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行程双作用气缸气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30019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0:51
一种直行程双作用气缸气路结构,包括执行器壳体、活塞杆、一级活塞、中间端盖及二级活塞,所述执行器壳体设有行程腔,所述一级活塞、中间端盖、二级活塞均同轴设置于行程腔内,所述气路结构还包括同轴套设于活塞杆上的连接件,该连接件包括端盖轴段、一级轴段、顶触端面、及底部端面,连接件上设有由顶触端面贯穿至底部端面的气路通孔,该气路通孔直径大于活塞杆直径,第一行程段、第二行程段、第四行程段设有进排气口,所述气路通孔连通第一行程段、第三行程段。通过对连接件、执行器各部件与连接件配合的结构设计,特别是气路通孔的设置,使得原先需要设置四个进排气口,现在精简为三个进排气口。

A direct stroke double acting cylinder gas path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行程双作用气缸气路结构
本技术涉及气缸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直行程双作用气缸气路结构。
技术介绍
直行程双作用气缸,适用于大口径或高压差(推力较大阀门)的直行程阀门(如闸阀、截止阀、调节阀等)阀门开启前段行程上下两段缸体同时输出推力,后段行程由上缸输出推力。关闭时前段行程由上缸输出推力,后段行程由上下缸同时输出推力(因为阀门一般都是开启瞬间和关闭瞬间需要的推力较大,中间行程需要推力较小)。现有的直行程双作用气缸,一般采用旧的双缸式执行器结构,驱动一级活塞和二级活塞的开启和关闭均需要各自独立设置气源进气口(如附图1所示),至少需要4个进排气口,分别需要设置在一级活塞、二级活塞运动方向的两侧,对气缸外接气路带来很大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以减少气源进气口数量的直行程双作用气缸的气路结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直行程双作用气缸气路结构,包括执行器壳体、活塞杆、一级活塞、中间端盖及二级活塞,所述执行器壳体设有行程腔,所述一级活塞、中间端盖、二级活塞均同轴设置于行程腔内,且横截面形状与行程腔横截面适配,所述中间端盖与执行器壳体固定连接,将行程腔分隔为上段腔及下段腔,该中间端盖及执行器壳体上均设有活塞孔及进排气口,所述一级活塞上设有活塞孔,所述各个活塞孔同轴设置,所述活塞杆设置于活塞孔内做轴向滑动配合,所述一级活塞设置于下段腔内与执行器壳体做轴向滑动配合,该一级活塞将下段腔分隔为第一行程段及第二行程段,所述二级活塞设置于上段腔内与执行器壳体做轴向滑动配合,该二级活塞将上段腔分隔为第三行程段及第四行程段,外接气路经由所述进排气口控制一级活塞、二级活塞轴向移动,所述二级活塞与活塞杆连接带动其轴向移动,所述气路结构还包括同轴套设于活塞杆上的连接件,该连接件包括端盖轴段、一级轴段、朝向二级活塞一侧的顶触端面、及朝向执行器壳体活塞孔一侧的底部端面,所述连接件上设有由顶触端面贯穿至底部端面的气路通孔,该气路通孔直径大于活塞杆直径,所述端盖轴段与中间端盖的活塞孔适配且做轴向滑动配合,所述一级轴段与一级活塞的活塞孔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行程段、第二行程段、第四行程段设有进排气口,所述气路通孔连通第一行程段、第三行程段。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连接件、执行器各部件与连接件配合的结构设计,特别是气路通孔的设置,使得原先需要设置四个进排气口的直行程双作用气缸结构,现在可以精简为三个进排气口,减少了外接气路的工作量,打破了固有思维,开拓了直行程双作用气缸的设计思路。该结构设计,利用一级活塞与行程腔内壁滑动配合时,能够保持自身位置的情况,连接件与其固定连接后,就可以保持悬空、同轴、套设于活塞杆上的状态,这便为气路通孔直径大于活塞杆直径,形成的间隙供气体通过,提供了可行的结构。在使用时,大口径或高压差(推力较大阀门)的直行程阀门(如闸阀、截止阀、调节阀等)阀门开启时,首先第一行程段的进排气口输出气压,通过气路通孔,同时填充第一行程段、第三行程段,共同驱动一级活塞、二级活塞轴向运动,一级活塞轴向移动时,带着连接件同时移动,连接件越出中间端盖的活塞孔,顶动二级活塞,辅助驱动二级活塞轴向移动,两级活塞同时输出推力,在一级活塞行程到达极限后,气体通过气路通孔主推二级活塞。因为阀门一般都是开启瞬间和关闭瞬间需要的推力较大,中间行程需要推力较小,因此后续依靠二级活塞便可。阀门关闭时,第二行程段、第四行程段的进排气口输出,驱动一级活塞、二级活塞反向运动。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一级轴段设有外螺纹,所述一级活塞的活塞孔设有与一级轴段外螺纹适配连接的内螺纹。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螺纹连接,使一级活塞与连接件的一级轴段连接简单可靠、具有气密性。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一级活塞、二级活塞与行程腔接触的外周面上设有轴用YX形密封圈,所述中间端盖、执行器壳体的活塞孔内设有孔用YX型密封圈。采用上述技术方案,YX形密封圈主要用于密封活塞杆,有TPU和CPU材质,分别用于一般液压缸和高压用油缸,而YX形密封圈也分为轴用和孔用两种。轴用的是对滑动的轴表面进行密封或者固定,而孔用的则是对滑动的内孔表面进行密封。附图说明图1为
技术介绍
说明附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图1;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图2;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图3;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连接件与活塞杆结构图1;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连接件与活塞杆结构图2。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6所示,一种直行程双作用气缸气路结构,包括执行器壳体1、活塞杆2、一级活塞3、中间端盖4及二级活塞5,所述执行器壳体1设有行程腔,所述一级活塞3、中间端盖4、二级活塞5均同轴设置于行程腔内,且横截面形状与行程腔横截面适配,所述中间端盖4与执行器壳体1固定连接,将行程腔分隔为上段腔12及下段腔13,该中间端盖4及执行器壳体1上均设有活塞孔6及进排气口7,所述一级活塞3上设有活塞孔6,所述各个活塞孔6同轴设置,所述活塞杆2设置于活塞孔6内做轴向滑动配合,所述一级活塞3设置于下段腔13内与执行器壳体1做轴向滑动配合,该一级活塞3将下段腔13分隔为第一行程段131及第二行程段132,所述二级活塞5设置于上段腔12内与执行器壳体1做轴向滑动配合,该二级活塞5将上段腔12分隔为第三行程段121及第四行程段122,外接气路经由所述进排气口7控制一级活塞3、二级活塞5轴向移动,所述二级活塞5与活塞杆2连接带动其轴向移动,所述气路结构还包括同轴套设于活塞杆2上的连接件8,该连接件8包括端盖轴段81、一级轴段82、朝向二级活塞5一侧的顶触端面83、及朝向执行器壳体1活塞孔6一侧的底部端面84,所述连接件8上设有由顶触端面83贯穿至底部端面84的气路通孔85,该气路通孔85直径大于活塞杆2直径,所述端盖轴段81与中间端盖4的活塞孔6适配且做轴向滑动配合,所述一级轴段82与一级活塞3的活塞孔6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行程段131、第二行程段132、第四行程段122设有进排气口7,所述气路通孔85连通第一行程段131、第三行程段121。通过对连接件8、执行器各部件与连接件8配合的结构设计,特别是气路通孔85的设置,使得原先需要设置四个进排气口7的直行程双作用气缸结构,现在可以精简为三个进排气口7,减少了外接气路的工作量,打破了固有思维,开拓了直行程双作用气缸的设计思路。该结构设计,利用一级活塞3与行程腔内壁滑动配合时,能够保持自身位置的情况,连接件8与其固定连接后,就可以保持悬空、同轴、套设于活塞杆2上的状态,这便为气路通孔85直径大于活塞杆2直径,形成的间隙供气体通过,提供了可行的结构。在使用时,大口径或高压差(推力较大阀门)的直行程阀门(如闸阀、截止阀、调节阀等)阀门开启时,首先第一行程段131的进排气口7输出气压,通过气路通孔85,同时填充第一行程段131、第三行程段121,共同驱动一级活塞3、二级活塞5轴向运动,一级活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行程双作用气缸气路结构,包括执行器壳体、活塞杆、一级活塞、中间端盖及二级活塞,所述执行器壳体设有行程腔,所述一级活塞、中间端盖、二级活塞均同轴设置于行程腔内,且横截面形状与行程腔横截面适配,所述中间端盖与执行器壳体固定连接,将行程腔分隔为上段腔及下段腔,该中间端盖及执行器壳体上均设有活塞孔及进排气口,所述一级活塞上设有活塞孔,所述各个活塞孔同轴设置,所述活塞杆设置于活塞孔内做轴向滑动配合,所述一级活塞设置于下段腔内与执行器壳体做轴向滑动配合,该一级活塞将下段腔分隔为第一行程段及第二行程段,所述二级活塞设置于上段腔内与执行器壳体做轴向滑动配合,该二级活塞将上段腔分隔为第三行程段及第四行程段,外接气路经由所述进排气口控制一级活塞、二级活塞轴向移动,所述二级活塞与活塞杆连接带动其轴向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路结构还包括同轴套设于活塞杆上的连接件,该连接件包括端盖轴段、一级轴段、朝向二级活塞一侧的顶触端面、及朝向执行器壳体活塞孔一侧的底部端面,所述连接件上设有由顶触端面贯穿至底部端面的气路通孔,该气路通孔直径大于活塞杆直径,所述端盖轴段与中间端盖的活塞孔适配且做轴向滑动配合,所述一级轴段与一级活塞的活塞孔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行程段、第二行程段、第四行程段设有进排气口,所述气路通孔连通第一行程段、第三行程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行程双作用气缸气路结构,包括执行器壳体、活塞杆、一级活塞、中间端盖及二级活塞,所述执行器壳体设有行程腔,所述一级活塞、中间端盖、二级活塞均同轴设置于行程腔内,且横截面形状与行程腔横截面适配,所述中间端盖与执行器壳体固定连接,将行程腔分隔为上段腔及下段腔,该中间端盖及执行器壳体上均设有活塞孔及进排气口,所述一级活塞上设有活塞孔,所述各个活塞孔同轴设置,所述活塞杆设置于活塞孔内做轴向滑动配合,所述一级活塞设置于下段腔内与执行器壳体做轴向滑动配合,该一级活塞将下段腔分隔为第一行程段及第二行程段,所述二级活塞设置于上段腔内与执行器壳体做轴向滑动配合,该二级活塞将上段腔分隔为第三行程段及第四行程段,外接气路经由所述进排气口控制一级活塞、二级活塞轴向移动,所述二级活塞与活塞杆连接带动其轴向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路结构还包括同轴套设于活塞杆上的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献忠张永丰胡发朝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百川智控阀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