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滑撬式直升机的拖机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飞机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滑撬式直升机的拖机轮。
技术介绍
随着滑撬式直升机市场的不断扩展,数量增加很快,直升机各方面保障不断加强,尤其是轻型滑撬式直升机所必须使用的拖机轮更是必不可少。目前,现有技术的滑撬式直升机的拖机轮包括两个车轮、连接轴、手柄和挂钩;其中,连接轴的两端均安装有车轮,手柄的一端部设有用于卡槽,手柄在距离所述卡槽较近的位置处固定安装在连接轴上,手柄的另一端上还安装有挂钩。但该拖机轮在实际作业时,需要在直升机的滑撬式起落架的重心位置上打孔,以通过所打的孔安装用于与卡槽配合的装夹机构,以装夹机构作为重点,连接轴的位置处作为支点,通过装夹机构和卡槽配合,利用杠杆原理,待直升机完全放置在手柄上时,使用挂钩钩住手柄与起落架,完成了对直升机的托运。由上可见,应用现有技术的拖机轮时,在起落架上打孔,破坏了起落架的结构强度,而且,在崎岖路况下托运直升机时,挂钩容易脱落,进而造成直升机从拖机轮上跌落,可见,现有技术拖机轮的可靠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滑撬式直升机的拖机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轮架(1)、连接轴(2)、手柄(3)、车轮(4)、安装组件(5)、第一机械爪(6)和第二机械爪(7);/n所述主轮架(1)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接轴(2)上,所述主轮架(1)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手柄(3)的第一预设位置处;/n所述连接轴(2)的两端分别连接一个车轮(4);/n所述手柄(3)的一端部固定安装有所述第一机械爪(6),且在相邻所述手柄(3)的另一端部的第二预设位置上通过安装组件(5)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二机械爪(7);/n所述第一机械爪(6)的开放端用于抓取所述起落架,且所述第一机械爪(6)设有第一锁紧件(6-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滑撬式直升机的拖机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轮架(1)、连接轴(2)、手柄(3)、车轮(4)、安装组件(5)、第一机械爪(6)和第二机械爪(7);
所述主轮架(1)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接轴(2)上,所述主轮架(1)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手柄(3)的第一预设位置处;
所述连接轴(2)的两端分别连接一个车轮(4);
所述手柄(3)的一端部固定安装有所述第一机械爪(6),且在相邻所述手柄(3)的另一端部的第二预设位置上通过安装组件(5)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二机械爪(7);
所述第一机械爪(6)的开放端用于抓取所述起落架,且所述第一机械爪(6)设有第一锁紧件(6-1),在所述第一机械爪(6)达到完全包裹所述起落架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锁紧件(6-1)处于锁住状态;在所述第一机械爪(6)未达到完全包裹所述起落架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锁紧件(6-1)处于打开状态;
所述第二机械爪(7)的开放端用于抓取所述起落架,且所述第二机械爪(7)设有第二锁紧件(7-1),在所述第二机械爪(7)的开放端达到包裹所述起落架的情况下,所述第二锁紧件(7-1)处于锁住状态;在所述第二机械爪(7)的开放端未达到包裹所述起落架的情况下,所述第二锁紧件(7-1)处于打开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机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轮架(1)包括一个板块(1-1)和一对耳板(1-2),其中,所述板块(1-1)的板面设有用于固定所述手柄(3)的通孔,所述耳板(1-2)的板面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连接轴(2)的通孔;
所述板块(1-1)的相对侧面各与一个所述耳板(1-2)的端部固接;
各个耳板(1-2)通过耳板(1-2)的通孔铰接安装在所述连接轴(2)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机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拖机轮还包括转接件,所述转接件为U型板状结构,且所述转接件的底部设有用于连接所述手柄(3)的安装孔;
所述手柄(3)的一端部通过所述转接件的安装孔与所述第一机械爪(6)固连。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拖机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组件(5)包括抱箍(5-1)和基座(5-2),所述抱箍(5-1)的两端均设有安装孔,所述基座(5-2)包括连接块(5-2-1)和用于托抱所述手柄(3)的弧形块(5-2-2),所述连接块(5-2-1)固定安装在所述弧形块(5-2-2)中凹型弧形面的相背面上,且所述弧形块(5-2-2)的两端均设有与所述抱箍(5-1)的安装孔配合的安装孔,所述连接块(5-2-1)上还设有平行弧形面、且用于连接第二机械爪(7)的安装孔;
其中,所述抱箍(5-1)与所述弧形块(5-2-2)均置于所述第二预设位置处,且所述抱箍(5-1)与所述弧形块(5-2-2)中凹型弧形面配合并通过所述抱箍(5-1)的安装孔与所述弧形块(5-2-2)的安装孔固定包裹所述手柄(3),所述基座(5-2)通过所述连接块(5-2-1)的通孔与所述第二机械爪(7)固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拖机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械爪(6)包括:第一锁紧件(6-1)、第一弧形板(6-2)、第二弧形板(6-3)、第一X型机械爪(6-4)、第二X型机械爪(6-5)、第一连接件(6-6)、第二连接件(6-7)、第三连接件(6-8)、第四连接件(6-9)、第五连接件(6-10)和第六连接件(6-11);
所述第一锁紧件(6-1)为条形板,且所述第一锁紧件(6-1)的长边所属侧面的第三预设位置处设有锁紧缺口;且远离所述锁紧缺口的端部设有第一连接孔;
所述第一弧形板(6-2)和所述第二弧形板(6-3)均用于包裹所述起落架;
所述第一X型机械爪(6-4)包括:第一条形板、第二条形板、第三条形板和第四条形板;
所述第一条形板和所述第二条形板结构相同,所述第三条形板和所述第四条形板结构相同;
所述第一条形板的长边所属的一侧面端部设有弧形缺口,且所述第一条形板的第四预设位置处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条形板中远离所述弧形缺口的端部设有第三连接孔;
所述第三条形板的一端部设有捏合件,所述第三条形板的第五预设位置处设有第四连接孔,所述第三条形板中远离所述捏合件的端部设有第五连接孔;
所述第二X型机械爪(6-5)包括:第一条形板、第二条形板、第五条形板和第六条形板;
所述第五条形板和所述第六条形板结构相同,所述第五条形板的两端分别设有第六连接孔和第七连接孔;
所述第一X型机械爪(6-4)的第一条形板以所述弧形缺口相对、所述第二连接孔重叠同心的方式放置在所述第一X型机械爪(6-4)的第二条形板上;所述第一X型机械爪(6-4)的第一条形板放置在所述第三条形板上,且所述第一条形板的第三连接孔与所述第三条形板的第四连接孔重叠同心;所述第一X型机械爪(6-4)的第二条形板放置在所述第四条形板上,且所述第一X型机械爪(6-4)的第二条形板的第三连接孔与所述第四条形板的第四连接孔重叠同心;所述第三条形板以所述捏合件相对、且所述第五连接孔重叠同心的方式放置在所述第四条形板上;
所述第二X型机械爪(6-5)的第一条形板以所述弧形缺口相对、所述第二连接孔重叠同心的方式放置在所述第二X型机械爪(6-5)的第二条形板上;所述第二X型机械爪(6-5)的第一条形板放置在所述第五条形板上,且所述第二X型机械爪(6-5)的第一条形板的第三连接孔与所述第五条形板的第六连接孔重叠同心;所述第二X型机械爪(6-5)的第二条形板放置在所述第六条形板上,且所述第二X型机械爪(6-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福军,谢天华,田刚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联合飞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