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中高碳钢贝氏体深度测量的试验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515850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06: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中高碳钢贝氏体深度测量的试验方法,涉及金属材料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步骤为:步骤一:从样坯表层切取样品;步骤二:将抛光后的样品采用3‑4%硝酸酒精溶液或饱和苦味酸溶液进行腐蚀;步骤三:通过金相显微镜显示待检测样品的金相组织,在500X视场下将观测到的金相组织与贝氏体含量标准图对比来评定待测试样贝氏体含量,确定5%、10%含量临界点;步骤四:在100X视场下测量临界点距离表面的深度,得到贝氏体深度数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帮助检验人员快速判定贝氏体含量5%和10%的临界点,从而准确测量中高碳钢产品中贝氏体深度数据,是一种环保、准确的试验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中高碳钢贝氏体深度测量的试验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材料检测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中高碳钢贝氏体深度测量的试验方法。
技术介绍
钢中贝氏体是过冷奥氏体的中温转变产物。一般情况下,将过冷奥氏体在中温范围内形成的由铁素体和渗碳体组成的非层状组织统称为贝氏体。贝氏体又分为上贝氏体和下贝氏体、粒状贝氏体。在较高温度形成的称“上贝氏体”,呈羽毛状;在较低温度形成的称“下贝氏体”,呈针状或竹叶状,过冷奥氏体在贝氏体转变最上部的转变产物称“粒状贝氏体”,特征为:大块状或条状铁素体内分布着众多小岛的复相组织。目前因中高碳钢中贝氏体组织深度测量无检测方法标准依据,导致测量贝氏体深度结果存在较大差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中高碳钢贝氏体深度测量的试验方法,通过制定中高碳钢中贝氏体含量5%、10%的标准对比图,结合金相显微镜500X视场下观察,可以为测定中高碳钢中贝氏体深度数据提供一种有效的试验手段,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中高碳钢贝氏体深度测量的试验方法,采用中碳钢试样,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从样坯表层切取样品,将样品进行研磨时应尽可能保持磨抛后表面光洁度符合不影响后续金相组织显示质量,以确保样品经腐蚀后能在金相显微镜下观测到清晰、正确的金相组织;步骤二:将抛光后的样品采用3-4%硝酸酒精溶液或饱和苦味酸溶液进行腐蚀;步骤三:通过金相显微镜显示待检测样品的金相组织,在500X视场下将观测到的金相组织与贝氏体含量标准图对比来评定待测试样贝氏体含量,确定5%、10%含量临界点;步骤四:在100X视场下测量临界点距离表面的深度,得到贝氏体深度数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中高碳钢贝氏体深度测量的试验方法,可以帮助检验人员快速判定贝氏体含量5%和10%的临界点,从而准确测量中高碳钢产品中贝氏体深度数据,是一种环保、准确的试验方法。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5%贝氏体含量标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10%贝氏体含量标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实施例的一种用于中高碳钢贝氏体深度测量的试验方法,采用含碳量为0.40%的中碳钢试样,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从样坯表层切取宽度25mm、厚度25mm的样品,将样品进行研磨时应尽可能保持磨抛后表面光洁度符合不影响后续金相组织显示质量,以确保样品经腐蚀后能在金相显微镜下观测到清晰、正确的金相组织;步骤二:将抛光后的样品采用3-4%硝酸酒精溶液或饱和苦味酸溶液进行腐蚀;步骤三:通过金相显微镜显示待检测样品的金相组织,在500X视场下将观测到的金相组织与贝氏体含量标准图对比来评定待测试样贝氏体含量,制定的标准图如图1-2所示,确定5%、10%含量临界点;步骤四:在100X视场下测量临界点距离表面的深度,得到贝氏体深度数据。通过四名检验人员对试样的实验数据对比,以验证采取本专利技术方法可以帮助检验人员快速判定贝氏体含量5%和10%的临界点,从而准确测量中高碳钢产品中贝氏体深度数据。表一四名实验人员对试样测得贝氏体深度数据对比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中高碳钢贝氏体深度测量的试验方法,采用中碳钢试样,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从样坯表层切取样品,将样品进行研磨时应尽可能保持磨抛后表面光洁度符合不影响后续金相组织显示质量,以确保样品经腐蚀后能在金相显微镜下观测到清晰、正确的金相组织;/n步骤二:将抛光后的样品采用3-4%硝酸酒精溶液或饱和苦味酸溶液进行腐蚀;/n步骤三:通过金相显微镜显示待检测样品的金相组织,在500X视场下将观测到的金相组织与贝氏体含量标准图对比来评定待测试样贝氏体含量,确定5%、10%含量临界点;/n步骤四:在100X视场下测量临界点距离表面的深度,得到贝氏体深度数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中高碳钢贝氏体深度测量的试验方法,采用中碳钢试样,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从样坯表层切取样品,将样品进行研磨时应尽可能保持磨抛后表面光洁度符合不影响后续金相组织显示质量,以确保样品经腐蚀后能在金相显微镜下观测到清晰、正确的金相组织;
步骤二:将抛光后的样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辉王德宝杨峥牟祖茂程志远宋鑫晶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