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层及其制备方法、液晶显示面板。本发明专利技术液晶显示层包括多个UV光固化胶固化后形成的多个固化胶体,所述固化胶体的周围分散有胆甾型液晶。本发明专利技术液晶显示层通过设置有多个相互独立的透光图案的掩膜版使UV光固化胶在指定区域发生光固化反应形成固态胶体,因此即使UV光固化胶的浓度较低,所得液晶显示层的粘结力仍较强,用于液晶显示面板中,可以提高液晶显示面板的亮度和对比度,具有良好的光电性能。
Liquid crystal display layer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晶显示层及其制备方法、液晶显示面板
本专利技术属于液晶显示
,具体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层及其制备方法、液晶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液晶材料被称为自然界的奇妙物质,它同时拥有液体的流动性和晶体的各向异性,具有双重的介电常数和折射率,这一特点使液晶在显示领域获得了广泛用途,大大小小的液晶显示器已经成为当今的主流显示技术。不同相态的液晶材料又具有不同的应用,例如胆甾相液晶可以产生布拉格反射,又同时具有双稳态的特点,可以用来制作液晶手写板。胆甾型液晶电子手写板聚合物网络可以通过几种聚合物分散的液晶类型产生;包括聚合诱导相分离(PIPS)、温度诱导相分离(TIPS)或溶剂诱导相分离(SIPS)。PIPS是使用光引发聚合,且最终导致液晶分子和聚合物结构发生相分离;TIPS是使用温度来引发化学反应,从而导致与聚合物结构分离的液晶相;SIPS是使用溶剂蒸发来使液晶与聚合物结构发生相分离;上述方法都是将聚合物的预聚物与液晶混合,相分离后聚合物分散在液晶中。其中,聚合物的核心作用是上下基板的粘结,但为了提高对比度,降低驱动电压,聚合物的加入量需要尽可能的少,很难保证好的粘结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层及其制备方法、液晶显示面板,旨在解决现有的液晶显示层中聚合物添加量较少时容易引起粘结效果差等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聚合物分散液晶材料、掩膜版;将所述掩膜版覆盖于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材料的上方,进行第一次光固化反应,所述掩膜版上设置有多个相互独立的透光图案;移除所述掩膜版,进行第二次光固化反应,得到所述液晶显示层。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单个所述透光图案的宽度为10μm-50μm。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透光图案与相邻透光图案之间的最小横向间距和/或最小纵向间距为50μm-200μm。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次光固化反应的光强度为5mW/cm2-15mW/cm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次光固化反应的时间为1min-5min。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次光固化反应的光强度为5mW/cm2-15mW/cm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次光固化反应的时间为3min-10min。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以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材料的总重量为100%计,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材料包括如下按照重量百分数计的组分:胆甾型液晶70%-80%;UV光固化胶20%-3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以所述UV光固化胶的总重量为100%计,所述UV光固化胶包括如下按照重量百分数计的组分: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层,其包括多个UV光固化胶固化后形成的多个固化胶体,所述固化胶体的周围分散有胆甾型液晶。本专利技术再一方面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以及夹设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显示层,且所述第二基板具有光透过性;其中,所述液晶显示层为上述的液晶显示层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液晶显示层或上述的包括多个UV光固化胶固化后形成的腔体,所述腔体中分散有胆甾型液晶的液晶显示层。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液晶显示层的厚度为3μm-20μm。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基板为包括第一电极的电极基板。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基板为包括第二电极的电极基板。本专利技术液晶显示层的制备方法中,先将掩膜版覆盖于聚合物分散液晶材料的上方进行第一次光固化反应,由于掩膜版上设置有多个相互独立的透光图案,紫外光可以通过透光图案,但会被掩膜版上透光图案以外的位置遮挡,所以紫外光只能透过该透光图案照射到部分聚合物分散液晶材料上使其发生固化反应,该部分聚合物分散液晶材料中的UV光固化胶由液态收缩固化,转变为固态UV光固化胶即固化胶体;随着被照射到的聚合物分散液晶材料中的液态UV光固化胶浓度逐渐降低,与未被照射到的部分聚合物分散液晶材料中的液态UV光固化胶形成浓度差,未被照射到的部分聚合物分散液晶材料中的液态UV光固化胶在固态UV光固化胶的牵引力下向固态UV光固化胶迁移,接触光照后也发生固化反应并转变为固态。第一次光固化反应后,将掩膜版移除进行第二次光固化反应,以确保所有液态UV光固化胶转变为固态形成固化胶体。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巧妙地利用掩膜版,通过使UV光固化胶在指定区域内聚合形成固化胶体,可在较低浓度的UV光固化胶添加量下提供足够的粘结力。本专利技术液晶显示层的UV光固化胶在多个指定区域固化聚合形成具有粘结作用的固化胶体,因此可在多个位置形成粘结点,以达到较好的粘结效果。同时,固化胶体的周围还分散有胆甾型液晶,具有较好的光电性能。本专利技术液晶显示面板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夹设有包括胆甾型液晶和多个固化胶体的液晶显示层,由于固化胶体分布于液晶显示层上的多个位置形成粘结点,因此液晶显示层与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具有较强的粘结力,进而提高液晶显示面板的亮度和对比度,使液晶显示面板具有良好的光电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液晶显示层在制备过程的平面示意图;图2为图2的A-A截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在透射状态下胆甾型液晶分子的排列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在漫反射状态下胆甾型液晶分子的排列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在显色状态下胆甾型液晶分子的排列结构示意图;其中,图2中的附图标记如下:10-第一基板;12-第一电极;20-液晶显示层;30-第二基板;32-第二电极;40-掩膜版。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效果更加清楚,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结合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提到的相关成分的重量不仅仅可以指代各组分的具体含量,也可以表示各组分间重量的比例关系,因此,只要是按照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相关组分的含量按比例放大或缩小均在本专利技术公开的范围之内。具体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的重量可以是μg、mg、g、kg等化工领域公知的质量单位。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地使用,否则词的单数形式的表达应被理解为包含该词的复数形式。术语“包括”或“具有”旨在指定特征、数量、步骤、操作、元件、部分或者其组合的存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晶显示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提供聚合物分散液晶材料、掩膜版;/n将所述掩膜版覆盖于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材料的上方,进行第一次光固化反应,所述掩膜版上设置有多个透光图案;/n移除所述掩膜版,进行第二次光固化反应,得到所述液晶显示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晶显示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聚合物分散液晶材料、掩膜版;
将所述掩膜版覆盖于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材料的上方,进行第一次光固化反应,所述掩膜版上设置有多个透光图案;
移除所述掩膜版,进行第二次光固化反应,得到所述液晶显示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液晶显示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单个所述透光图案的宽度为10μm-5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液晶显示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图案与相邻透光图案之间的最小横向距离或最小纵向距离为50μm-20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液晶显示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光固化反应的光强度为5mW/cm2-15mW/cm2;和/或
所述第一次光固化反应的时间为1min-5min;和/或
所述第二次光固化反应的光强度为5mW/cm2-15mW/cm2;和/或
所述第二次光固化反应的时间为3min-10min。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材料的总重量为100%计,所述聚合物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磊,王晓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前海威斯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