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接收集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0940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太阳能接收集热装置,包括有集热器边框、保温层,在所述集热器边框、保温层之间设置有集热器吸热板芯,在集热器边框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空气集管,该空气集管与设置在集热器边框内的多块空气导流板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太阳能空气加热装置与太阳能热水装置结合成为一体;克服了太阳能的波动性和需求的稳定性之间的矛盾;在太阳辐射满足空气加热需求时,直接利用太阳能加热空气满足,在太阳辐射能大于空气加热需求时,将多余的太阳能加热热水,并储存起来,在太阳辐射能不能满足空气加热需求时,将储存的热能释放出来,补充缺少的热量需要。(*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到太阳能应用
,尤其是一种太阳能接收集热装置
技术介绍
太阳能热利用领域中,太阳能接收装置主要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目前常 用的比较成熟的集热器主要有太阳能热水器,在工业应用方面主要有太阳能干 燥装置,该装置主要通过加热空气来实现。通常情况下,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 能干燥装置为两种不同的装置。太阳辐射能量在一天内的不同时间段分布是不均匀的,中午时间太阳辐射 比较强烈,而早、晚辐射相对比较弱,太阳能的不稳定性严重影响了太阳能的 应用。通常情况下,在太阳能应用的设计时,太阳能集热器的安装面积并不是 按照太阳辐射最强的时段设计,也不是按照最弱时段设计,而是取一个平均值。 但在实际应用中,往往需要比较稳定的能量输出,这样太阳辐射与需求形成了 矛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太阳能的波动性和需求的稳定性之间的矛盾, 提供一种将太阳能空气加热器与太阳能热水加热器结合一体的太阳能接收集热 装置。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取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太阳能接收集热装置,包括有集热器边框、保温层,在所述集热器边框、保温层之间设置有集热器吸热板芯,在集热器边框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空气集管,该空气集管与设 置在集热器边框内的多块空气导流板连通。所述空气导流板相互首尾相接形成波浪状设置。空气导流板层叠的波浪状 设置,使得空气在导流板中的传递更加快速和均匀,有助于其迅速流通于整个 空气集管中,收集热空气。所述集热器板芯包括上集管、下集管,上集管、下集管之间连通至少一根 循环管,并有吸热翅片连接于所述循环管管壁上。其中吸热翅片上镀有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涂层,可以高效率地吸收太阳辐射,从而提高太阳能转换为热能的 能力,吸热翅片与循环管通过焊接方式连接,热阻小,效率高。在所述集热器板芯上方、所述集热器边框上镶接有玻璃盖板。玻璃盖板能 有效防止灰尘、水汽附着在吸热翅片上,保证吸热翅片的工作效果。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该装置将太阳能空气加热装 置与太阳能热水装置结合成为一体;克服了太阳能的波动性和需求的稳定性之 间的矛盾;在太阳辐射满足空气加热需求时,直接利用太阳能加热空气满足, 在太阳辐射能大于空气加热需求时,将多余的太阳能加热热水,并储存起来, 在太阳辐射能不能满足空气加热需求时,将储存的热能释放出来,补充缺少的 热量需要。该装置也可以应用在同时有热水和热空气需要的场合,两种功能, 一套设备,大大降低了太阳能设备的成本,为太阳能的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附图说明图1为太阳能接收集热装置主视图; 图2为太阳能接收集热装置俯视图; 图3为集热器吸热板芯主视附图标记说明1、保温层,2、空气导流板,3、空气集管,4、集热器吸 热板芯,41、上集管,42、循环管,43、吸热翅片,44、下集管,5、集热器边 框,6、玻璃盖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内容做进一歩详细说明。 实施例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 一种太阳能接收集热装置,包括有集热器边框5、 保温层l,在集热器边框5、保温层1之间设置有集热器吸热板芯4,在集热器 边框5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空气集管3,该空气集管3与设置在集热器边框5内 的多块空气导流板2连通。空气导流板2相互首尾相接形成波浪状设置,方便将热空气导入到空气集管3中。如图3所示,集热器板芯4包括上集管41、下集管44,上集管41、下集管44之间连通至少一根循环管42,具有吸热翅片43连接于循环管42管壁上, 本实施例中该吸热翅片43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于循环管42管壁上,使得吸热 翅片43的表面与循环管壁42紧密接触。还包括有玻璃盖板6,该玻璃盖板6设置T集热器板芯4上方、并镶接于 集热器边框5上。太阳能辐射经玻璃盖板6透射到吸热翅片43上,被镀有太阳能选择性吸收 涂层的吸热翅片43吸收并转换成热量,吸热翅片43为高导热系数的金属制成, 是热的良导体,当该集热器作为热水器使用时,吸热翅片43通过传导的方式将 热量传输给循环管42内的流体,流体通过流动将热量输送至应用场合;当该集 热器作为空气集热器使用时,吸热翅片43通过传导的方式将热量传输给吸热翅 片43下的空气,空气通过空气导流板2流动至空气集管3,并传输到应用场合, 该装置也可同时作为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能空气加热器使用,能同时输出热水 和热空气。上列详细说明是针对本技术可行实施例的具休说明,该实施例并非用 以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技术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 均应包含于本案的专利范围中。权利要求1、一种太阳能接收集热装置,包括有集热器边框(5)、保温层(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集热器边框(5)、保温层(1)之间设置有集热器吸热板芯(4),在集热器边框(5)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空气集管(3),该空气集管(3)与设置在集热器边框(5)内的多块空气导流板(2)连通。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太阳能接收集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导流板(2) 相互首尾相接形成波浪状设置。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接收集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器板芯(4)包括上集管(41)、下集管(44),上集管(41)、下集管(44)之间 连通至少一根循环管(42),并有吸热翅片(43)连接于所述循环管(42)管 壁上。4、 如权利耍求1到3中任一所述的太阳能接收集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 括有玻璃盖板(6),该玻璃盖板(6)设置于所述集热器板芯(4)卜.方、并 镶接于所述集热器边框(5)上。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太阳能接收集热装置,包括有集热器边框、保温层,在所述集热器边框、保温层之间设置有集热器吸热板芯,在集热器边框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空气集管,该空气集管与设置在集热器边框内的多块空气导流板连通。本技术将太阳能空气加热装置与太阳能热水装置结合成为一体;克服了太阳能的波动性和需求的稳定性之间的矛盾;在太阳辐射满足空气加热需求时,直接利用太阳能加热空气满足,在太阳辐射能大于空气加热需求时,将多余的太阳能加热热水,并储存起来,在太阳辐射能不能满足空气加热需求时,将储存的热能释放出来,补充缺少的热量需要。文档编号F24J2/04GK201237372SQ20082005017公开日2009年5月13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3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3日专利技术者仝兆丰, 廉永旺, 彭双峰, 琰 陈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太阳能接收集热装置,包括有集热器边框(5)、保温层(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集热器边框(5)、保温层(1)之间设置有集热器吸热板芯(4),在集热器边框(5)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空气集管(3),该空气集管(3)与设置在集热器边框(5)内的多块空气导流板(2)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仝兆丰廉永旺彭双峰陈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