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水线用多边形塑帽自动装配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1053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04: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流水线用多边形塑帽自动装配机构。该机构包含前固定块、后固定块、电批模块、滚动轴承和枪头模块;电批模块嵌入前固定块和后固定块相互连接围成的圆柱形中空结构中;电批模块的顶部和枪头模块连接,枪头模块包括枪头、弹簧和第二立柱;枪头呈上方开口的圆筒结构,弹簧设置在枪头圆筒的底部,弹簧的上方设置第二立柱,第二立柱由直杆和底部的圆形槽组成;枪头的圆筒上设置滚动轴承。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自动装配机构结构简单,运行稳定,节省人工操作,可实现对产品的自动装配。

An automatic assembly mechanism of polygonal plastic cap for assembly 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流水线用多边形塑帽自动装配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塑帽装配
,具体地,涉及一种流水线用多边形塑帽自动装配机构。
技术介绍
装配多边形塑帽是消防阀体装配过程中一个重要生产步骤,现有的多边形塑帽装配过程主要通过人工完成的,手工将多边形塑帽拧在消防阀体上。人工装配多边形塑帽的特点是:自动化程度低,耗费劳动成本高;手工操作速度慢,效率低。因为套多边形塑帽的劳动强度大,耗费的工时成本高,但又是消防阀体装配必不可少的工序,故会影响到实际生产的产量。随着社会技术的不断发展,迫切需要一台自动化程度高的多边形塑帽自动装配装置来取代之前的手工套多边形塑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边形塑帽自动装配机构;该机构不仅能够实现装配步骤的稳定,而且结构简单,动作反应快,极大的改进了当前生产的工艺水平,为企业生产降低危险还提高了生产效率。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具体介绍如下。一种流水线用多边形塑帽自动装配机构,其包含前固定块、后固定块、电批模块、枪头模块和滚动轴承;其中:所述前固定块和所述后固定块相互连接形成圆柱体中空的立方体结构,所述电批模块呈圆柱形,其竖直嵌入前固定块和后固定块相互连接围成的圆柱体中空中,形成紧密连接;所述电批模块和所述枪头模块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枪头模块竖直设置在电批模块的上方,所述枪头模块包括枪头、弹簧和第二立柱;所述枪头呈上方开口的圆筒结构,弹簧设置在枪头的圆筒底部,弹簧上方设置第二立柱;所述第二立柱包括竖直设置的直杆和水平设置的圆形槽,圆形槽与直杆的底端相连,圆形槽置于枪头的圆筒内;枪头模块的枪头上安装滚动轴承,枪头的圆筒外径和滚动轴承的内径相匹配,滚动轴承通过轴承座安装在两侧的轴承支撑板上,轴承支撑板竖直安装在前固定块、后固定块和连接形成的立方体的顶面上。本专利技术中,还包括第一立柱和垫块,后固定块经过垫块和第一立柱相连。本专利技术中,第一立柱包括水平板、竖直板和梯形脊;水平板和竖直板相互垂直设置成L型,梯形脊设置在水平板和竖直板之间,和水平板、竖直板分别垂直。本专利技术中,第二立柱的直杆底端和圆形槽的底面中心相连。本专利技术中,第二立柱的圆型槽的底面直径和弹簧的外径相同。本专利技术中,第二立柱的直杆的高度高于枪头的圆筒的高度。在本专利技术的多边形塑帽自动装配机构的工作过程中,当圆形落料盘落下的多边形塑帽掉落入枪头模块时,其经由第二立柱上的直杆掉入底部的圆形槽,直杆和枪头模块内的弹簧会使得塑帽下落过程中受力得到缓冲,当外界来的阀体被传送过来时,电批模块通电工作,进一步带动枪头和滚动轴承配合旋转,使得枪头内的塑帽可以高效拧紧在阀体上,进而实现了多边形塑帽的自动装配;和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流水线用多边形塑帽自动装配机构具有以下优点:其装置结构简单,能实现多边形塑帽自动化生产,操作方便,经济实惠,动作迅捷,稳定性高。整个过程无需人工操作,故障率低,能够节省很大的人力时间,大大提高劳动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流水线用多边形塑帽自动装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流水线用多边形塑帽自动装配机构的枪头模块装配的分解结构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流水线用多边形塑帽自动装配机构的轴承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前固定块、2-后固定块、3-第一立柱、4-垫块、5-电批模块、6-轴承支撑板、7-滚动轴承、8-枪头模块、81-枪头、82-弹簧、83-第二立柱、84-连接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流水线用多边形塑帽自动装配机构,包含前固定块1、后固定块2、第一立柱3、垫块4、电批模块5、轴承支撑板6、滚动轴承7和枪头模块8。其中,前固定块1、后固定块2相互连接形成圆柱形中空的立方体结构;电批模块5通过前固定块1与后固定块2相连固定在中心,前固定块1与后固定块2形状大小厚度及均螺栓孔位分布等均相同,电批模块5的外径和前固定块1与后固定块2相连组成的孔径一致,这样可以保证在机构中电批模块5能稳定地固定在前后固定块1、2中,避免发生干涉。枪头模块8位于电批模块5的正上方;如图2所示,枪头模块8包括枪头81、弹簧82和第二立柱83;枪头81呈上方开口的圆筒状,弹簧82与第二立柱83装配在枪头81的圆筒内部,具体的,弹簧82装配在圆筒的底部,第二立柱83垂直位于弹簧82上方,第二立柱83由竖直设置的直杆和底部的水平圆形槽组成,圆形槽置于枪头的圆筒内;较优的,直杆和圆形槽底面的中心相连,圆形槽底面的直径与弹簧82的外径大小一致,第二立柱83的直杆的高度略高于枪头81的圆筒的高度;当机构工作时,多边形塑帽顺着直杆掉落到圆形槽中,圆形槽用于盛放待装配多边形塑帽;枪头81圆筒底部的弹簧82对多边形塑帽下落时的受力有缓冲作用。枪头模块8的底部通过连接件84和电批模块5固定连接。枪头模块8上安装滚动轴承7,滚动轴承7的内径和枪头81的圆筒的外径相匹配;滚动轴承7通过轴承座安装在左右两侧的两块形状、大小相同的轴承支撑板6上,轴承支撑板6的结构如图3所示,其分别通过四颗螺栓和前固定块1、后固定块2相连形成的立方体结构的顶面相连,其中四颗螺钉位于同一条直线,每两颗螺栓与前、后固定块1、2相连,这样能保证使用螺栓固定前、后固定块1、2受力均匀。后固定块2与垫块4通过螺栓固定在一起,第一立柱3位于垫块4的后侧,后固定块2与垫块4截面长宽及均螺栓孔位分布等均相同。第一立柱3正面与底面正中间为一梯形脊,梯形脊的厚度约为10mm,第一立柱3正面与底面正中间在一梯形脊两侧分别有两只螺栓孔,位于底面与位于正面的螺栓孔相对于梯形脊对称分布。第一立柱3的正面板与底面板的夹角90°。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多边形塑帽自动装配机构,当来自振动盘上的多边形塑帽经过塑帽传送带落至位于枪头模块8中的第二立柱83时,其顺着第二立柱83的直杆滑落到圆形槽中,枪头模块8中的弹簧82对于塑帽的下落起到缓冲作用。当通过气缸传送的消防用阀体移动至位于第二立柱83的槽中的塑帽上方时,电批模块5通电工作旋转并带动滚动轴承7和枪头81,从而带动塑帽旋转,通过设定电批模块5的工作时间,设定为0.6s~0.8s,从而将塑帽装配在消防用阀体上,实现了流水线用多边形塑帽自动装配机构。整个过程无需人工操作,当通过电批模块5的转动实现多边形塑帽自动装配至阀体上,故障率低,能够节省很大的人力时间,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尽管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已经通过上述优选实例作了详细介绍,但应当认识到上述的描述不应被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了上述内容后,对于本专利技术的多种修改和替换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有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 一种流水线用多边形塑帽自动装配机构,其特征在于,其包含前固定块(1)、后固定块(2)、电批模块(5)、枪头模块(8)和滚动轴承(7);其中:所述前固定块(1)和所述后固定块(2)相互连接形成圆柱体中空的立方体结构,所述电批模块(5)呈圆柱形,其竖直嵌入前固定块(1)和后固定块(2)相互连接围成的圆柱体中空中,形成紧密连接;所述电批模块(5)和所述枪头模块(8)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枪头模块(8)竖直设置在电批模块(5)的上方,所述枪头模块(8)包括枪头(81)、弹簧(82)和第二立柱(83);所述枪头(81)呈上方开口的圆筒结构,弹簧(82)设置在枪头(81)的圆筒底部,弹簧(82)上方设置第二立柱;所述第二立柱(83)包括竖直设置的直杆和水平设置的圆形槽,圆形槽与直杆的底端相连,圆形槽置于枪头(81)的圆筒内;枪头模块(8)的枪头(81)上安装滚动轴承(7),枪头(81)的圆筒外径和滚动轴承(7)的内径相匹配, 滚动轴承(7)通过轴承座安装在两侧的轴承支撑板(6)上,轴承支撑板(6)竖直安装在前固定块(1)、后固定块(2)和连接形成的立方体的顶面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水线用多边形塑帽自动装配机构,其特征在于,其包含前固定块(1)、后固定块(2)、电批模块(5)、枪头模块(8)和滚动轴承(7);其中:所述前固定块(1)和所述后固定块(2)相互连接形成圆柱体中空的立方体结构,所述电批模块(5)呈圆柱形,其竖直嵌入前固定块(1)和后固定块(2)相互连接围成的圆柱体中空中,形成紧密连接;所述电批模块(5)和所述枪头模块(8)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枪头模块(8)竖直设置在电批模块(5)的上方,所述枪头模块(8)包括枪头(81)、弹簧(82)和第二立柱(83);所述枪头(81)呈上方开口的圆筒结构,弹簧(82)设置在枪头(81)的圆筒底部,弹簧(82)上方设置第二立柱;所述第二立柱(83)包括竖直设置的直杆和水平设置的圆形槽,圆形槽与直杆的底端相连,圆形槽置于枪头(81)的圆筒内;枪头模块(8)的枪头(81)上安装滚动轴承(7),枪头(81)的圆筒外径和滚动轴承(7)的内径相匹配,滚动轴承(7)通过轴承座安装在两侧的轴承支撑板(6)上,轴承支撑板(6)竖直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成郭程程顾润卫瞿华滢刘长春吴涛金中燕马仁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