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03549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6:15
提供了一种便携式通信装置。所述便携式通信装置包括:印刷电路板;天线,其设置在所述印刷电路板上;第一馈送单元,其连接至所述天线的第一部分;第二馈送单元,其连接至所述天线的第二部分,所述天线的第二部分与所述天线的第一部分不同;第一通信电路,其包括第一发射电路和第一接收电路;第二通信电路,其包括第二发射电路和第二接收电路;第一开关电路,其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一馈送单元与所述第一发射电路或所述第一接收电路中的一个连接;第二开关电路,其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二馈送单元与所述第二发射电路或所述第二接收电路中的一个连接;以及处理器。

Electronic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装置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电子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能够基于经由天线发射和接收的信号来确定通信电路的性能的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诸如移动终端、智能电话、平板电脑、个人计算机(PC)、笔记本电脑、可穿戴装置、数码相机或物联网(IoT)装置的各种类型的电子装置得到了广泛使用。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最新发展,已经在此类电子装置中布置了支持超高频(例如,毫米波(mmWave))频带中的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电路。上述信息仅作背景信息而提供,以帮助理解本公开。对于任意上述内容是否可作为本公开的现有技术没有任何判定也没有任何断言。
技术实现思路
需要检查支持超高频(例如,毫米波(mmWave))频带中的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电路的性能。测量现有无线通信电路性能的一种方法是在满足远距离条件的范围内验证发射器和/或接收器的性能。然而,为了满足远距离条件,需要很大的空间进行验证。另一种方法是将发射器路径的输出和接收器路径的输出电连接以验证发射器和/或接收器的性能。在毫米波频段进行无线通信的情况下,发射器路径的输出太大,以致于接收器的低噪声放大器饱和,从而难以验证准确的性能。本公开的各个方面在于至少解决上述问题和/或缺点,并至少提供下述优点。因此,本公开的一方面在于提供用于可在狭窄空间中使用的基于经由天线发射和接收的信号来验证通信电路的性能的方法。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是提供用于通过确保发射器和接收器的隔离来防止接收器的低噪声放大器饱和的方法。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便携式通信装置。所述便携式通信装置包括:印刷电路板;天线,所述天线设置在所述印刷电路板上;第一馈送单元,所述第一馈送单元连接至所述天线的第一部分;第二馈送单元,所述第二馈送单元连接至所述天线的第二部分,所述天线的第二部分与所述天线的第一部分不同;第一通信电路,所述第一通信电路包括第一发射电路和第一接收电路;第二通信电路,所述第二通信电路包括第二发射电路和第二接收电路;第一开关电路,所述第一开关电路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一馈送单元与所述第一发射电路或所述第一接收电路中的一个连接;第二开关电路,所述第二开关电路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二馈送单元与所述第二发射电路或所述第二接收电路中的一个连接;以及处理器,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经由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将所述第一发射电路与所述第一馈送单元连接,经由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将所述第二接收电路与所述第二馈送单元连接,经由所述第一发射电路,将信号向所述天线发射,经由所述第二接收电路,从所述天线接收发射信号,以及基于接收信号,确定包括所述第一发射电路、所述天线和所述第二接收电路的信号路径上的至少一个部件的状态。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便携式通信装置。所述便携式通信装置包括:印刷电路板;天线,所述天线设置在所述印刷电路板上;第一馈送单元,所述第一馈送单元连接至所述天线的第一部分;第二馈送单元,所述第二馈送单元连接至所述天线的第二部分,所述天线的第二部分与所述天线的第一部分不同;第一通信电路,所述第一通信电路包括第一发射电路和第一接收电路;第二通信电路,所述第二通信电路包括第二发射电路和第二接收电路;第一开关电路,所述第一开关电路被配置为选择性地将所述第一馈送单元与所述第一发射电路或所述第一接收电路中的一个连接;第二开关电路,所述第二开关电路被配置为选择性地将所述第二馈送单元与所述第二发射电路或所述第二接收电路中的一个连接;以及处理器,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经由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将所述第一发射电路与所述第一馈送单元连接,经由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将所述第二接收电路与所述第二馈送单元连接,经由所述第一发射电路,将信号向所述天线发射,经由所述第二接收电路,从所述天线接收至少一部分发射信号,以及基于所述至少一部分发射信号,执行与包括所述处理器、所述第一发射电路、所述天线和所述第二接收电路的信号路径相关的校准。根据本公开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便携式通信装置。所述便携式通信装置包括:第一印刷电路板;第二印刷电路板;天线阵列,所述天线阵列设置在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的第一表面上并且包括多个天线;第一通信电路,所述第一通信电路设置在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的第二表面上并且包括第一发射电路和第一接收电路;第二通信电路,所述第二通信电路设置在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的所述第二表面上并且包括第二发射电路和第二接收电路;第一馈送单元,所述第一馈送单元连接到所述多个天线中的一个天线的第一部分;第二馈送单元,所述第二馈送单元连接到所述一个天线的第二部分,所述一个天线的第二部分与所述一个天线的第一部分不同;第一开关电路,所述第一开关电路被配置为选择性地将所述第一馈送单元与所述第一发射电路或所述第一接收电路中的一个连接;第二开关电路,所述第二开关电路被配置为选择性地将所述第二馈送单元与所述第二发射电路或所述第二接收电路中的一个连接;以及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设置在所述第二印刷电路板上,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经由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将所述第一发射电路与所述第一馈送单元连接,经由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将所述第二接收电路与所述第二馈送单元连接,经由所述第一发射电路,将信号向所述天线发射;经由所述第二接收电路,从所述天线接收至少一部分发射信号,以及基于所述至少一部分发射信号,确定包括所述处理器、所述第一发射电路、所述一个天线和所述第二接收电路的信号路径上的至少一个部件的状态。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用于基于经由天线发射和接收的信号来验证通信电路的性能的方法可以使得能够在预定空间内验证支持超高频带(毫米波)中的无线通信电路的性能。从以下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中,本公开的其它方面、优点和显著特征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变得显而易见,所述详细描述披露了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附图说明从以下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中,本公开的特定实施例的上述及其它方面、特征以及优点将更加显而易见,其中:图1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网络环境100中的电子装置101的框图;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支持传统网络通信和5G网络通信的电子装置101的框图200;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支持超高频(mmWave)频带中的无线通信的电子装置101的框图;图4A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天线模块330的框图;图4B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天线模块330的框图;图4C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天线模块330的框图;图5A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天线模块330的框图;图5B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天线模块330的框图;图5C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天线模块330的框图;图6A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天线模块330的框图;图6B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天线模块330的框图;图7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检查通信电路的性能的方法的流程图;图8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检查通信电路的性能的方法的流程图;以及图9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检查通信电路的性能的方法的流程图。应当注意的是,贯穿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通信装置,所述便携式通信装置包括:/n印刷电路板;/n天线,所述天线设置在所述印刷电路板上;/n第一馈送单元,所述第一馈送单元连接至所述天线的第一部分;/n第二馈送单元,所述第二馈送单元连接至所述天线的第二部分,所述天线的第二部分与所述天线的第一部分不同;/n第一通信电路,所述第一通信电路包括第一发射电路和第一接收电路;/n第二通信电路,所述第二通信电路包括第二发射电路和第二接收电路;/n第一开关电路,所述第一开关电路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一馈送单元与所述第一发射电路或所述第一接收电路中的一个连接;/n第二开关电路,所述第二开关电路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二馈送单元与所述第二发射电路或所述第二接收电路中的一个连接;以及/n处理器,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n经由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将所述第一发射电路与所述第一馈送单元连接,/n经由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将所述第二接收电路与所述第二馈送单元连接,/n经由所述第一发射电路,将信号向所述天线发射,/n经由所述第二接收电路,从所述天线接收发射信号,以及/n基于接收信号,确定包括所述第一发射电路、所述天线和所述第二接收电路的信号路径上的至少一个部件的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204 KR 10-2018-01546521.一种便携式通信装置,所述便携式通信装置包括:
印刷电路板;
天线,所述天线设置在所述印刷电路板上;
第一馈送单元,所述第一馈送单元连接至所述天线的第一部分;
第二馈送单元,所述第二馈送单元连接至所述天线的第二部分,所述天线的第二部分与所述天线的第一部分不同;
第一通信电路,所述第一通信电路包括第一发射电路和第一接收电路;
第二通信电路,所述第二通信电路包括第二发射电路和第二接收电路;
第一开关电路,所述第一开关电路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一馈送单元与所述第一发射电路或所述第一接收电路中的一个连接;
第二开关电路,所述第二开关电路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二馈送单元与所述第二发射电路或所述第二接收电路中的一个连接;以及
处理器,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经由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将所述第一发射电路与所述第一馈送单元连接,
经由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将所述第二接收电路与所述第二馈送单元连接,
经由所述第一发射电路,将信号向所述天线发射,
经由所述第二接收电路,从所述天线接收发射信号,以及
基于接收信号,确定包括所述第一发射电路、所述天线和所述第二接收电路的信号路径上的至少一个部件的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通信装置,
其中所述印刷电路板包括第一表面和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
其中所述天线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上,以及
其中所述第一通信电路和所述第二通信电路设置在所述第二表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通信装置,还包括:
另一印刷电路板,
其中所述处理器设置在所述另一印刷电路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器进一步被配置为基于对所述状态的确定来执行与所述信号路径相关的校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器进一步被配置为:当至少一部分接收信号与发射信号相比衰减了指定程度或更多时,执行所述状态的确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器进一步被配置为基于发射信号与接收信号之间的幅度差、相位差或频率差中的至少一项来确定所述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通信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包括:
第一配线,所述第一配线被配置为连接所述第一馈送单元和所述第一发射电路;
第二配线,所述第二配线被配置为连接所述第一馈送单元和所述第一接收电路;
第一开关,所述第一开关被配置为将接地与所述第一配线上的离所述第一馈送单元λ/4长度的点电连接或电断开;以及
第二开关,所述第二开关被配置为将接地与所述第二配线上的离所述第一馈送单元λ/4长度的点电连接或电断开。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携式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器进一步被配置为:
经由所述第一开关,将所述第一配线与接地电断开,以及
经由所述第二开关,将所述第二配线与接地电连接,以从所述第一发射电路向所述第一馈送单元传送发射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通信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包括:
第三配线,所述第三配线被配置为连接所述第二馈送单元和所述第二发射电路;
第四配线,所述第四配线被配置为连接所述第二馈送单元和所述第二接收电路;
第三开关,所述第三开关被配置为将接地与所述第三配线上的离所述第二馈送单元λ/4长度的点电连接或电断开;以及
第四开关,所述第四开关被配置为将接地与所述第四配线上的离所述第二馈送单元λ/4长度的点电连接或电断开。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便携式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器进一步被配置为:
经由所述第三开关,将所述第三配线与接地电连接,以及
经由所述第四开关,将所述第四配线与接地电断开,以将接收信号从所述第二馈送单元向所述第二接收电路传送。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通信装置,
其中所述第一通信电路被配置为支持经由所述天线发射或接收的信号的水平极化分量,以及
其中所述第二通信电路被配置为支持经由所述天线发射或接收的信号的垂直极化分量。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器进一步被配置为经由所述第一发射电路将被指定用于5G网络通信的频带的RF信号发射到所述天线。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便携式通信装置,其中,所述频带是6GHz或更高。


14.一种便携式通信装置,所述便携式通信装置包括:
印刷电路板;
天线,所述天线设置在所述印刷电路板上;
第一馈送单元,所述第一馈送单元连接至所述天线的第一部分;
第二馈送单元,所述第二馈送单元连接至所述天线的第二部分,所述天线的第二部分与所述天线的第一部分不同;
第一通信电路,所述第一通信电路包括第一发射电路和第一接收电路;
第二通信电路,所述第二通信电路包括第二发射电路和第二接收电路;
第一开关电路,所述第一开关电路被配置为选择性地将所述第一馈送单元与所述第一发射电路或所述第一接收电路中的一个连接;
第二开关电路,所述第二开关电路被配置为选择性地将所述第二馈送单元与所述第二发射电路或所述第二接收电路中的一个连接;以及
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采峻金指勋金志容罗孝锡李钟仁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