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聚烯烃复合多孔膜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电池用隔膜及电池
本专利技术涉及聚烯烃复合多孔膜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电池用隔膜及电池。
技术介绍
聚烯烃多孔膜被广泛用作电池隔膜,尤其适合用作锂离子二次电池用隔膜。锂离子二次电池作为可反复充放电的高容量电池,使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电子设备的高性能化、长时间运行成为可能。最近,作为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等环保车辆的驱动用电池而被搭载,期待其进一步的高性能化。具体而言,在要求例如耐外部短路性、高温耐热性等电池特性之外,还要求抗冲击性。电池用隔膜不仅具备在上述电池中防止两极短路的绝缘性,并且通过将电解液保持在其孔隙内而具有离子透过性,在电池的安全性以及电池特性(例如,容量、输出特性、循环特性)等中担当重要作用。聚烯烃多孔膜中,为了作为上述电池用隔膜使用,要求具有优异的离子透过性、阻抗特性、机械特性,且已经提出了各种多孔膜。另外,隔膜中使用的聚烯烃多孔膜中,还要求防止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温度上升的关闭功能。关闭功能是指,达到较高温度时,构成隔膜的聚烯烃熔融而将孔堵塞、停止 ...
【技术保护点】
1.聚烯烃复合多孔膜,其具有第1层和第2层,且是所述第1层与所述第2层彼此一体层叠而成的,/n所述第1层包含聚丙烯(A)、熔点为130℃以上的第1高密度聚乙烯(B)、及熔点为120℃以上且低于130℃的第2高密度聚乙烯(C),/n所述第2层包含聚乙烯(D)。/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108 JP 2017-2152591.聚烯烃复合多孔膜,其具有第1层和第2层,且是所述第1层与所述第2层彼此一体层叠而成的,
所述第1层包含聚丙烯(A)、熔点为130℃以上的第1高密度聚乙烯(B)、及熔点为120℃以上且低于130℃的第2高密度聚乙烯(C),
所述第2层包含聚乙烯(D)。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烯烃复合多孔膜,其中,所述第2层中,作为所述聚乙烯(D),包含重均分子量(Mw)为100万以上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且所述第2层中的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含量在2~45质量%的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烯烃复合多孔膜,其中,相对于整体厚度而言的所述第2层的厚度的比率在60~95%的范围内。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烯烃复合多孔膜,其中,所述第1层中的所述聚丙烯(A)的含量在5~30质量%的范围内,
所述第1层中的所述第1高密度聚乙烯(B)的含量在30~75质量%的范围内,
所述第1层中的所述第2高密度聚乙烯(C)的含量在20~45质量%的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烯烃复合多孔膜,其中,所述第2高密度聚乙烯(C)包含乙烯-α烯烃共聚物。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烯烃复合多孔膜,其中,所述第2高密度聚乙烯(C)包含乙烯-丁烯共聚物。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烯烃复合多孔膜,其中,所述第1层配置于表层的两面侧,所述第2层配置于所述第1层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烯烃复合多孔膜,其关闭温度(SDT)在120~134℃的范围内,
熔化温度(MDT)为160℃以上,
换算为厚度12μm、孔隙率50%时的穿刺强度为270cN以上。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烯烃复合多孔膜,其孔隙率为30%以上,
用PermPorometer测得的平均流量孔径在20~40nm的范围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嶋木乃美,春本亘祐,松下胜彦,李丹,
申请(专利权)人:东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