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显示面板、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包括:具有多个子像素单元的显示基板,位于各子像素单元之上的光线调控结构;其中,光线调控结构,包括:第一聚合物分散液晶层和驱动单元;第一聚合物分散液晶层,包括:具有第一网孔的聚合物网络,以及分散在聚合物网络中的液晶分子;在垂直显示基板的方向上,与各子像素单元相互重叠的第一网孔的直径与子像素单元的发光效率衰减幅度呈负相关关系;驱动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温度调节加载至第一聚合物分散液晶层上的电压。通过设置光线调控结构,补偿了各子像素单元随温度变化而产生的发光效率差异,保证了各子像素单元随温度变化的亮度变化趋势一致,从而改善了低温发青、高温发粉现象。
A display panel, its making method and displa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显示面板、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高品质的显示面板已成为众多电子消费产品的重要特征。与液晶分子显示面板相比,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具有自发光、能耗低、生产成本低、视角宽、对比度高、响应速度快、色彩展示更为逼真、更易于实现轻薄化和柔性化等优点。目前,在手机、数码相机、电脑、个人数字助理等显示领域,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已经开始取代传统的液晶分子显示面板,有望成为下一代显示面板的主流选择。随着温度的变化,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中红绿蓝子像素单元发出的单色光的变化幅度不同,使得室温下的白光,在低于室温的条件下发青、在高于室温的条件下发粉。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用以改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低温发青、高温发粉的现象。因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具有多个子像素单元的显示基板,位于各所述子像素单元之上的光线调控结构;其中,所述光线调控结构,包括:第一聚合物分散液晶层和驱动单元;所述第一聚合物分散液晶层,包括:具有第一网孔的聚合物网络,以及分散在所述聚合物网络中的液晶分子;在垂直所述显示基板的方向上,与各所述子像素单元相互重叠的所述第一网孔的直径与所述子像素单元的发光效率衰减幅度呈负相关关系;所述驱动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温度调节加载至所述第一聚合物分散液晶层上的电压。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面板中,所述子像素单元,包括:红色子像素单元、绿色子像素单元和蓝色子像素单元;与所述绿色子像素单元相互重叠的所述第一网孔,与所述红色子像素单元相互重叠的所述第一网孔,以及与所述蓝色子像素单元相互重叠的所述第一网孔依次减小。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面板中,还包括:位于各所述子像素单元之间间隙所在区域之上的第二聚合物分散液晶层;所述第二聚合物分散液晶层,包括:具有第二网孔的所述聚合物网络,以及分散在所述聚合物网络中的所述液晶分子。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聚合物分散液晶层与所述第二聚合物分散液晶层为一体结构。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面板中,所述驱动单元,包括:驱动芯片、负温度系数温控电阻,以及位于所述第一聚合物分散液晶层两侧的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其中,所述第二透明电极、所述驱动芯片、所述负温度系数温控电阻和所述第一透明电极依次电连接。基于同一专利技术构思,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面板。基于同一专利技术构思,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提供一具有多个子像素单元的显示基板;在所述显示基板上形成与各所述子像素单元相互重叠的光线调控结构;所述光线调控结构,包括:第一聚合物分散液晶层和驱动单元;所述第一聚合物分散液晶层,包括:具有第一网孔的聚合物网络,以及分散在所述聚合物网络中的液晶分子;在垂直所述显示基板的方向上,与各所述子像素单元相互重叠的所述第一网孔的直径与所述子像素单元的发光效率衰减幅度呈负相关关系;所述驱动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温度调节加载至所述第一聚合物分散液晶层上的电压。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制作方法中,所述子像素单元包括:红色子像素单元、绿色子像素单元和蓝色子像素单元,形成第一聚合物分散液晶层,具体包括:采用1mW/cm2的紫外面光源,以及所述绿色子像素的蒸镀掩膜板,对所述绿色子像素上方的液晶混合物进行处理5min;采用0.8mW/cm2的紫外面光源,以及所述红色子像素的蒸镀掩膜板,对所述红色子像素上方的液晶混合物进行处理4min;采用0.6mW/cm2的紫外面光源,以及所述蓝色子像素的蒸镀掩膜板,对所述蓝色子像素上方的液晶混合物进行处理3min;所述液晶混合物,包括:质量分数大于70%且小于100%的负介电各向异性液晶分子,质量分数大于0且小于10%的聚乙二醇甲醚甲基丙烯酸酯,质量分数大于0且小于10%的1,3-丁二醇二丙烯酸酯,质量分数大于0且小于10%的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质量分数大于0且小于10%的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质量分数大于0且小于1%的2,4,6-三甲基甲酰基苯基磷酸乙酯,以及质量分数大于0且小于1%的2-羟基-2-甲基苯丙酮;与所述绿色子像素重叠的聚合物网络的第一网孔直径为1μm-3μm,与所述红色子像素重叠的聚合物网络的第一网孔直径为3μm-5μm,与所述蓝色子像素重叠的聚合物网络的第一网孔直径为5μm-8μm。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制作方法中,所述液晶混合物,包括:质量分数为79.6%的负介电各向异性液晶分子,质量分数为5.3%的聚乙二醇甲醚甲基丙烯酸酯,质量分数为6.7%的1,3-丁二醇二丙烯酸酯,质量分数为4.7%的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质量分数为3.9%的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质量分数为0.2%的2,4,6-三甲基甲酰基苯基磷酸乙酯,以及质量分数为0.2%的2-羟基-2-甲基苯丙酮。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制作方法中,形成第一聚合物分散液晶层之后,还包括:采用0.6mW/cm2的紫外面光源,对所述液晶混合物进行处理5min,获得在各所述子像素单元之间间隙所在区域之上具有第二网孔的第二聚合物分散液晶层。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包括:具有多个子像素单元的显示基板,位于各子像素单元之上的光线调控结构;其中,光线调控结构,包括:第一聚合物分散液晶层和驱动单元;第一聚合物分散液晶层,包括:具有第一网孔的聚合物网络,以及分散在聚合物网络中的液晶分子;在垂直显示基板的方向上,与各子像素单元相互重叠的第一网孔的直径与子像素单元的发光效率衰减幅度呈负相关关系;驱动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温度调节加载至第一聚合物分散液晶层上的电压。聚合物网络的第一网孔越小,对液晶分子的束缚作用就越强,相同电场条件下,液晶分子就越不容易偏转;反之,聚合物网络的第一网孔越大,对液晶分子的束缚作用就越弱,相同电场条件下,液晶分子就越容易偏转;因此,在满足与各子像素单元相互重叠的第一网孔的直径与子像素单元的发光效率衰减幅度呈负相关关系的条件下,驱动单元通过响应温度变化来调节加载至第一聚合物分散液晶层上的电压,使得各子像素单元上方的液晶分子透光率的发生变化,具体地,第一网孔的直径越小,液晶分子所透过与其重叠的子像素单元的发射光线越多,由此补偿了各子像素单元随温度变化而产生的发光效率差异,保证了各子像素单元随温度变化的亮度变化趋势一致,从而改善了低温发青、高温发粉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线调控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相关技术中各子像素单元在不同温度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多个子像素单元的显示基板,位于各所述子像素单元之上的光线调控结构;/n其中,所述光线调控结构,包括:第一聚合物分散液晶层和驱动单元;/n所述第一聚合物分散液晶层,包括:具有第一网孔的聚合物网络,以及分散在所述聚合物网络中的液晶分子;/n在垂直所述显示基板的方向上,与各所述子像素单元相互重叠的所述第一网孔的直径与所述子像素单元的发光效率衰减幅度呈负相关关系;/n所述驱动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温度调节加载至所述第一聚合物分散液晶层上的电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多个子像素单元的显示基板,位于各所述子像素单元之上的光线调控结构;
其中,所述光线调控结构,包括:第一聚合物分散液晶层和驱动单元;
所述第一聚合物分散液晶层,包括:具有第一网孔的聚合物网络,以及分散在所述聚合物网络中的液晶分子;
在垂直所述显示基板的方向上,与各所述子像素单元相互重叠的所述第一网孔的直径与所述子像素单元的发光效率衰减幅度呈负相关关系;
所述驱动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温度调节加载至所述第一聚合物分散液晶层上的电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像素单元,包括:红色子像素单元、绿色子像素单元和蓝色子像素单元;
与所述绿色子像素单元相互重叠的所述第一网孔,与所述红色子像素单元相互重叠的所述第一网孔,以及与所述蓝色子像素单元相互重叠的所述第一网孔依次减小。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各所述子像素单元之间间隙所在区域之上的第二聚合物分散液晶层;
所述第二聚合物分散液晶层,包括:具有第二网孔的所述聚合物网络,以及分散在所述聚合物网络中的所述液晶分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聚合物分散液晶层与所述第二聚合物分散液晶层为一体结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包括:驱动芯片、负温度系数温控电阻,以及位于所述第一聚合物分散液晶层两侧的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
其中,所述第二透明电极、所述驱动芯片、所述负温度系数温控电阻和所述第一透明电极依次电连接。
6.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7.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一具有多个子像素单元的显示基板;
在所述显示基板上形成与各所述子像素单元相互重叠的光线调控结构;所述光线调控结构,包括:第一聚合物分散液晶层和驱动单元;
所述第一聚合物分散液晶层,包括:具有第一网孔的聚合物网络,以及分散在所述聚合物网络中的液晶分子;
在垂直所述显示基板的方向上,与各所述子像素单元相互重叠的所述第一网孔的直径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杨,许正印,高荣荣,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