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片纠偏装置及锂电池卷绕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0256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5: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极片纠偏装置及锂电池卷绕设备,涉及锂电池自动化卷绕设备技术领域,包括驱动辊、夹持辊、离合机构、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和第三驱动机构;驱动辊和夹持辊平行设置;第二驱动机构通过离合机构与驱动辊连接;第三驱动机构能够驱动驱动辊、夹持辊以及极片在极片平面内沿垂直于极片的运动方向移动,第一驱动机构驱动夹持辊靠近驱动辊,用于夹紧极片,离合机构接合,第二驱动机构能够带动驱动辊转动使极片入片;当极片入片完毕后,离合机构分离,利用卷针的转动带动极片卷绕,第三驱动能够带动处于夹持辊和驱动辊之间的极片沿极片的宽度方向移动,在入片和卷绕过程中全程纠偏,提高极片卷绕时的对齐精度。

Pole piece rectifying device and lithium battery winding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极片纠偏装置及锂电池卷绕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电池自动化卷绕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极片纠偏装置及锂电池卷绕设备。
技术介绍
锂电池卷绕机一般可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电芯卷绕,适合于油性极片、水性极片及各种隔膜。现有的生产模式可采用极片进入方式进行选择,包括先入正极极片后入负极极片、先入负极极片后入正极极片、正负极极片同时入、外包结尾方式等,目标力求运行稳定、调试方便、操作简单。极片与极片、极片与隔膜之间的对齐度直接关系着电芯良品率和成品品质。由于现有卷绕机因为空间布局的关系,极片首先通过极片卷前纠偏机构后再由机械手送入卷针,中间需要经过数道极片过辊,卷前极片纠偏机构放置较远,极片纠偏效果不佳,同时,在极片入片到极片卷绕过程中,无法实现全程纠偏,无法保证极片卷入卷针的对齐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极片纠偏装置,以解决现有卷绕机在极片入片到极片卷绕过程中,无法实现全程纠偏,无法保证极片卷入卷针的对齐精度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极片纠偏装置,包括驱动辊、夹持辊、离合机构、第一驱动机构、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极片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辊、夹持辊、离合机构、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和第三驱动机构;/n所述驱动辊和所述夹持辊平行设置,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夹持辊,以使所述夹持辊靠近或远离所述驱动辊;/n所述第二驱动机构通过所述离合机构与所述驱动辊连接,当所述离合机构处于连接状态时,能够驱动所述驱动辊转动;/n所述第三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驱动辊、所述夹持辊以及夹持于所述驱动辊和所述夹持辊之间的极片在所述极片平面内沿垂直于所述极片的运动方向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极片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辊、夹持辊、离合机构、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和第三驱动机构;
所述驱动辊和所述夹持辊平行设置,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夹持辊,以使所述夹持辊靠近或远离所述驱动辊;
所述第二驱动机构通过所述离合机构与所述驱动辊连接,当所述离合机构处于连接状态时,能够驱动所述驱动辊转动;
所述第三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驱动辊、所述夹持辊以及夹持于所述驱动辊和所述夹持辊之间的极片在所述极片平面内沿垂直于所述极片的运动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片纠偏装置包括位移检测机构,所述位移检测机构与所述第三驱动机构连接,用于检测所述极片的相对于预设位置的偏移量,并能够向所述第三驱动机构发送控制信息,所述第三驱动机构能够根据所述控制信息,带动所述驱动辊和所述夹持辊移动,调节所述极片的偏移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辊和所述夹持辊的辊面硬度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辊包括第一驱动辊和第二驱动辊,所述第一驱动辊和所述第二驱动辊间隔设置;
所述第一驱动辊通过传动结构与所述第二驱动辊连接,以使所述第一驱动辊和所述第二驱动辊能够同步转动;
所述第一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二龙邱毅万志永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杰锐思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