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焊丝精拉机的拉模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3943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焊丝精拉机的拉模组件,由模具座和多个拉模组成,模具座顶端具有固定部,固定部上具有燕尾固定槽,固定槽的左端具有一端板,端板上具有一通孔,模具座的左端还具有一顶板,各拉模的形状与固定槽的形状相对应且插入在固定槽内,各拉模的模孔从左至右依次递增,位于最左端的拉模与端板相抵接,各拉模之间还设有一润滑油涂抹构件,固定槽的右端设有一端盖,端盖的内侧设有两限位条,端盖两侧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固定槽的右端,两限位条分别插入固定槽并与位于最右端的润滑油涂抹构件的右端两侧相抵接,端盖上还设有一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拉模的更换。

A drawing die assembly of wire fine draw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焊丝精拉机的拉模组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焊丝精拉机的拉模组件。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焊丝精拉机上一般设置多组模孔递减的拉模对焊丝进行多级减径拉拔成型,规格不同的焊丝,需需要拉模组数及其孔径要求也不同,而上述结构的精拉机其拉模都是独立固定在机架上的,更换时非常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焊丝精拉机的拉模组件。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焊丝精拉机的拉模组件,由模具座和设置于所述模具座上的多个拉模组成,所述模具座顶端具有一体成型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上具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截面为燕尾状,所述固定槽的左端具有一端板,所述端板上具有一通孔,所述模具座的左端还具有一顶板,所述顶板由固定座和设置于固定座上的顶板主体组成,所述顶板主体和所述端板及模具座相抵接,所述顶板主体上还具有一与所述通孔同轴设置的喇叭孔,各所述拉模的形状与所述固定槽的形状相对应且插入在固定槽内,各所述拉模的模孔从左至右依次递增,位于最左端的拉模与所述端板相抵接,各所述拉模之间还设有一润滑油涂抹构件,所述固定槽的右端设有一端盖,所述端盖的内侧设有两限位条,所述端盖两侧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固定槽的右端,两所述限位条分别插入固定槽并与位于最右端的润滑油涂抹构件的右端两侧相抵接,所述端盖上还设有一凹槽。进一步的,所述顶板主体的截面为直角梯形。进一步的,所述润滑油涂抹构件由构件主体和涂抹件主体组成,所述构件主体的形状与所述固定槽的形状相对应,所述构件主体的中部具有一凹陷,所述构件主体的底部还设有储油槽,所述凹陷底部还具有一贯通所述储油槽的通孔,所述通孔一侧的凹陷底部还具有一注油孔,所述涂抹件主体为一三通中空件,所述涂抹件主体设置于所述凹陷内并通过弹簧与所述构件主体相连接,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涂抹件主体底部的通孔及构件主体的通孔外周,所述储油槽和涂抹件主体内都填充有棉芯,所述涂抹件主体底部的通孔及构件主体的通孔之间还设有棉条,所述棉条设置于所述弹簧内。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条的截面为三角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将多个拉模集成于一体,并可根据拉丝规格设置合理的拉模个数,当拉模个数增减时,更换具有合适长度的限位条的端盖即可,更换方便、适用范围广;同时,本技术还将润滑机构也集成于固定槽内,该润滑机构结构小巧,可在焊丝进入拉模前对其外壁进行有效的润滑油涂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2是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润滑油涂抹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固定部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结合图1-4所示,一种焊丝精拉机的拉模2组件,由模具座1和设置于所述模具座1上的多个拉模2组成,所述模具座1顶端具有一体成型的固定部3,所述固定部3上具有固定槽4,所述固定槽4的截面为燕尾状,所述固定槽4的左端具有一端板5,所述端板5和模具座1的左端相齐平且其上具有一通孔,所述模具座1的左端还具有一顶板,所述顶板由固定座7和设置于固定座7上的顶板主体8组成,所述顶板主体8的截面为直角梯形,所述顶板主体8的右端和所述端板5及模具座1的左端相抵接,以增强端板5及模具座1的强度,防止其因长时间受到向左的拉力变形或产生位移,所述顶板主体8上还具有一与所述通孔同轴设置的喇叭孔9,该通孔与喇叭孔9主要作用在于便于焊丝的穿出,各所述拉模2的形状与所述固定槽4的形状相对应且插入在固定槽4内,各所述拉模2的模孔从左至右依次递增,由于固定槽4的截面为燕尾状,因此拉模2的上下左右方向都得到了较好的限位,不易产生晃动,位于最左端的拉模2与所述端板5相抵接,各所述拉模2之间还设有一润滑油涂抹构件,所述润滑油涂抹构件由构件主体10和涂抹件主体11组成,所述构件主体10的形状与所述固定槽4的形状相对应,所述构件主体10的中部具有一凹陷12,所述构件主体10的底部还设有储油槽,所述凹陷12底部还具有一贯通所述储油槽的通孔,所述通孔一侧的凹陷12底部还具有一注油孔,所述涂抹件主体11为一三通中空件,所述涂抹件主体11设置于所述凹陷12内并通过弹簧13与所述构件主体10相连接,所述弹簧13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涂抹件主体11底部的通孔及构件主体10的通孔外周,所述储油槽和涂抹件主体11内都填充有棉芯14,所述涂抹件主体11底部的通孔及构件主体10的通孔之间还设有棉条15,所述棉条15设置于所述弹簧13内,储油槽内的润滑油经棉条15浸润至涂抹件主体11内的棉芯14内,当焊丝通过涂抹件主体11两端的通孔时,涂抹件主体11内的棉芯14将润滑油涂抹在焊丝上,以减小焊丝通过拉模2时的阻力,所述固定槽4的右端设有一端盖16,所述端盖16的内侧设有两限位条17,所述限位条17的截面为三角形,以更好的贴合固定槽4的内壁,所述端盖16两侧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固定槽4的右端,两所述限位条17分别插入固定槽4并与位于最右端的润滑油涂抹构件的右端两侧相抵接,以完成对各拉模2及润滑油涂抹构件的限位,所述端盖16上还设有一凹槽18,该凹槽18用于焊丝的通过。综上所述,本技术将多个拉模2集成于一体,并可根据拉丝规格设置合理的拉模2个数,当拉模2个数增减时,更换具有合适长度的限位条17的端盖16即可,更换方便、适用范围广;同时,本技术还将润滑机构也集成于固定槽4内,该润滑机构结构小巧,可在焊丝进入拉模2前对其外壁进行有效的润滑油涂抹。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左”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焊丝精拉机的拉模组件,其特征在于:由模具座和设置于所述模具座上的多个拉模组成,所述模具座顶端具有一体成型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上具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截面为燕尾状,所述固定槽的左端具有一端板,所述端板上具有一通孔,所述模具座的左端还具有一顶板,所述顶板由固定座和设置于固定座上的顶板主体组成,所述顶板主体和所述端板及模具座相抵接,所述顶板主体上还具有一与所述通孔同轴设置的喇叭孔,各所述拉模的形状与所述固定槽的形状相对应且插入在固定槽内,各所述拉模的模孔从左至右依次递增,位于最左端的拉模与所述端板相抵接,各所述拉模之间还设有一润滑油涂抹构件,所述固定槽的右端设有一端盖,所述端盖的内侧设有两限位条,所述端盖两侧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固定槽的右端,两所述限位条分别插入固定槽并与位于最右端的润滑油涂抹构件的右端两侧相抵接,所述端盖上还设有一凹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焊丝精拉机的拉模组件,其特征在于:由模具座和设置于所述模具座上的多个拉模组成,所述模具座顶端具有一体成型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上具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截面为燕尾状,所述固定槽的左端具有一端板,所述端板上具有一通孔,所述模具座的左端还具有一顶板,所述顶板由固定座和设置于固定座上的顶板主体组成,所述顶板主体和所述端板及模具座相抵接,所述顶板主体上还具有一与所述通孔同轴设置的喇叭孔,各所述拉模的形状与所述固定槽的形状相对应且插入在固定槽内,各所述拉模的模孔从左至右依次递增,位于最左端的拉模与所述端板相抵接,各所述拉模之间还设有一润滑油涂抹构件,所述固定槽的右端设有一端盖,所述端盖的内侧设有两限位条,所述端盖两侧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固定槽的右端,两所述限位条分别插入固定槽并与位于最右端的润滑油涂抹构件的右端两侧相抵接,所述端盖上还设有一凹槽。


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申嘉焊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