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通量混合基质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一)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合基质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二)
技术介绍
缺水问题推动了全球对可持续淡水资源持续需求,这促使了反渗透(RO)脱盐技术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兴趣。RO技术是一种节能高效的物质分离技术,其原理是在某一渗透压力下,利用反渗透膜的选择透过特性,以逆浓度梯度的方式将溶液中溶剂与溶质或者悬浮颗粒物、微生物等分离开来,可实现废水的循环利用、海水淡化和对有用物质的回收,与常规技术相比,具有操作简单,水通量高,能耗低和化学需求少等优点。RO技术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经历了50年的高速发展,从醋酸纤维素膜、芳香族聚酰胺膜到混合基质膜。通常,薄层复合反渗透(TFC)膜由聚酰胺(PA)薄表层组成,用以控制膜的选择性和渗透性能,以及支撑聚砜(PSF)基底和负责的织物层为膜的坚固的机械性能。通量、截留率、耐污染性以及稳定性是衡量膜性能的几个主要的指标。其中芳香族聚酰胺膜具有截留率高、通量大、应用pH范围宽(4~11)、化学稳定性优良、操作压力要求低、耐生物降解等优点,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其亲水性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合基质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为:以聚砜超滤膜作为基膜,以间苯二胺为水相单体,以均苯三甲酰氯为油相单体,以正己烷为油相溶剂,采用界面聚合法制备得到混合基质反渗透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以氨基化氧化石墨烯为油相添加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合基质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为:以聚砜超滤膜作为基膜,以间苯二胺为水相单体,以均苯三甲酰氯为油相单体,以正己烷为油相溶剂,采用界面聚合法制备得到混合基质反渗透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以氨基化氧化石墨烯为油相添加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油相中,均苯三甲酰氯与氨基化氧化石墨烯的比例以各自所含的酰氯基团与氨基的摩尔比计为1:1/3-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油相中,均苯三甲酰氯与氨基化氧化石墨烯的比例以各自所含的酰氯基团与氨基的摩尔比计为1:1/2。
4.如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如下步骤实施:
1)聚砜超滤膜用纯水清洗干净;
2)将间苯二胺水溶液倒入步骤1)处理后的聚砜超滤膜表面,并让整个膜表面被浸没,静置2-4min后,倒出多余溶液,自然沥干;
3)将氨基化氧化石墨烯加入均苯三甲酰氯的正己烷溶液中,于45-55℃搅拌反应1-1.5h,得到含氨基化氧化石墨烯的均苯三甲酰氯的正己烷溶液;再将含氨基化氧化石墨烯的均苯三甲酰氯的正己烷溶液倒入使其覆盖于经步骤2)处理后的膜表面进行界面聚合,来回轻微振荡40-60s后,倒出多余溶液;
4)迅速将步骤3)处理后的膜放入60-80℃烘箱中,热处理10-5min,得到混合基质反渗透膜。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间苯二胺水溶液中还含有十二烷基苯磺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贤鸿,巫碧勤,杨子翔,周勇,宋潇潇,高从堦,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