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检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496311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3: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池检测系统,包括电池、连接管、第一气管、气压表、第二气管、阀门和气体分析设备,电池包括顶盖和壳体,顶盖上设置有出气孔和注液孔,第一气管的一端通过连接管与出气孔连通,第一气管的另一端与气压表连通,第二气管的一端与第一气管的非端部位置连接并导通,第二气管的另一端与气体分析设备连通,阀门设置在第二气管上。本电池检测系统易于操作、成本低且稳定性高,能同时检测电池内部正压及负压状态,可用于电池化成过程的产气分析及注液孔密封后的电池保压状态监控,实现了功能多样化。

Battery detect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检测系统
本技术涉及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在充放电循环及存储过程由于电化学反应的发生会有不同程度地产气,尤其随着人们对电池能量密度要求越来越高,进一步加剧了锂离子电池内部的产气量。气体大量聚集会导致锂离子电池鼓胀,极片界面析锂,影响锂离子电池循环寿命,严重时甚至引发防爆阀翻转。因此,电池在封装之前的化成工序中,需要对电池内部产气进行检测,分析电池内部的气体成分和气体压力。此外,在对注液孔进行密封之前,需要将内部产气抽离使电池内部气压设定为负压状态。如何高效、准确检测锂离子电池内部气压的同时便于采集气体样品对于指导锂离子电池生产过程,研究锂离子电池化成产气机理、极片界面及循环至关重要。目前锂离子电池内部气压检测方式不够准确、操作复杂、不能实时检测锂离子电池制造过程中内部气压变化情况,尤其是负压状态进行检测。公开号为CN102868003A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内部气体压力检测装置及方法,采用装有液体的U型管,利用排液法进行气体压力检测,该方法虽然能够实现对锂离子电池内部气体压力检测,但检测单元需要使用有机液体,检测过程多步骤完成,尤其是对电池内部负压状态无法检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检测系统,其易于操作、成本低且稳定性高,能同时检测电池内部正压及负压状态。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电池检测系统,包括电池、连接管、第一气管、气压表、第二气管、阀门和气体分析设备,所述电池包括顶盖和壳体,所述顶盖上设置有出气孔和注液孔,所述第一气管的一端通过所述连接管与所述出气孔连通,所述第一气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气压表连通,所述第二气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气管的非端部位置连接并导通,所述第二气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气体分析设备连通,所述阀门设置在所述第二气管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管为螺纹连接管,所述出气孔为螺纹孔,所述连接管两端分别与所述出气孔和所述第一气管螺纹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管包括管本体和凸出部,所述凸出部设置在所述管本体的远离所述第一气管一端的端面上,所述管本体与所述第一气管连接,所述凸出部与所述出气孔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管本体远离所述凸出部的一端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凸出部设置有外螺纹。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外螺纹设置在所述凸出部的整个外侧壁上,所述端面与所述顶盖贴合。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包括三通接头,所述第一气管包括第一分段和第二分段,所述第一分段、所述第二分段和所述第二气管均与所述三通接头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气管为三通管,所述第一气管直接与所述连接管、所述气压表和所述第二气管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气压表具有指针和/或数显读取模式。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壳体外侧设置有固定夹具。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气体分析设备为气相色谱仪。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电池检测系统能同时检测锂离子电池内部正压及负压状态,可用于电池化成过程的产气分析及注液孔密封后的电池保压状态监控,实现了功能多样化。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检测系统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连接管的剖视图。图1-2中:1、电池;11、顶盖;111、出气孔;112、注液孔;12、壳体;2、连接管;21、管本体;211、端面;22、凸出部;3、第一气管;4、气压表;5、第二气管;6、阀门;7、气体分析设备;8、三通接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电池检测系统包括电池1、连接管2、第一气管3、气压表4、第二气管5、阀门6和气体分析设备7,电池1包括顶盖11和壳体12,顶盖11上设置有出气孔111和注液孔112,第一气管3的一端通过连接管2与出气孔111连通,第一气管3的另一端与气压表4连通,第二气管5的一端与第一气管3的非端部位置连接并导通,第二气管5的另一端与气体分析设备7连通,阀门6设置在第二气管5上。本实施例的电池检测系统能同时检测电池内部正压及负压状态,可用于电池化成过程的产气分析及注液孔112密封后的电池1保压状态监控,其中的电池化成过程的产气分析包括对产气压力的检测和对产气气体成分的分析。当需要对产气压力进行检测时,用胶带或其他物体暂时封住注液孔112,同时关闭阀门6,使气体经出气孔111进入到第一气管3内,然后由气压表4读取气体压力。当需要对产气气体成分进行分析时,同样需要保持注液孔112的密封状态,同时打开阀门6,使气体经第二气管5进入到气体分析设备7中进行分析。由于化成过程中的产气对电池性能会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在对注液孔112进行密封工艺之前,之前需要将这些气体抽离。通常先塞密封胶粒对注液孔112进行初步密封,然后再焊接封堵注液孔112保证完全密封。当本实施例的电池检测系统需要对注液孔112密封后的电池1保压状态监控时,关闭阀门6,通过注液孔112进行抽气操作,当抽气完成后,将密封胶粒塞入注液孔112内,通过观察气压表4的读数,可验证密封胶粒的密封效果是否良好。若气压表4的读数在设定时间内基本维持不变,则密封胶粒的密封效果良好;若气压表4的读数在设定时间内出现较大范围的波动,则需要重新密封或者更换密封胶粒。由于本实施例的顶盖11上开设有出气孔111和注液孔112两个开孔,因此可以实现注液孔112密封后通过出气孔111使气压表4检测到电池1内部的负压状态是否维持恒定从而检验密封胶粒对注液孔112的密封效果。而常规的电池顶盖上并未设置出气孔111,因此无法对负压状态进行检测。优选的,连接管2为螺纹连接管,出气孔111为螺纹孔,连接管2的两端分别与出气孔111和第一气管3螺纹连接,螺纹连接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并便于拆卸,能保证电池1化成产生的气体不泄露且便于组装。如图2所示,进一步的,连接管2包括管本体21和凸出部22,凸出部22设置在管本体21远离第一气管3一端的端面211上,管本体21与第一气管3连接,凸出部22与出气孔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连接管、第一气管、气压表、第二气管、阀门和气体分析设备,所述电池包括顶盖和壳体,所述顶盖上设置有出气孔和注液孔,所述第一气管的一端通过所述连接管与所述出气孔连通,所述第一气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气压表连通,所述第二气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气管的非端部位置连接并导通,所述第二气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气体分析设备连通,所述阀门设置在所述第二气管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连接管、第一气管、气压表、第二气管、阀门和气体分析设备,所述电池包括顶盖和壳体,所述顶盖上设置有出气孔和注液孔,所述第一气管的一端通过所述连接管与所述出气孔连通,所述第一气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气压表连通,所述第二气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气管的非端部位置连接并导通,所述第二气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气体分析设备连通,所述阀门设置在所述第二气管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为螺纹连接管,所述出气孔为螺纹孔,所述连接管两端分别与所述出气孔和所述第一气管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包括管本体和凸出部,所述凸出部设置在所述管本体的远离所述第一气管一端的端面上,所述管本体与所述第一气管连接,所述凸出部与所述出气孔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本体远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虎李倩伟祝媛朱鹏翔何巍刘金成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金泉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