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高温土工格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512616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04: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高温土工格室材料,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高密度聚乙烯:55‑70份,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6‑13份,聚酰胺6:7‑15份,硅烷偶联剂接枝改性的纳米氧化石墨烯:2‑5份,纳米增强填料:6‑10份,界面相容剂:4‑8份,紫外吸收剂:0.2‑1份,抗氧剂:0.3‑1份,加工助剂:0.4‑1份;所述纳米增强填料为纳米碱式硫酸镁晶须;所述界面相容剂为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硅烷偶联剂KH560和铝酸酯偶联剂DL‑411中的至少两种。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耐高温土工格室材料的负荷下的热变形温度高,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性能;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高,耐冲击性能好;拉伸强度高,力学性能好;弯曲模量高;综合力学性能好。

A high temperature resistant geocell material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高温土工格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功能高分子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耐高温土工格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土工格室是一种具有立体网状结构的土工合成材料、独特的三维立体结构,可有效地约束网格内的填充物,与填充物一起形成稳定的结构层,显示出其它平面土工合成材料无法相比的工程效果,正广泛的应用于软弱路基加固、边坡防护、挡土墙修建等工程。聚烯烃土工格室产品是由改性聚烯烃为原料经挤出成型分切再超声焊接而成的、展开后呈立体蜂窝状结构的土工合成材料。由于土工格室的生产流程长、成型工序多、应用环境复杂多变等特点,因此,对生产该产品的原材料及产品有如下的要求。(1)产品因有较好的机械性能,以防止在施工过程和应用过程中受到较强的外力、硬物穿刺等的破坏。(2)产品长期在复杂的环境中使用,选择材料时应考虑耐酸碱性和耐霉变等因素。(3)材料应有较好的抗老化性能,以满足在工程中长期稳定使用的需要。(4)我国广阔的地域,气温变化大,对南北方使用的适用性而言,产品所使用材料必须有较好的耐低、高温性能。(5)为适应土工格室的制备工艺要求,材料还需具有较好的可焊接性。(6)产品在工程应用中要求为外形尺寸整齐、焊距一致,整个网格体系强度一致。(7)产品应用较好的组件连接功能,以保证工程整体加固强度的一致性。但是,目前所使用的聚烯烃土工格室材料还存在以下问题:1、耐高温性能差;2、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较低;拉伸强度较低;弯曲模量较小;综合力学性能差(物理机械性能差);3、耐低温性能较差;耐老化性能较差;4、超声波焊接处,聚烯烃土工格室材料融接程度较差,容易损坏;综上,目前所使用的聚烯烃土工格室材料综合使用性能差,容易损坏,使用环境受限,且使用寿命短。基于上述情况,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耐高温土工格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可有效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高温土工格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耐高温土工格室材料通过精选原料组成,并优化各原料含量,选择了适当配比的高密度聚乙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聚酰胺6、硅烷偶联剂接枝改性的纳米氧化石墨烯、界面相容剂、纳米增强填料等,既充分发挥各原料的优点,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制得的耐高温土工格室材料的负荷下的热变形温度高,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性能;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高,耐冲击性能好;拉伸强度高,力学性能好;弯曲模量高;综合力学性能好。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耐高温土工格室材料,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高密度聚乙烯:55-70份,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6-13份,聚酰胺6:7-15份,硅烷偶联剂接枝改性的纳米氧化石墨烯:2-5份,纳米增强填料:6-10份,界面相容剂:4-8份,紫外吸收剂:0.2-1份,抗氧剂:0.3-1份,加工助剂:0.4-1份;所述纳米增强填料为纳米碱式硫酸镁晶须;所述界面相容剂为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硅烷偶联剂KH560和铝酸酯偶联剂DL-411中的至少两种。优选的,所述耐高温土工格室材料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高密度聚乙烯:60-65份,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8-11份,聚酰胺6:10-14份,硅烷偶联剂接枝改性的纳米氧化石墨烯:3-4份,纳米增强填料:7-9份,界面相容剂:5-7份,紫外吸收剂:0.3-0.7份,抗氧剂:0.5-0.9份,加工助剂:0.5-1份;所述纳米增强填料为纳米碱式硫酸镁晶须;所述界面相容剂为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硅烷偶联剂KH560和铝酸酯偶联剂DL-411中的至少两种。优选的,所述耐高温土工格室材料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高密度聚乙烯:62.5份,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9份,聚酰胺6:12份,硅烷偶联剂接枝改性的纳米氧化石墨烯:3.5份,纳米增强填料:8份,界面相容剂:6份,紫外吸收剂:0.4份,抗氧剂:0.7份,加工助剂:0.7份;所述纳米增强填料为纳米碱式硫酸镁晶须;所述界面相容剂为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硅烷偶联剂KH560和铝酸酯偶联剂DL-411中的至少两种。优选的,所述高密度聚乙烯为抚顺石化FHF7750M。优选的,所述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为塞拉尼斯1210。优选的,所述聚酰胺6为巴陵石化BL2280。优选的,所述界面相容剂为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硅烷偶联剂KH560和铝酸酯偶联剂DL-411中的混合物。优选的,所述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硅烷偶联剂KH560和铝酸酯偶联剂DL-411中的混合物中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硅烷偶联剂KH560和铝酸酯偶联剂DL-411中的质量之比为10:(2~2.8):(1.5~2)。优选的,所述紫外吸收剂为二羟基二苯甲酮UV531。优选的,所述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优选的,所述加工助剂为硬脂酸钙。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所述的耐高温土工格室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分别称取所述耐高温土工格室材料的各原料,备用;B、采用高速混合机将除纳米增强填料外的其他原料进行充分混合均匀,混料时间为3-5min,得到混合料;C、熔融挤出:将所述混合料送入双螺杆挤出机中,并将纳米增强填料由双螺杆挤出机中段的强制加料装置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熔融挤出、造粒,得到所述的耐高温土工格室材料。挤出过程中,调节主机转速、喂料速度(频率)的速度配比等工艺条件,使所述的耐高温土工格室材料均匀、平滑的挤出、造粒。优选的,步骤C中,其中,步骤C中,双螺杆挤出机的参数设置为:一区温度为170-190℃,二区温度为170-195℃,三区温度为175-200℃,四区温度为175-220℃,五区温度为175-230℃,六区温度为175-230℃,七区温度为175-230℃,八区温度为175-230℃,九区温度为175-230℃,机头温度为175-230℃,主机转速为280-300r/min,喂料频率为13-20HZ。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耐高温土工格室材料通过精选原料组成,并优化各原料含量,选择了适当配比的高密度聚乙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聚酰胺6、硅烷偶联剂接枝改性的纳米氧化石墨烯、界面相容剂、纳米增强填料等,既充分发挥各原料的优点,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制得的耐高温土工格室材料的负荷下的热变形温度高,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性能;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高,耐冲击性能好;拉伸强度高,力学性能好;弯曲模量高;综合力学性能好;此外,经测试本专利技术的耐高温土工格室材料的低温脆点可达-45℃,耐低温性能好;常温(25℃)剥离强度可达140N/cm,主要反应超声波焊接处,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高温土工格室材料,其特征在于,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n高密度聚乙烯:55-70份,/n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6-13份,/n聚酰胺6:7-15份,/n硅烷偶联剂接枝改性的纳米氧化石墨烯:2-5份,/n纳米增强填料:6-10份,/n界面相容剂:4-8份,/n紫外吸收剂:0.2-1份,/n抗氧剂:0.3-1份,/n加工助剂:0.4-1份;/n所述纳米增强填料为纳米碱式硫酸镁晶须;/n所述界面相容剂为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硅烷偶联剂KH560和铝酸酯偶联剂DL-411中的至少两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高温土工格室材料,其特征在于,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高密度聚乙烯:55-70份,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6-13份,
聚酰胺6:7-15份,
硅烷偶联剂接枝改性的纳米氧化石墨烯:2-5份,
纳米增强填料:6-10份,
界面相容剂:4-8份,
紫外吸收剂:0.2-1份,
抗氧剂:0.3-1份,
加工助剂:0.4-1份;
所述纳米增强填料为纳米碱式硫酸镁晶须;
所述界面相容剂为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硅烷偶联剂KH560和铝酸酯偶联剂DL-411中的至少两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土工格室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耐高温土工格室材料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高密度聚乙烯:60-65份,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8-11份,
聚酰胺6:10-14份,
硅烷偶联剂接枝改性的纳米氧化石墨烯:3-4份,
纳米增强填料:7-9份,
界面相容剂:5-7份,
紫外吸收剂:0.3-0.7份,
抗氧剂:0.5-0.9份,
加工助剂:0.5-1份;
所述纳米增强填料为纳米碱式硫酸镁晶须;
所述界面相容剂为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硅烷偶联剂KH560和铝酸酯偶联剂DL-411中的至少两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高温土工格室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耐高温土工格室材料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高密度聚乙烯:62.5份,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9份,
聚酰胺6:12份,
硅烷偶联剂接枝改性的纳米氧化石墨烯:3.5份,
纳米增强填料:8份,
界面相容剂:6份,
紫外吸收剂:0.4份,
抗氧剂:0.7份,
加工助剂:0.7份;
所述纳米增强填料为纳米碱式硫酸镁晶须;
所述界面相容剂为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硅烷偶联剂KH560和铝酸酯偶联剂DL-411中的至少两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支福谷金钰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金蜂巢工程材料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