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织良专利>正文

太阳能热水器控制装置、控制阀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1253 阅读:2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太阳能热水器控制装置、控制阀,该装置特别易于安装于已经制造出来的包括正在使用和尚未使用的没有出水控制和管路排空功能的太阳能热水器,其特征在于和水箱出口4相连接的控制阀1,有阀体18、阀杆22、隔离杯20、压帽21、弹簧23,阀杆22一端与隔离杯20相连系,另一端从压帽21的孔伸出阀腔外,阀杆可轴向被拉出一段距离,松开后受弹簧23作用自动复位以控制阀的开通与关闭,阀体的三个通口之一通口6所连接的管路通连大气并可通过该管路可向水箱中注水,控制阀1可任选机械、气压、电磁传动机构之一种来操纵阀杆22以远距离操纵控制阀1的开闭。(*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太阳能热水器水箱出水口的出水控制、管路排空装置,其中最核心的部分为控制阀。随着家用太阳能热水器的普及、以及其在寒冷地区使用时上、下水管冬季防冻问题,专利局已公布了许多太阳能热水器防冻装置的专利申请,如2000年2月2日公告的CN23620699。众所周知,将管道排空,管道中没有静止的水,就不会发生结冰堵塞的问题了。实现管道排空的许多技术方案被提出了,而对于正在大量使用的水箱出水口没有出水控制装置、没有管路排空功能的、尤其是上、下水共用一根管路的太阳能热水器如何解决冬季防冻问题,却很少涉及。这种太阳能热水器的另一个缺点是上水(即注水)时,若自来水水压低,水箱中的水会倒流入自来水管中。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正在使用的或已经制造出来的没有出水控制和管路排空功能的、尤其是上、下水共用一根管路的太阳能热水器提供一种易于安装的、从水箱出水口控制出水,不出水时管路排空,提高热水利用率,防止冬季管路结冰堵塞;同时可以避免注水时水箱中的水会倒流。本技术技术方案如下在太阳能热水器水箱下侧出水口上连接一控制阀,该阀有三个通口。阀内有一柔性且有弹性的材质的隔离装置,隔离装置与阀杆一端相连,阀杆上套有弹簧。靠弹簧的作用使隔离装置堵住与水箱相连的通口,水箱中水不能流出进入阀腔。另两个通口,在下部的,接上、下水管。在上部的通口,通过连接管接一薄壁管,该薄壁管外径不大于水箱溢水管内径三分之二。该薄壁管另一端从溢水管内插入水箱且管口高于溢水口水平面。当阀杆受外力被拉出一定距离时,隔离装置也被拉离原位而不能封堵出水口,水箱中水流出进入阀腔,经阀下出口从上、下水管流下。当阀杆所受外拉力消失,隔离装置和阀杆受弹簧作用复位,关闭出水口。由于阀体上通口与水箱中气室(通大气)相通,只要上、下水管下端口敞开,管中水就会很快排空。控制阀关闭时注水,自来水经阀的上通口、连接管和薄壁管进入水箱。自来水水压低时注水自动停止,但水箱中水不会倒流。控制阀开通时注水,速度更快些,但不能防止倒流。为了防止热量散失,在控制阀和连接管外包覆保温层。控制阀的控制部分,即拉出阀杆的驱动力的传动部分,可以是机械的,可以是气压的,也可以是电磁式的。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所提供的装置的控制阀易于安装在那些已经制造出来,包括正在使用的和尚未使用的没有出水控制和管路排空功能的太阳能热水器上,使这种太阳能热水器增加了出水控制、管路排空功能,提高热水利用率,防止冬季管路结冰堵塞,同时可防止注水时水箱中的水倒流的发生。控制阀的操纵,可以按使用条件任意选择机械式的,气压式的,电磁式的传动机构与之配合。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案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案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控制阀的一种实施方案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控制阀的另一种实施方案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阀杆驱动的机械传动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阀杆驱动的气压传动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阀杆驱动的电磁传动结构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中,控制阀1有三个连通口,连通口2与水箱3的出水口4相连接;下连通口5接上、下水管;上通口6接连接管7。连接管7另一端接一薄壁管8,薄壁管8的另一端从溢流口9插入水箱,且该管口高于溢流口9最低点的水平面10。薄壁管8的外径应不大于溢流口9之内径的三分之二。管8是从溢流口9所连接的三通所新开的孔通过的,也可以从该三通的朝上的通口弯出,或是把该三通换成四通。用螺纹连接或胶粘连接固定管8。管8插入水箱的一端套有阻水圈11,防止注水时水顺管8外壁流出溢流口。控制阀1的通口5和通口6始终相通,与出水口4相连通的通口2在关闭状态时与通口5和6不相通,水箱中水不能流出。当阀在开通时,通口2、通口5、通口6相通,水箱中水经通口2、通口5流入上、下水管。使控制阀1关闭,由于通口6经管7管8与水箱中气室(通大气)相通,只要上、下水管下端口是敞开的,水管中的水很快就会排空。控制阀1关闭时注水,水从上、下水管、通口5、通口6、管7、管8流入水箱。自来水水压低时,注水停止。由于管8之出水口高于水箱内水的水平面,水箱中水不会从管8倒流出来;阀门关闭,水箱中水也不会从出水口流出。传动装置12操纵阀杆拉出和释放复位,操纵控制阀1的开通与关闭。图2中,在控制阀1和出水口4之间加了一个三通13。三通13的向上的通口接一管状容器14,该容器高度大于溢流口9的部分内径扩大,且有两个通口。一个通口15通大气,另一个通口16接连接管7并与控制阀1上通口6连通。注水时,自来水从通口6、连接管7、通口16进入管状容器14,再经三通13、出水口4进入水箱。自来水水压低时,注水停止。由于通口16高于溢流口9,即高于水箱内水的最高水平面,水箱中水不会经管状容器14之通口16倒流。这种方案的一个特点是,管状容器14与水箱连通,静止时水位相等。这样,就容易在管状容器14中置入测量装置以测得水箱中水位。管状容器14外需要更好的保温包覆。在图3所示控制阀1的一种具体结构示意图中,阀体18为一个四通腔体。接水箱出水口4的通口2;接上、下水管的下通口5,接连接管7的上通口6;与通口2相对的通口19口径稍大。从通口19向阀腔内安装一杯形的隔离装置一一隔离杯20。隔离杯20由柔软的、富有弹性的能够耐受冷热急变的材质(如硅橡胶)制成。杯内底部有一环形槽,杯腰部有变径台阶或者是环形波纹。压帽21将隔离杯20的杯沿压在通口19的口沿上,从而起到隔离密封作用。阀杆22一端具有蝶形绝缘子形状的凸头,与隔离杯20底部环形槽相吻合而连接。阀杆22轴向运动,隔离杯20底部也随之运动。阀杆22上装有弹簧23,阀杆22的另一端从压帽21之中心孔中伸出阀腔外。弹簧23推动阀杆22,推动隔离杯20之底部封堵住通口2的阀腔内一侧,使水箱中水不能从通口2进入阀腔,此时为控制阀1关闭状态。阀杆22受外拉力作用克服弹簧23之弹力向外运动,隔离杯20底部离开封堵位置,通口2与阀腔相通,控制阀1开通。本技术所用控制阀1的另一种具体结构方案示意于图4中。阀体24也是一个四通体,通口74(等同于通口2)接水箱出水口4;通口75(等同于通口5)、通口76(等同于通口6)、通口74在阀腔内侧的口沿向腔内突出较大。通口74相对的通口25是大敞口,压帽26将隔膜27之边缘部分紧压在通口25的边沿上,起到隔离密封的作用。隔膜27是平板形的,由柔软的、富有弹性的能够耐受冷热急变的材质(如硅橡胶、真空橡胶等)制成。用螺钉头加大的螺钉28,通过隔膜27中心小孔将隔膜27、压片29、阀杆30连接在一起。阀杆30的另一端从压帽中心孔伸出阀腔外。弹簧31套在阀杆上,推动压片29从而推动隔膜27中心部分封堵出水口74,水箱中水不能流入阀腔。拉出阀杆30,隔膜27离开封堵位置,水从水箱中经通口74流入阀腔中。隔离杯20和隔膜27的作用是用来封堵出水口并将阀杆、弹簧与水隔离开来。本技术控制阀同样可用于出水口在水箱下方的情况。通口5和通口6成水平,没有上、下之分了,只要管7所接管8的端口高出水箱中水平面。图5给出阀杆驱动的一种机械传动结构示意图。这种结构基于众所周知的摩托车。自行车上最常用的“软闸”同样的原理。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织良
申请(专利权)人:张织良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