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体动态折返流动预热烘干煅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53748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立体动态折返流动预热烘干煅烧系统,第一提升机的侧边设置有第一预热器,第二提升机的侧边设置有第二预热器、第三提升机的侧边设置有第一煅烧器、第四提升机侧边设置有第二煅烧器、第五提升机侧边设置第一冷却器、第六提升机侧边设置有第二冷却器,第一提升机的进料口通过绞龙与料仓连接,第一煅烧器的中部机体上设置有第一高温加热源,第一煅烧器的后端设置有第二尾气热风出口,第二煅烧器的中部机体上设置有第二高温加热源,第二煅烧器的后端设置有第三尾气热风出口。采用立体斜板折返流动工艺,能保证物料预热烘干及煅烧的时间,同时折返流动过程中无动力,自然流动工艺能保证物料煅烧均匀,节省成本,可实现自动化生产。

A three-dimensional dynamic turn back flow preheating drying and calcin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体动态折返流动预热烘干煅烧系统
本申请涉及一种立体动态折返流动预热烘干煅烧系统,具体为烘干煅烧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粉末物料燃烧领域,基本加热装置都是内加热或者外加热,因此在加热过程中易污染产品,物料损耗大,能耗大成本高,因此需要研究一种物料损耗小,成本低的煅烧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体动态折返流动预热烘干煅烧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立体动态折返流动预热烘干煅烧系统包含第一提升机、第二提升机、第三提升机、第四提升机、第五提升机、第六提升机、第一预热器、第二预热器、第一煅烧器、第二煅烧器、第一冷却器、第二冷却器、绞龙、料仓、第一尾气热风出口、第二尾气热风出口、第三尾气热风出口、尾气排放口、第一尾气热风入口、第二尾气热风入口、第一高温加热源、第二高温加热源,第一提升机、第二提升机、第三提升机、第四提升机、第五提升机、第六提升机依次设置,第一提升机的侧边设置有第一预热器,第二提升机的侧边设置有第二预热器、第三提升机的侧边设置有第一煅烧器、第四提升机侧边设置有第二煅烧器、第五提升机侧边设置第一冷却器、第六提升机侧边设置有第二冷却器,第一提升机的进料口通过绞龙与料仓连接,且第一预热器的机体上设置有第二尾气热风入口,第一预热器的后端设置有尾气排放口,第二预热器的中部机体上设置有第一尾气热风入口,第二预热器的后端设置有第一尾气热风出口,第一煅烧器的中部机体上设置有第一高温加热源,第一煅烧器的后端设置有第二尾气热风出口,第二煅烧器的中部机体上设置有第二高温加热源,第二煅烧器的后端设置有第三尾气热风出口。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二冷却器的上侧壁,第一冷却器的下侧壁、第六提升机下侧壁、第四提升机和第五提升机的下侧壁均设置有一层空气预热层,所述的第一煅烧器的上侧壁、第二预热器的上侧壁和第二煅烧器的上侧壁均设置有一层保温层。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潮湿粉末及干燥粉末物料预热烘干煅烧一步完成,采用立体斜板折返流动工艺,能保证物料预热烘干及煅烧的时间,同时折返流动过程中无动力,自然流动工艺能保证物料煅烧均匀,设备全部密封无污染和灰尘,节省生产成本,可实现自动化生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第一提升机a1、第二提升机a2、第三提升机a3、第四提升机a4、第五提升机a5、第六提升机a6、第一预热器b1、第二预热器b2、第一煅烧器c1、第二煅烧器c2、第一冷却器d1、第二冷却器d2、绞龙e、料仓f、第一尾气热风出口h1、第二尾气热风出口h2、第三尾气热风出口h3、尾气排放口i、第一尾气热风入口j1、第二尾气热风入口j2、第一高温加热源k1、第二高温加热源k2、空气预热层1、保温层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立体动态折返流动预热烘干煅烧系统包含第一提升机a1、第二提升机a2、第三提升机a3、第四提升机a4、第五提升机a5、第六提升机a6、第一预热器b1、第二预热器b2、第一煅烧器c1、第二煅烧器c2、第一冷却器d1、第二冷却器d2、绞龙e、料仓f、第一尾气热风出口h1、第二尾气热风出口h2、第三尾气热风出口h3、尾气排放口i、第一尾气热风入口j1、第二尾气热风入口j2、第一高温加热源k1、第二高温加热源k2,第一提升机a1、第二提升机a2、第三提升机a3、第四提升机a4、第五提升机a5、第六提升机a6依次设置,第一提升机a1的侧边设置有第一预热器b1,第二提升机a2的侧边设置有第二预热器b2、第三提升机a3的侧边设置有第一煅烧器c1、第四提升机a4侧边设置有第二煅烧器c2、第五提升机a5侧边设置第一冷却器d1、第六提升机a6侧边设置有第二冷却器d2,第一提升机a1的进料口通过绞龙e与料仓f连接,且第一预热器b1的机体上设置有第二尾气热风入口j2,第一预热器b1的后端设置有尾气排放口i,第二预热器b2的中部机体上设置有第一尾气热风入口j1,第二预热器b2的后端设置有第一尾气热风出口h1,第一煅烧器c1的中部机体上设置有第一高温加热源k1,第一煅烧器c1的后端设置有第二尾气热风出口h2,第二煅烧器c2的中部机体上设置有第二高温加热源k2,第二煅烧器c2的后端设置有第三尾气热风出口h3。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二冷却器d2的上侧壁,第一冷却器d1的下侧壁、第六提升机a6下侧壁、第四提升机a4和第五提升机a5的下侧壁均设置有一层空气预热层1,所述的第一煅烧器c1的上侧壁、第二预热器b2的上侧壁和第二煅烧器c2的上侧壁均设置有一层保温层2。一种立体动态折返流动预热烘干煅烧系统工作原理为:通过料仓f及蛟龙e输送物料到第一提升机a1的入口,第一提升机a1把物料落入第一预热器b1里面预热,预热好的物料落入第二提升机a2,第二提升机a2把物料落入第二预热器b2里面预热,预热好的物料落入第三提升机a3,第三提升机a3把物料落入第一煅烧器c1里面,通过第一煅烧器c1段烧过的物料落入第四提升机a4,第四提升机a4把物料落入第二煅烧器c2,里面煅烧的物料落入第五提升机a5,第五提升机a5把物料落入第一冷却器d1里面,冷却后的物料落入第六提升机a6的出口,第六提升机a6把物料落入第二冷却器d2进行冷却,冷却好的物料直接为成品,可以直接包装;其中加热方式原理为:首先高温加热第二高温加热源k1,采用天然气或者其他方式加热,同时加热第二煅烧器c2的内部,保证加热温度产生余热,通过第三尾气热风出口h3排出,排出的余热,通过管路连接输送给第一煅烧器c1,同时为保证第一煅烧器c1的内部温度,可以用第一高温加热源k1补充,第一煅烧器c1产生的余热,通过第二尾气热风出口h2输送给第二预热器b2,第二预热器b2产生的余热通过第一尾气热风出口h1输送给第一预热器a1,第一预热器a1预热器产生的余热,通过尾气排放口i与除尘器连接;利用5层的空气预热层1产生的热空气输送给第一高温加热源k1和第二高温加热源k2,帮助燃料助燃,提高燃料热值,降低燃料成本。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技术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体动态折返流动预热烘干煅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煅烧系统包含第一提升机(a1)、第二提升机(a2)、第三提升机(a3)、第四提升机(a4)、第五提升机(a5)、第六提升机(a6)、第一预热器(b1)、第二预热器(b2)、第一煅烧器(c1)、第二煅烧器(c2)、第一冷却器(d1)、第二冷却器(d2)、绞龙(e)、料仓(f)、第一尾气热风出口(h1)、第二尾气热风出口(h2)、第三尾气热风出口(h3)、尾气排放口(i)、第一尾气热风入口(j1)、第二尾气热风入口(j2)、第一高温加热源(k1)、第二高温加热源(k2),第一提升机(a1)、第二提升机(a2)、第三提升机(a3)、第四提升机(a4)、第五提升机(a5)、第六提升机(a6)依次设置,第一提升机(a1)的侧边设置有第一预热器(b1),第二提升机(a2)的侧边设置有第二预热器(b2)、第三提升机(a3)的侧边设置有第一煅烧器(c1)、第四提升机(a4)侧边设置有第二煅烧器(c2)、第五提升机(a5)侧边设置第一冷却器(d1)、第六提升机(a6)侧边设置有第二冷却器(d2),第一提升机(a1)的进料口通过绞龙(e)与料仓(f)连接,且第一预热器(b1)的机体上设置有第二尾气热风入口(j2),第一预热器(b1)的后端设置有尾气排放口(i),第二预热器(b2)的中部机体上设置有第一尾气热风入口(j1),第二预热器(b2)的后端设置有第一尾气热风出口(h1),第一煅烧器(c1)的中部机体上设置有第一高温加热源(k1),第一煅烧器(c1)的后端设置有第二尾气热风出口(h2),第二煅烧器(c2)的中部机体上设置有第二高温加热源(k2),第二煅烧器(c2)的后端设置有第三尾气热风出口(h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体动态折返流动预热烘干煅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煅烧系统包含第一提升机(a1)、第二提升机(a2)、第三提升机(a3)、第四提升机(a4)、第五提升机(a5)、第六提升机(a6)、第一预热器(b1)、第二预热器(b2)、第一煅烧器(c1)、第二煅烧器(c2)、第一冷却器(d1)、第二冷却器(d2)、绞龙(e)、料仓(f)、第一尾气热风出口(h1)、第二尾气热风出口(h2)、第三尾气热风出口(h3)、尾气排放口(i)、第一尾气热风入口(j1)、第二尾气热风入口(j2)、第一高温加热源(k1)、第二高温加热源(k2),第一提升机(a1)、第二提升机(a2)、第三提升机(a3)、第四提升机(a4)、第五提升机(a5)、第六提升机(a6)依次设置,第一提升机(a1)的侧边设置有第一预热器(b1),第二提升机(a2)的侧边设置有第二预热器(b2)、第三提升机(a3)的侧边设置有第一煅烧器(c1)、第四提升机(a4)侧边设置有第二煅烧器(c2)、第五提升机(a5)侧边设置第一冷却器(d1)、第六提升机(a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贺生
申请(专利权)人:营口仁和昌顺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