直装置不便于使用者单人移动校直装置,需要多人合作才能移动校直装置的位置,导致校直装置出现难以移动的现象,不便于使用者的使用,降低了校直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电偶生产用校直装置,具备便于单人移动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校直装置不便于使用者单人移动校直装置,需要多人合作才能移动校直装置的位置,导致校直装置出现难以移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热电偶生产用校直装置,包括校直装置本体,所述校直装置本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电偶生产用校直装置,包括校直装置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校直装置本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移动箱(2),所述移动箱(2)底部两侧的前侧和后侧均开设有动力槽(3),所述动力槽(3)内壁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气缸(4),所述气缸(4)输出端的正面固定连接有传动柱(5),所述传动柱(5)的正面滑动连接有传动杆(6),所述传动杆(6)背面的顶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固定块(7),所述固定块(7)远离气缸(4)的一侧与动力槽(3)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柱(5)正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动柱(8),所述滑动柱(8)的正面滑动连接有滑动板(9),所述动力槽(3)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柱(10),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电偶生产用校直装置,包括校直装置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校直装置本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移动箱(2),所述移动箱(2)底部两侧的前侧和后侧均开设有动力槽(3),所述动力槽(3)内壁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气缸(4),所述气缸(4)输出端的正面固定连接有传动柱(5),所述传动柱(5)的正面滑动连接有传动杆(6),所述传动杆(6)背面的顶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固定块(7),所述固定块(7)远离气缸(4)的一侧与动力槽(3)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柱(5)正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动柱(8),所述滑动柱(8)的正面滑动连接有滑动板(9),所述动力槽(3)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柱(10),所述限位柱(10)的底部贯穿滑动板(9)并延伸至滑动板(9)的底部,所述限位柱(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挡块(11),所述滑动板(9)的两侧分别与动力槽(3)内壁的两侧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板(9)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轮(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电偶生产用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10)的表面套设有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恒文林旭斌金修领吉双平郝小峰刘彤辉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艾匹克半导体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