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吡咯微球杂化的氧化石墨烯纳滤膜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分离膜
,特别是一种聚吡咯微球杂化的氧化石墨烯纳滤膜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纳滤膜技术是一种高效、节能的新兴分离膜技术。纳滤过程是一种新型的压力驱动的无相变的物理分离过程。纳滤膜的孔径大于超滤膜的孔径而小于反渗透膜的孔径,因而在纳滤膜刚问世的时候被称为疏松反渗透膜。纳滤膜的平均孔径介于0.5~2nm,表面带有电荷。因而纳滤膜的特点在于其对于二价和多价离子具有较高的截留率,而对单价离子截留率则相对较低,同时对介于200~1000g·mol的分子量的有机分子具有很高的截留率。因而,纳滤过程被广泛应用于硬水软化、染料等活性物质的除盐和浓缩、水中少量有机物的去除、分子量不同的有机物的物料分离、纯化等诸多工业领域。氧化石墨烯以其优异的机械稳定性以及可控的层间距成为理想的纳滤膜材料。然而,氧化石墨烯组装成膜以后,其在水润湿状态下的层间距为1.4nm左右,可以有效截留水合直径大于其层间距的染料分子,对水合直径小于其层间距的染料分子截留效果并不理想。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吡咯微球杂化的氧化石墨烯纳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聚吡咯纳米球作为插层剂插入氧化石墨烯纳滤膜中,制得聚吡咯/氧化石墨烯杂化膜,聚吡咯纳米球的粒径是180-220n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吡咯微球杂化的氧化石墨烯纳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聚吡咯纳米球作为插层剂插入氧化石墨烯纳滤膜中,制得聚吡咯/氧化石墨烯杂化膜,聚吡咯纳米球的粒径是180-220n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吡咯微球杂化的氧化石墨烯纳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S1、制备聚吡咯纳米球;
将吡咯单体溶于去离子水中,加入浓盐酸调节水溶液至pH小于3,高速搅拌并同时用紫外灯照射水溶液,使水溶液中产生具有氧化性的羟基自由基,引发吡咯单体进行自由基聚合反应,得到含聚吡咯纳米球的分散液;
S2、聚吡咯纳米球与氧化石墨烯杂化,制得杂化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吡咯微球杂化的氧化石墨烯纳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吡咯单体溶于去离子水,水溶液中吡咯的浓度是0.5-1.5mg/ml。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聚吡咯微球杂化的氧化石墨烯纳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水溶液中吡咯的浓度是1mg/ml。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吡咯微球杂化的氧化石墨烯纳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灯的波长为254nm,功率16W,将紫外灯安装在水溶液的正上方距离液面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毅,余昊,肖国清,钟菲,马静,李虹杰,周良,张李云,何腾,范毅,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石油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