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温焚烧炉用蓄热式尾气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35223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2: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温焚烧炉用蓄热式尾气处理装置,包括箱体和箱盖,箱体内腔填充有蓄热体,蓄热体中依次设有第一、第二和二次燃烧腔,第一换热腔的外围预埋有第一螺旋换热管,第二换热腔的外围预埋有第二螺旋换热管,二次燃烧腔的外围预埋有第三螺旋换热管,三个螺旋换热管依次相互连通,第一、第二换热腔的上端通过上水平通道相互连通,第二换热腔和二次燃烧腔的下端通过下水平通道相互连通,风机的一端通过回风管与第一螺旋换热管连通,另一端通过出风管与第二螺旋换热管连通,下水平通道的下方设有燃烧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蓄热体来保温蓄热,延长烟气的行程,提高预加热效果,使烟气二次燃烧后快速达到焚毁二恶英的高温。

A heat storage tail gas treatment device for high temperature inciner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温焚烧炉用蓄热式尾气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环保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高温焚烧炉用蓄热式尾气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高温焚烧炉是一种环保的泥浆处理设备。用斗式提升机上料,物料自动倒入卸料仓,经过螺旋进料机送入炉内。废弃物经高温焚烧,产生的烟气在二燃室1100℃以上停留超过2秒钟,以高温焚毁二恶英,再进入水冷旋风除尘器完成初步除尘,在水冷降温后温度降至500℃~550℃,进入急冷塔内喷冷却水,完成从500℃到200℃在1秒钟内急冷。急冷塔的烟气出口处喷入活性炭,吸附烟气中的重金属和可能再生的二恶英类物质,加石灰进行吸湿及吸收烟气中的酸性气体,经吸收及吸附后的粉尘进入袋式除尘器,由袋式除尘器净化后的气体,送入湿法吸收喷淋塔再进行脱酸处理,最终烟气送入烟囱排入大气。废弃泥浆经处理后,其含有的污染物被高温燃烧殆尽,最终剩余达标排放的固体颗粒即陶粒砂,可回收循环利用。现有高温焚烧炉中作为二燃室的尾气处理装置在使用时存在不足之处,其不具有蓄热功能,不能利用蓄热对烟气进行预加热以使其快速达到焚毁二恶英的高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高温焚烧炉用蓄热式尾气处理装置。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高温焚烧炉用蓄热式尾气处理装置,包括箱体和箱盖,所述箱体内腔填充有由蓄热砖砌成的蓄热体,所述蓄热体中依次设有第一换热腔、第二换热腔和二次燃烧腔,所述蓄热体位于第一换热腔的外围预埋有第一螺旋换热管,位于第二换热腔的外围预埋有第二螺旋换热管,位于二次燃烧腔的外围预埋有第三螺旋换热管,所述第一螺旋换热管、第二螺旋换热管、第三螺旋换热管依次相互连通,所述第一换热腔、第二换热腔的上端通过上水平通道相互连通,所述第二换热腔和二次燃烧腔的下端通过下水平通道相互连通,所述蓄热体位于上水平通道的上方设有风机,所述风机的一端通过回风管与第一螺旋换热管连通,另一端通过出风管与第二螺旋换热管连通,所述箱体的侧端下部穿设有与第一换热腔下端连通的烟气进管,所述箱体的侧端上部穿设有与二次燃烧腔上端连通的烟气出管,所述蓄热体位于下水平通道的下方靠近二次燃烧腔设有贯穿箱体的燃烧器。进一步地,上述高温焚烧炉用蓄热式尾气处理装置中,所述箱体整体呈长方体状结构。进一步地,上述高温焚烧炉用蓄热式尾气处理装置中,所述第一换热腔、第二换热腔和二次燃烧腔的腔体直径相等,腔体直径为20-30cm。进一步地,上述高温焚烧炉用蓄热式尾气处理装置中,所述第一螺旋换热管、第二螺旋换热管、第三螺旋换热管、回风管以及出风管构成循环管路。进一步地,上述高温焚烧炉用蓄热式尾气处理装置中,所述第一螺旋换热管、第二螺旋换热管、第三螺旋换热管、回风管以及出风管均由低碳钢制成,低碳钢熔点为1400~1500°。进一步地,上述高温焚烧炉用蓄热式尾气处理装置中,所述烟气进管、烟气出管各自管体的外端设有法兰盘。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在其箱体设置蓄热体来保温蓄热,蓄热体内部设有第一换热腔、第二换热腔和二次燃烧腔,延长了烟气的行程,提高了预加热效果;利用循环管路提高蓄热体的后部热量向前部传递效率,实现蓄热对烟气进行预加热以使其二次燃烧后快速达到焚毁二恶英的高温。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第一换热腔、第二换热腔、二次燃烧腔在箱体中的位置分布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箱体,2-箱盖,3-蓄热体,4-第一换热腔,5-第二换热腔,6-二次燃烧腔,7-第一螺旋换热管,8-第二螺旋换热管,9-第三螺旋换热管,10-风机,11-回风管,12-出风管,13-烟气进管,14-烟气出管,15-燃烧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阅附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高温焚烧炉用蓄热式尾气处理装置,包括箱体1和箱盖2,箱体1内腔填充有由蓄热砖砌成的蓄热体3。蓄热体3中依次设有第一换热腔4、第二换热腔5和二次燃烧腔6,蓄热体3位于第一换热腔4的外围预埋有第一螺旋换热管7,位于第二换热腔5的外围预埋有第二螺旋换热管8,位于二次燃烧腔6的外围预埋有第三螺旋换热管9。第一螺旋换热管7、第二螺旋换热管8、第三螺旋换热管9依次相互连通,第一换热腔4、第二换热腔5的上端通过上水平通道相互连通,第二换热腔5和二次燃烧腔6的下端通过下水平通道相互连通。蓄热体3位于上水平通道的上方设有风机10,箱盖2打开后可对风机10进行检修。风机10的一端通过回风管11与第一螺旋换热管7连通,另一端通过出风管12与第二螺旋换热管9连通。箱体1的侧端下部穿设有与第一换热腔4下端连通的烟气进管13,箱体1的侧端上部穿设有与二次燃烧腔6上端连通的烟气出管14,烟气进管13、烟气出管14各自管体的外端设有法兰盘。蓄热体3位于下水平通道的下方靠近二次燃烧腔6设有贯穿箱体1的燃烧器15。本实施例中,箱体1整体呈长方体状结构。第一换热腔4、第二换热腔5和二次燃烧腔6的腔体直径相等,腔体直径为20-30cm。本实施例中,第一螺旋换热管7、第二螺旋换热管8、第三螺旋换热管9、回风管以及出风管构成循环管路。第一螺旋换热管7、第二螺旋换热管8、第三螺旋换热管9、回风管以及出风管均由低碳钢制成,低碳钢熔点为1400~1500°。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本实施例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在其箱体1设置蓄热体3来保温蓄热,蓄热体3内部设有第一换热腔、第二换热腔和二次燃烧腔,延长了烟气的行程,提高了预加热效果;利用循环管路提高蓄热体3的后部热量向前部传递效率,实现蓄热对烟气进行预加热以使其二次燃烧后快速达到焚毁二恶英的高温。以上公开的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技术仅为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
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技术。本技术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温焚烧炉用蓄热式尾气处理装置,包括箱体和箱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腔填充有由蓄热砖砌成的蓄热体,所述蓄热体中依次设有第一换热腔、第二换热腔和二次燃烧腔,所述蓄热体位于第一换热腔的外围预埋有第一螺旋换热管,位于第二换热腔的外围预埋有第二螺旋换热管,位于二次燃烧腔的外围预埋有第三螺旋换热管,所述第一螺旋换热管、第二螺旋换热管、第三螺旋换热管依次相互连通,所述第一换热腔、第二换热腔的上端通过上水平通道相互连通,所述第二换热腔和二次燃烧腔的下端通过下水平通道相互连通,所述蓄热体位于上水平通道的上方设有风机,所述风机的一端通过回风管与第一螺旋换热管连通,另一端通过出风管与第二螺旋换热管连通,所述箱体的侧端下部穿设有与第一换热腔下端连通的烟气进管,所述箱体的侧端上部穿设有与二次燃烧腔上端连通的烟气出管,所述蓄热体位于下水平通道的下方靠近二次燃烧腔设有贯穿箱体的燃烧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温焚烧炉用蓄热式尾气处理装置,包括箱体和箱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腔填充有由蓄热砖砌成的蓄热体,所述蓄热体中依次设有第一换热腔、第二换热腔和二次燃烧腔,所述蓄热体位于第一换热腔的外围预埋有第一螺旋换热管,位于第二换热腔的外围预埋有第二螺旋换热管,位于二次燃烧腔的外围预埋有第三螺旋换热管,所述第一螺旋换热管、第二螺旋换热管、第三螺旋换热管依次相互连通,所述第一换热腔、第二换热腔的上端通过上水平通道相互连通,所述第二换热腔和二次燃烧腔的下端通过下水平通道相互连通,所述蓄热体位于上水平通道的上方设有风机,所述风机的一端通过回风管与第一螺旋换热管连通,另一端通过出风管与第二螺旋换热管连通,所述箱体的侧端下部穿设有与第一换热腔下端连通的烟气进管,所述箱体的侧端上部穿设有与二次燃烧腔上端连通的烟气出管,所述蓄热体位于下水平通道的下方靠近二次燃烧腔设有贯穿箱体的燃烧器。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红梅孙海强黄涛奚君男胡四维
申请(专利权)人:巴州华洋石油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西南石油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