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峰值插入管端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2205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08:16
一种管端件(20),其包括:第一部分(23),包括第一径向面向外表面(24);第二部分(29),包括第二径向面向外表面(30);以及肩部(27),在轴向上布置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23,29)之间,肩部(27)包括相对于第一径向面向外表面(24)以第一角度布置的第一截头锥形表面(26A)和相对于第一径向面向外表面(24)以第二角度布置的第二截头锥形表面(26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低峰值插入管端件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根据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斯德哥尔摩法第4条和第8条以及根据35U.S.C.§120要求于2017年10月31日提交的美国非临时专利申请No.15/799,392的权益,该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流体连接器的管端件,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这样的用于流体连接器的管端件:其包括具有不同截头圆锥形或弯曲表面的部分,这些部分布置在该管端件上以改变将管端件插入流体连接器中所需的力。
技术介绍
流体连接器是用于许多应用的集成部件,尤其是在汽车应用中。由于汽车系统由散热器、变速箱和发动机等各种部件组成,因此流体不仅必须能够在每个部件内传播,而且必须能够在部件之间传播。在部件之间传播的流体的一个示例是从变速器传播到变速器油冷却器以降低变速器流体的温度的变速器流体。流体主要经由柔性或刚性管在部件之间移动,管通过流体连接器连接到每个部件。传统的管端件包括直的斜坡,其在管端件的外表面上径向向外和轴向延伸,以使线夹在流体连接器内移位以将管端件固定在流体连接器内。图5是现有技术的管端件220的侧视图。管端件220包括端部222,部分223,肩部227,部分229和端部232。部分223布置在端部222和肩部227之间,并且包括径向向外的表面224。径向向外的表面224包括基本恒定的直径。肩部227布置在部分223和部分229之间,并且包括径向向外的表面226。径向向外的表面226是线性圆锥形状,并且在轴向方向AD1上直径增大。部分229布置在肩部227与端部232之间,并且包括径向向外的表面230。径向向外的表面230包括基本恒定的直径。肩部227经由肩部表面28连接至径向面向外的表面230。管端件220布置成特别是首先通过端部222插入流体连接器中。由于现有技术的管端件利用直的斜坡(即恒定的线性斜坡),所以插入力线性增加,直到夹卡在管端件的肩部上。在这种情况下,斜坡的长度和高度决定了感受到的最大的插入力。因此,迫切需要具有可变斜度以减小插入峰值力的管端件。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文所示的方面,提供了一种管端件,其包括:第一部分,包括第一径向面向外表面;第二部分,包括第二径向面向外表面;以及肩部,在轴向上布置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肩部包括相对于第一径向面向外表面以第一角度布置的第一截头锥形表面和相对于第一径向面向外表面以第二角度布置的第二截头锥形表面。根据本文所示的方面,提供了一种管端件,其包括:第一部分,包括第一径向面向外表面;第二部分,包括第二径向面向外表面;以及肩部,在轴向上布置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肩部包括从第一径向面向外表面延伸的弧形表面。根据本文所示的方面,提供了一种流体连接联接件,其包括流体连接器和管端件,该流体连接器包括卡环和径向面向内表面;该管端件包括:第一部分,包括第一径向面向外表面;第二部分,包括第二径向面向外表面;以及肩部,轴向布置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该肩部包括相对于第一径向面向外表面以第一角度布置的第一截头锥形表面和相对于第一径向面向外表面以第二角度布置的第二截头锥形表面,第二角度小于第一角度,其中,在第一插入状态下,第一截头锥形表面与卡环接合,并且在第二插入状态下,第二截头锥形表面与卡环接合。为了进一步鼓励组装者将管端件完全插入流体连接器内,本专利技术利用了斜坡几何形状,该斜坡几何形状包括陡峭的初始截头锥形表面,然后是具有较浅角度的第二截头锥形表面。与传统的直斜坡式管端件相比,这种斜坡几何形状减小了管端件的峰值插入力,但要以增加的初始力为代价。斜坡几何形状的另一实施例包括利用弯曲的斜坡,该弯曲的斜坡包括陡峭的初始曲线,该初始曲线在曲线的终端过渡到水平面。在某些情况下,随着插入事件的继续,可以降低插入力,从而鼓励用户“跟进”并将管端件完全置于流体连接器中。参考附图和所附权利要求书,通过阅读本公开的以下详细描述,本公开的这些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附图说明参考所附的示意图,仅以示例的方式公开了各种实施例,在所附示意图中对应的附图标记指示对应的部件,其中:图1是管端件的透视图;图2A是流体连接器的前透视图;图2B是图2A所示的流体连接器的后透视图;图3A是图1所示的管端件的侧视图;图3B是管端件的侧视图;图3C是管端件的侧视图;图3D是管端件的侧视图;图4A是沿线4-4截取的图2A所示的流体连接器的剖视图,其中管端件被插入到流体连接器中;图4B是图4A所示的流体连接器的剖视图,其中管端件被插入到流体连接器中;图4C是图4A所示的流体连接器的剖视图,其中管端件被插入到流体连接器中;图4D是图4A所示的流体连接器的剖视图,其中管端件完全插入流体连接器中;和图5是现有技术的管端件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首先,应当理解,不同附图视图上的相同附图编号标识相同或功能相似的结构元件。应该理解,权利要求不限于所公开的方面。此外,应当理解,本公开不限于所描述的特定方法、材料和修改,并且因此当然可以变化。还应理解,本文所使用的术语仅是出于描述特定方面的目的,并不旨在限制权利要求的范围。除非另有定义,否则本文所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应当理解,与本文描述的方法、装置或材料类似或等同的任何方法、装置或材料都可以用于示例实施例的实践或测试中。本公开的组件可以由液压装置、电子装置和/或气动装置驱动。应当理解,术语“基本上”与诸如“几乎”、“非常接近”、“大约”、“近似”、“约”、“近乎”、“接近”、“大致”、“与...邻近”、“在...附近”等的术语同义,并且这些术语可以如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出现的那样互换使用。应当理解,术语“接近”与诸如“附近”、“靠近”、“邻接”、“相邻”、“紧接”、“毗连”等术语同义,并且这些术语可以如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出现的那样互换使用术语“大约”是指在规定值的百分之十以内的值。现在参考附图,图1是管端件20的透视图。管端件20整体上是圆柱形的,并且包括端部22、部分23、肩部27、部分29、端部32和通孔21。通孔21从端部22到端部32延伸穿过管端件20。部分23布置在端部22和肩部27之间,并且包括径向向外的表面24。径向向外的表面24包括基本恒定的直径。在示例实施例中,径向面向外表面24包括可变直径。肩部27布置在部分23和部分29之间,并且包括径向向外的表面26。径向面向外表面26整体上是非线性的圆锥形,并且在轴向方向AD1上直径增加,如将相对于图3A-D更详细地讨论的。部分29布置在肩部27与端部32之间,并且包括径向向外的表面30。径向向外的表面30包括基本恒定的直径。在示例实施例中,径向面向外表面30包括可变直径。肩部27经由肩部表面28连接至径向面向外的表面30。在示例实施例中,径向面向外表面24的直径等于径向面向外表面30的直径。在示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端件,包括:/n第一部分,包括第一径向面向外表面;/n第二部分,包括第二径向面向外表面;和/n肩部,在轴向上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之间,所述肩部包括:/n相对于所述第一径向面向外表面以第一角度设置的第一截头锥形表面;和/n相对于所述第一径向面向外表面以第二角度设置的第二截头锥形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031 US 15/799,3921.一种管端件,包括:
第一部分,包括第一径向面向外表面;
第二部分,包括第二径向面向外表面;和
肩部,在轴向上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之间,所述肩部包括:
相对于所述第一径向面向外表面以第一角度设置的第一截头锥形表面;和
相对于所述第一径向面向外表面以第二角度设置的第二截头锥形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端件,其中,所述第一角度不等于所述第二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端件,其中,所述第一角度大于所述第二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端件,其中,
所述第一截头锥形表面包括第一相邻侧长度;
所述第二截头锥形表面包括第二相邻侧长度;和
所述第一相邻侧长度不等于所述第二相邻侧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端件,其中,所述第一相邻侧长度小于所述第二相邻侧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端件,还包括延伸穿过所述第一部分、所述肩部和所述第二部分的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端件,其中,所述管端件可操作地布置成插入到流体连接器中,所述流体连接器包括:
卡环;和
径向面向内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管端件,其中,
在第一插入状态下,所述第一截头锥形表面与所述卡环接合;和
在第二插入状态下,所述第二截头锥形表面与所述卡环接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管端件,其中,当所述管端件完全插入所述流体连接器中时:
所述第一截头锥形表面布置成靠近所述径向面向内表面;
所述第二截头锥形表面布置成靠近所述卡环;和
通过所述卡环和所述径向面向内表面防止所述管端件进一步轴向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管端件,其中,所述径向面向内表面是截头锥形的。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端件,其中,
所述第一径向面向外表面具有第一直径;
所述第二径向面向外表面具有第二直径;和
所述第一直径不等于所述第二直径。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端件,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BC弗里蒙特
申请(专利权)人:欧梯克纽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